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拓端tecdat|R语言k-means聚类、层次聚类、主成分(PCA)降维及可视化分析鸢尾花iris数据集

    原文链接:http://tecdat.cn/?p=22838 

    原文出处:拓端数据部落公众号

    问题:使用R中的鸢尾花数据集

    (a)部分:k-means聚类
    使用k-means聚类法将数据集聚成2组。
     画一个图来显示聚类的情况
    使用k-means聚类法将数据集聚成3组。
    画一个图来显示聚类的情况
    (b)部分:层次聚类
    使用全连接法对观察值进行聚类。
    使用平均和单连接对观测值进行聚类。
    绘制上述聚类方法的树状图。
     


    问题01:使用R中建立的鸢尾花数据集。

    (a):k-means聚类

    讨论和/或考虑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1.  
       
    2.  
      data.frame(
    3.  
      "平均"=apply(iris[,1:4], 2, mean
    4.  
      "标准差"=apply(iris[,1:4], 2, sd)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标准化数据,因为花瓣的宽度比其他所有的测量值小得多。

    使用k-means聚类法将数据集聚成2组

    使用足够大的nstart,更容易得到对应最小RSS值的模型。

    kmean(iris, nstart = 100)

    画一个图来显示聚类的情况

    1.  
       
    2.  
      # 绘制数据
    3.  
      plot(iris, y = Sepal.Length, x = Sepal.Width)

    为了更好地考虑花瓣的长度和宽度,使用PCA首先降低维度会更合适。

    1.  
      # 创建模型
    2.  
       
    3.  
      PCA.mod<- PCA(x = iris)
    4.  
       
    5.  
      #把预测的组放在最后
    6.  
      PCA$Pred <-Pred
    7.  
       
    8.  
      #绘制图表
    9.  
      plot(PC, y = PC1, x = PC2, col = Pred)

    为了更好地解释PCA图,考虑到主成分的方差。

    1.  
      ## 看一下主要成分所解释的方差
    2.  
       
    3.  
      for (i in 1:nrow) {
    4.  
      pca[["PC"]][i] <- paste("PC", i)
    5.  
      }
    6.  
       

    plot(data = pca,x = 主成分, y = 方差比例, group = 1)

    数据中80%的方差是由前两个主成分解释的,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数据可视化。

     使用k-means聚类法将数据集聚成3组

    在之前的主成分图中,聚类看起来非常明显,因为实际上我们知道应该有三个组,我们可以执行三个聚类的模型。

    1.  
      kmean(input, centers = 3, nstart = 100)
    2.  
      # 制作数据
    3.  
      groupPred %>% print()

    画一个图来显示聚类的情况

    1.  
       
    2.  
       
    3.  
      # 绘制数据
    4.  
      plot(萼片长度,萼片宽度, col =pred)

    PCA图

    为了更好地考虑花瓣的长度和宽度,使用PCA首先减少维度是比较合适的。

    1.  
      #创建模型
    2.  
      prcomp(x = iris)
    3.  
       
    4.  
      #把预测的组放在最后
    5.  
      PCADF$KMeans预测<- Pred
    6.  
       
    7.  
      #绘制图表
    8.  
      plot(PCA, y = PC1, x = PC2,col = "预测 聚类", caption = "鸢尾花数据的前两个主成分,椭圆代表90%的正常置信度,使用K-means算法对2个类进行预测") +

    PCA双曲线图

    萼片长度~萼片宽度图的分离度很合理,为了选择在X、Y上使用哪些变量,我们可以使用双曲线图。

    biplot(PCA)

    这个双曲线图显示,花瓣长度和萼片宽度可以解释数据中的大部分差异,更合适的图是:

    plot(iris, col = KM预测)

    评估所有可能的组合。

    1.  
      iris %>%
    2.  
      pivot_longer() %>%
    3.  
      plot(col = KM预测, facet_grid(name ~ ., scales = 'free_y', space = 'free_y', ) +

    层次聚类

    使用全连接法对观测值进行聚类。

    可以使用全连接法对观测值进行聚类(注意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hclust(dst, method = 'complete')

    使用平均和单连接对观察结果进行聚类。

    1.  
      hclust(dst, method = 'average')
    2.  
      hclust(dst, method = 'single')

    绘制预测图

    现在模型已经建立,通过指定所需的组数,对树状图切断进行划分。

    1.  
       
    2.  
      # 数据
    3.  
      iris$KMeans预测<- groupPred
    4.  
       
    5.  
       
    6.  
      # 绘制数据
    7.  
      plot(iris,col = KMeans预测))

    绘制上述聚类方法的树状图

    对树状图着色。

    1.  
      type<- c("平均", "全", "单")
    2.  
       
    3.  
      for (hc in models) plot(hc, cex = 0.3)
    4.  
       

     

     


    最受欢迎的见解

    1.R语言k-Shape算法股票价格时间序列聚类

    2.R语言中不同类型的聚类方法比较

    3.R语言对用电负荷时间序列数据进行K-medoids聚类建模和GAM回归

    4.r语言鸢尾花iris数据集的层次聚类

    5.Python Monte Carlo K-Means聚类实战

    6.用R进行网站评论文本挖掘聚类

    7.用于NLP的Python:使用Keras的多标签文本LSTM神经网络

    8.R语言对MNIST数据集分析 探索手写数字分类数据

    9.R语言基于Keras的小数据集深度学习图像分类

    ▍关注我们 【大数据部落】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提供全面的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咨询服务,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与行业报告等。 ▍咨询链接:http://y0.cn/teradat ▍联系邮箱:3025393450@qq.com
  • 相关阅读:
    CUBA 使用 Spring 查询接口
    Java中的数据验证
    CUBA China 最新进展
    遇见CUBA CLI
    CUBA-Platform将全面助力中国开发者
    ES6 延展操作符
    ES6 解构赋值
    Service Worker
    dom元素上添加断点(使用dom breakpoint找到修改属性的javascript代码)
    svg foreignObject的作用(文本换行,生成图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cdat/p/1494816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