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entos7安装过程中常用工具及操作技术总结回顾。
操作技巧:
- tab键,命令自动补全
- xshell 默认: Ctrl + Insert (复制) Shift + Insert (粘贴)
systemctl 服务操作命令:
- systemctl start postfix.service 启动一个服务
- systemctl stop postfix.service 关闭一个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postfix.service 重启一个服务
- systemctl status postfix.service 显示一个服务的状态
- systemctl enable postfix.service 开机时启用一个服务
- systemctl disable postfix.service 开机时禁用一个服务
- systemctl is-enabled postfix.service 查看服务是否开机启动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grep enabled 看已启动的服务列表
文件是目录操作命令:
-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显示工作路径
- ls -la (list)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a: 显示隐藏文件)
- ll 基本等同 ls -la
- mkdir -p /tmp/dir1/dir2 (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目录树
- rm -rf dir1 dir2 (remove)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 mv dir1 new_dir (move)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 cp -ar dir1 dir2 (copy)复制一个目录 ( -a: archive 指保留原文件属性 -r: recursive 递归,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 scp file1 file2 host:/xxx (secure copy)将file1、file2 copy 至 host 主机的 xxx 目录
- touch file1 创建一个文件
文件搜索命令:
-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实际搜寻硬盘查询文件名称)
- locate *.ps 寻找以 '.ps' 结尾的文件 - 先运行 'updatedb' 命令,比find命令的搜索速度快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位置)
- whereis file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源码或man的位置 (-b:只找二进制文件 -m:只找在说明文件manual路径下的文件 -s: 只找source源文件)
- which file 显示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 (which是通过 PATH环境变量 到该路径内查找可执行文件)
查看文件内容:
- cat file1 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 more file1 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yum:
- yum install package 安装程序包
- yum remove package 删除程序包
- yum search <keyword> 查找软件包
- yum list installed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 yum list httpd* 显示所有已经安装和可以安装的程序包 ( httpd* 过滤示例)
- yum clean headers 除header(yum 会把下载的软件包和header存储在cache中,而不会自动删除)
-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下载的rpm包
- yum clean all 清除header与rpm包
rpm: 执行安装包:二进制包(Binary)以及源代码包(Source)两种。二进制包可以直接安装在计算机中,而源代码包将会由RPM自动编译、安装
- rpm -ivh pkg 安装某个软件
- rpm -Uvh pkg 更新某个软件
- pm -e --nodeps 删除某个软件
- rpm -qa|grep XX 列出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
进程端口:
- ps -aux|grep httpd 查看进程
- pstree -a 进程树 (pstree -H processID)
- netstat -nltp|grep httpd 查端口
- kill -9 processID 强制终止进程
磁盘空间:
- df -hl (Disk Free)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信息 (-l 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 du -sh (disk usage) 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s 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加总的值 -h human-readable KMG 方便阅读方式 )
查看内存:
- free -h 查看机器空闲内存时,会发现free的值很小。因为linux思想,内存不用白不用,因此它尽可能的cache和buffer一些数据,以方便下次使用。但实际上这些内存也是可以立刻拿来使用的
- watch -n 2 -d free 实时监控内存使用 (-n选项,控制执行的频率 -d选项,让命令将每次不同的地方显示出来)
- cat /proc/meminfo 机器的内存使用信息
- top 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它将显示系统中CPU最“敏感”的任务列表.该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内存使用和执行时间对任务进行排序
挂载镜像盘:
-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注:确定目录 '/ mnt/hda2' 已经存在)
-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先从挂载点 '/ mnt/hda2' 退出)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一个光盘
-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挂载一个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
- mount /dev/sda1 /mnt/usbdisk 挂载一个usb 捷盘或闪存设备
-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挂载一个windows网络共享
基本命令:
- 操作符格式: [用户名@主机名 目录名]提示符 , 其中提示符 #:表示管理员 $:表示普通用户
- linux文件描述符:可以理解为linux跟踪打开文件,而分配的一个数字,linux启动后,会默认打开3个文件描述符,分别是:标准输入standard input 0,正确输出standard output 1,错误输出:error output 2。linux shell下常用输入输出操作符是:
- 标准输入 (stdin) :代码为 0 ,使用 < 或 << ;
- 标准输出 (stdout):代码为 1 ,使用 > 或 >>; 如: ls /zhu -> ~/list.txt
- 标准错误输出(stderr):代码为 2 ,使用 2> 或 2>>
- PV: 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
- VG: Volume Group 卷组
- LV: Logical Volume 逻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