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VM-内存结构

    JVM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

    • 类加载子系统
    • 运行时数据区(内存结构)
    • 执行引擎  

     运行时数据区(内存结构)

    1.方法区(Method Area)

    类的所有字段和方法字节码,以及一些特殊方法如构造函数,接口代码也在这里定义。简单来说,所有定义的方法的信息都保存在该区域,静态变量+常量+类信息(构造方法/接口定义)+运行时常量池都存在方法区中,虽然Java虚拟机规范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Non-Heap(非堆),目的应该是为了和Java的堆区分开。

    2.堆(Heap)

    虚拟机启动时自动分配创建,用于存放对象的实例,几乎所有对象(包括常量池)都在堆上分配内存,当对象无法在该空间申请到内存是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同时也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

    2.1新生代

    类出生、成长、消亡的区域,一个类在这里产生,应用,最后被垃圾回收器收集,结束生命。

    新生代分为两部分:伊甸区(Eden space)和幸存者区(Survivor space)

    所有的类都是在伊甸区被new出来的。幸存区又分为From和To区。当Eden区的空间用完是,程序又需要创建对象,JVM的垃圾回收器将Eden区进行垃圾回收(Minor GC),将Eden区中的不再被其它对象应用的对象进行销毁。然后将Eden区中剩余的对象移到From Survivor区。若From Survivor区也满了,再对该区进行垃圾回收,然后移动到To Survivor区。

    2.2老年代

    新生代经过多次GC仍然存货的对象移动到老年区。若老年代也满了,这时候将发生Major GC(也可以叫Full GC),进行老年区的内存清理。若老年区执行了Full GC之后发现依然无法进行对象的保存,就会抛出OOM(OutOfMemoryError)异常

    2.3元空间

    在JDK1.8之后,元空间替代了永久代,它是对JVM规范中方法区的实现,区别在于元数据区不在虚拟机当中,而是用的本地内存,永久代在虚拟机当中,永久代逻辑结构上也属于堆,但是物理上不属于。

    3.栈(Stack)

    Java线程执行方法的内存模型,一个线程对应一个栈,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不存在垃圾回收问题,只要线程一结束该栈就释放,生命周期和线程一致

    4.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和栈作用很相似,区别不过是Java栈为JVM执行Java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为JVM执行native方法服务。登记native方法,在Execution Engine执行时加载本地方法库

    5.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就是一个指针,指向方法区中的方法字节码(用来存储指向吓一跳指令的地址,也即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由执行引擎读取下一条指令,是一个非常小的内存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存在的原因:在多线程环境下来记录当前线程的执行计数

  • 相关阅读:
    hihoCoder #1176 : 欧拉路·一 (简单)
    228 Summary Ranges 汇总区间
    227 Basic Calculator II 基本计算器II
    226 Invert Binary Tree 翻转二叉树
    225 Implement Stack using Queues 队列实现栈
    224 Basic Calculator 基本计算器
    223 Rectangle Area 矩形面积
    222 Count Complete Tree Nodes 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221 Maximal Square 最大正方形
    220 Contains Duplicate III 存在重复 I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ngxuping/p/124488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