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
对象: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包含:一系列的属性(变量);
一套访问或者这些数据的操作方法(函数)
二、面向对象(oop)
1.面向对象
- 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来讲的,面向对象方法,把相关的数据和方法组织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系统建模,更贴近事物的自然运行模式
- 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所谓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简单的说就是把语言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对象来进行的
2. 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指将我们的程序的逻辑分解为一个一个的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抽象,来完成程序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所有的功能统一保存到对应的对象中
这种方式编写的代码,比较容易阅读,并且比较易于维护,容易复用
三、类的详解
1.类简介: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类也是一个对象:
类就是一个用来创建对象的对象!
类是type类型的对象,定义类实际上就是定义了一个type类型的对象
2.类的创建
-
创建方法:
在python中使用关键字 class 创建类 ,
类的基本结构:类的基本结构 class 类名([父类]) : 公共的属性... # 对象的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 # 其他的方法 def method_1(self,...): ... def method_2(self,...): ...
创建语法:
class ClassName(object):
"""docstring for ClassName""" #说明文档
def __init__(self, arg): #初始化
super(ClassName, self).__init__()
self.arg = arg
创建对象流程:
3.类的继承
-
通过继承可以直接让子类获取到父类的方法或属性,避免编写重复性的代码,并且也符合OCP原则
-
在创建类时,如果省略了父类,则默认父类为object
-
object是所有类的父类,所有类都继承自object
isinstance()用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实例 -
如果这个类是这个对象的父类,也会返回True
所有的对象都是object的实例
4.类的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
封装指的是隐藏对象中一些不希望被外部所访问到的属性或方法
方法一:
将对象的属性名,修改为一个外部不知道的名字
提供一个getter和setter方法使外部可以访问到属性
- getter 获取对象中的指定属性(get_属性名)
- setter 用来设置对象的指定属性(set_属性名)
使用封装,确实增加了类的定义的复杂程度,但是它也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隐藏了属性名,使调用者无法随意的修改对象中的属性
-增加了getter和setter方法,很好的控制的属性是否是只读的
-如果希望属性是只读的,则可以直接去掉setter方法
- 如果希望属性不能被外部访问,则可以直接去掉getter方法
-使用setter方法设置属性,可以增加数据的验证,确保数据的值是正确的
-使用getter方法获取属性,使用setter方法设置属性
可以在读取属性和修改属性的同时做一些其他的处理
-使用getter方法可以表示一些计算的属性
方法二:
可以为对象的属性使用双下划线开头,__xxx
双下划线开头的属性,是对象的隐藏属性,隐藏属性只能 在类的内部访问,无法通过对象访问
其实隐藏属性只不过是Python自动为属性改了一个名字
实际上是将名字修改为了,_类名__属性名 比如 __name -> _Person__name
方法三:修饰器
# property装饰器,用来将一个get方法,转换为对象的属性
# 添加为property装饰器以后,我们就可以像调用属性一样使用get方法
# 使用property装饰的方法,必须和属性名是一样的
@property
def name(self):
print('get方法执行了~~~')
return self._name
# setter方法的装饰器:@属性名.setter
@name.setter
def name(self , name):
print('setter方法调用了')
self._name = name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self._age
@age.setter
def age(self , age):
self._age = age
下期预告:
多态,属性和方法;垃圾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