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代理设计模式(三)

    前言

    代理模式是Java常见的设计模式之一。所谓代理模式是指客户端并不直接调用实际的对象,而是通过调用代理,来间接的调用实际的对象。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间接的形式来调用对象呢?一般是因为客户端不想直接访问实际的对象,或者访问实际的对象存在困难,因此通过一个代理对象来完成间接的访问。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形非常的常见,比如请一个律师代理来打官司。
    下面例子的代码可以访问源码。欢迎star,欢迎fork

    代理模式的UML图

    从UML图中,可以看出代理类与真正实现的类都是继承了抽象的主题类,这样的好处在于代理类可以与实际的类有相同的方法,可以保证客户端使用的透明性。

    代理模式的实现

    代理模式可以有两种实现的方式,一种是静态代理类,另一种是各大框架都喜欢的动态代理。例如Spring框架的底层就是用的动态代理。下面我们主要讲解一下这两种代理模式.

    静态代理

    我们先看针对上面UML实现的例子,再看静态代理的特点。
    Subject接口的实现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visit();
    }
    

    实现了Subject接口的两个类: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String name = "byhieg";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public class Proxy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public ProxySubject(Subject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 {
            subject.visit();
        }
    }
    

    具体的调用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Subject subject = new ProxySubject(new RealSubject());
            subject.visit();
        }
    }
    

    通过上面的代理代码,我们可以看出代理模式的特点,代理类接受一个Subject接口的对象,任何实现该接口的对象,都可以通过代理类进行代理,增加了通用性。但是也有缺点,每一个代理类都必须实现一遍委托类(也就是realsubject)的接口,如果接口增加方法,则代理类也必须跟着修改。其次,代理类每一个接口对象对应一个委托对象,如果委托对象非常多,则静态代理类就非常臃肿,难以胜任。

    组成:

    1.1      抽象对象 : 接口或者是父类

    1.2      被代理对象: 被隐藏起来的对象

    1.3      代理对象: 暴露在外,向外提供的对象

    1.4      调用者: 调用代理对象

    好处:

    1.1将被代理对象隐藏,保护隐私,从代码层面说,隐藏那些不必或者不应该暴露在外的类和代码。

    1.2 扩展了原有的功能的。

    1.3 使得被代理对象更加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坏处:

    如果被代理对象过多(比如要求被代理的客户多,案子多),那么就需要构筑大量的代码进行逻辑判断,这无形中增加了代码的冗余度。

    动态代理

    为了解决静态代理的缺点,可以采用动态代理。

    (1)动态代理相对于静态代理带来的改变: 解决静态代理如果被代理类过多造成的冗余代码问题。

    (2)动态代理的原理:底层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完成被代理对象方法的执行。

    (3)在调用者类中,调用Proxy对象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xx,xx,xx)。

    (4)代理类(ZhongJie)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目的是实现invoke方法。

     Invoke 方法的三个参数:

     Proxy  为抽象对象生成的临时代理对象

    Method: reflect包下的Method的对象,要通过反射执行某个类的方法

    Args: 该方法的参数

    动态代理有别于静态代理,是根据代理的对象,动态创建代理类。这样,就可以避免静态代理中代理类接口过多的问题。动态代理是实现方式,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借助Java自带的java.lang.reflect.Proxy,通过固定的规则生成。
    其步骤如下:

    1. 编写一个委托类的接口,即静态代理的(Subject接口)
    2. 实现一个真正的委托类,即静态代理的(RealSubject类)
    3. 创建一个动态代理类,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并重写该invoke方法
    4. 在测试类中,生成动态代理的对象。

    第一二步骤,和静态代理一样,不多说了。第三步,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object;
        public DynamicProxy(Object object) {
            this.object = objec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object, args);
            return result;
        }
    }

    第四步,创建动态代理的对象

    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DynamicProxy proxy = new DynamicProxy(realSubject);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realSubject.getClass().getClassLoader();
    Subject subject = (Subject)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new  Class[]{Subject.class}, proxy);
    subject.visit();

    创建动态代理的对象,需要借助Proxy.newProxyInstance。该方法的三个参数分别是:

    • ClassLoader loader定义代理类的类加载器,表示当前使用到的appClassloader。
    • Class<?>[] interfaces代理类要实现的接口列表 (就是你要完成的业务功能—打官司)。表示目标对象实现的一组接口。
    • InvocationHandler h指派方法调用的调用处理程序 (谁是代理-律师);表示当前的InvocationHandler实现实例对象。

    关于动态代理的使用,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关于动态代理的实现、借助非JDK库实现动态代理、以及他们的优缺点放到以后再介绍。

    (5)动态代理带来的好处:

    1.1      扩展性增加:

    1.2      解决了被代理对象过多造成冗余代码的问题

    1.3      解耦性提高: 作为代理类的结构代码无需进行返回修改,只要根据调用者提供的代理对象及被代理对象灵活分配(底层应用了反射技术实现)

    参看链接:https://www.cnblogs.com/qifengshi/p/6566752.html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在所有的矛盾中,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不要做个笨蛋,为失去的郁郁寡欢,聪明的人,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正在寻找。
  • 相关阅读:
    MD5 SHA1 CRC32
    tf 常用函数 28原则
    matplotlib 28原则
    markdown 基本语法
    tf 数据读取
    django 自定义身份认证
    代理部署
    社区发现算法问题&&NetworkX&&Gephi
    机器学习中的数学——拉格朗日乘子法
    过拟合(Overfitting)和正规化(Regulariza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zrs/p/126153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