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作用
一、各分层作用(序号为第几层)
7.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的通信的细节。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虚拟终端等协议)
6.表示层
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因此它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解释: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传输格式。不同设备对同一比特流解释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因此,使它们保持一致是这一层的主要作用。
5.会话层
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以及数据的分割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
4.传输层:
起着可靠传输的作用。只在通信双方节点上进行处理,而无需在路由器上处理。
注:可靠传输:具有重发机制,可以保证数据被对方接收到。如ICMP协议等
不可靠传输:无重发机制,即使数据未到达对端主机也不重发。如IP协议等
3.网络层:
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因此这一层主要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路由器即是本层代表物理设备。
2.数据链路层:
负责物理层面上互连的、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将0、1序列划分为具有意义的数据帧传送给对端。
1.物理层
负责0、1比特流(0、1序列)与电压的高低、光的闪灭之间的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