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编制
- 项目经理:1人
- 产品经理:1~2人
- 后端工程师:2人
- 前端工程师:1~2人
- 客户端工程师:2人
- 测试工程师:2人
- 设计师:1人
项目职责
- 项目经理
- 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负责
- 主导项目组内沟通,营造良好团队氛围
- 参与产品讨论与决策,协助产品经理进行技术评测
- 定期组织项目进度会,及时发现并处理项目风险
- 主导或参与制定技术实现方案,推动CodeReview
- 积极参与需求评审、设计评审、用例评审、方案评审,并给出专业建议
- 为部门负责人提供项目组成员绩效考核建议
- 产品经理
- 对产品价值和效果负责
- 主导项目组外沟通,充分协调外部资源
- 长期开展用户调研、竞品分析,以改善用户体验、增强产品价值为导向
- 组织需求评审会,切实将产品需求传递到全项目组及相关人
- 主导或跟进从产品设计、交付开发、产品体验到正式上线的产品迭代全过程
- 和项目经理共同推动设计、开发、品控、运营团队紧密合作
项目生命周期(根据自己公司的研发流程建立项目周期)
说明:
- 时间标准:以研目研发时间2周为标准,其它工作按该标准进行时间评估
核心输出
- 《产品计划》
- 产品版本号
- 需求列表:核心需求同步还要输出需求分析报告
- 价值
- 背景
- 目标
- 可行性
- 成本:研发成本、运营成本、市场成本
- 风险
- 资源
- 产品规划周期里程碑
- 产品规划开始时间
- 输出产品计划时间
- 完成需求评审时间
- 输出需求文档时间
- 确定设计风格时间
- 完成设计评审时间
- 输出设计文档时间
- 产品规划结束时间
- 《项目计划》
-
- 产品版本号
- 项目人员
- 任务列表:
-
-
- 分工:每个需求的研发人员、测试人员
- 成本:开发时间、测试时间
-
-
- 产品研发周期里程碑
-
-
- 产品项目启动时间
- 输出项目计划时间
- 完成技术评审时间
- 完成用例评审时间
- 项目整体提测时间
- 项目整体转测时间
- 完成首轮测试时间
- 完成整体测试时间
- 产品整体交付时间
- 产品项目结束时间
-
项目时间规则
- 项目时间:项目标准所需时间 + Buffer时间
-
- 项目标准所需时间: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实际任务情况,结合人员、资源、外部等因素,参考《项目生命周期》评估的时间
- Buffer时间:为预防项目风险,为项目额外预留的风险应对时间
- 评估流程:个人评估 --> 主管审核 --> 编排任务
- 个人评估:处理人依据任务规模、任务难度、个人能力等情况,评估所需时间
- 主管审核:项目经理 & 处理人主管,综合项目要求、任务难度、处理人能力等情况,审核个人评估是否合理
- 编排任务:项目经理依据任务优先级、任务依赖、项目时间要求、任务时间,编排项目计划
- Buffer时间:各周期标准所需时间 * 10%
- 可以使用Buffer时间的情况:
-
- 项目人员变动
- 线上紧急问题处理
- 项目人员临时请假
- 经过部门负责人认可的额外技术问题
- 可以增加项目标准所需时间的情况:
-
- 出现项目组成员能力外的需求调整
- 新增边界外的需求
- 评估原则:评估任务时间时,不再额外考虑任务Buffer时间
核心标准
- 产品整体交付标准:
-
- 所有需求 & 任务实现
- 接口 & H5 & 管理后台(Admin) 发布到【Exp环境】,并在验证通过
- iOS APP 上传至testFlight,并在【Exp环境】体验通过
- Android 安装包上传至 Admin,并在【Exp环境】安装验证通过
评审会议规则
- 评审文档提前24小时发
- 评审人员在12个小时内给出建议和问题到宣讲人,宣讲人在12个小时确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