在提交缺陷时,需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
准确性:缺陷每个组成部分描述准确,不会产生误解,减少“异常”“正常”等模糊词的使用
完整性:复现该缺陷完整的步骤、截图、日志
一致性: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信息
简洁性: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清晰性: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规范的目的:
方便开发人员更好的理解BUG问题与期望
方便相关人员重现BUG
测试人员更加清晰的描述问题
统一BUG单的编写习惯,提升工作效率
提单的规则:
标题
问题描述
特殊情况:
当问题为单机型导致时:【兼容机型】问题描述
当问题非必现时:【概率】问题描述
版本发布到预发布环境后,要判断问题是否版本增量导致:【增量/非增量】问题描述
内容(*表示必填)
*账号/密码:发现问题的账号密码;
测试机型:非必填,单机型问题时要填写;
预置条件:非必填,操作前必须的必备条件;
例:收藏夹的资讯翻页失败;其前置条件为用户收藏夹资讯>一页
*操作步骤:问题的操作步骤
*实际结果:问题的当前结果
*预期结果:问题修改后的期望结果
接口:非必填,问题接口的URL
SQL:非必填,相关数据的SQL语句
问题截图、视频:非必填,对问题进行截图描述(要在图片中给出相关标注)
上传视频后,要注明:详情见附件视频
上传接口文件后,要注明:接口数据见附件文件
属性(*表示必填)
关联需求:问题单所属需求
*迭代:问题单所属的迭代
*软件平台:问题单影响的软件平台(如:H5、IOS)
*优先级:问题单的优先解决等级
*模块:问题单所属的模块(如:动态、圈子)
*严重程度:问题单对当前的程序的影响程度
*缺陷类型:问题单所属的类型(如:文案、业务逻辑)
*处理人:当前问题单的处理人(开发、UI、产品、测试)
*测试人员:问题单的测试人员
*测试环境:问题单的所属环境
缺陷列表的显示:
总结:我们用的bug管理工具是TAPD,但是基本上bug管理工具都相似度高,设置后的列表更加直观性,可见的重要信息一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