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测试基础【第六篇】bug要素及其生命周期

    bug的要素

    为了让开发人员更准确、更快的看懂Bug,测试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提交bug。

    缺陷id:一般由缺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

    缺陷标题:概要描述缺陷;

    发现人:一般是缺陷管理系统自动获取当前用户;

    发现时间:一般是缺陷系统自动获取当前系统时间;

    版本:

    缺陷所属模块:

    是否可重现:

    严重度:缺陷的严重程度;

    优先级:缺陷修复的优先级;

    缺陷状态:一般初始状态为new;

    指派给:选择修改缺陷的开发人员;

    Bug复现步骤:描述Bug出现的详细过程,即:

      1.URL、用户名、密码;

      2.操作步骤;

      3.预期结果;

      4.实际结果;

      5. Bug截图

    bug状态

    NEW:所有提交到开发对接的问题状态为NEW,表示为未处理

    OPEN:开发对接人初判为需流转问题,指定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状态为OPEN。

    REFUSE:开发对接人判断为不需要流转至下环节的问题,状态为REFUSE,并且填写原因

    FIXED:开发人员完成修复,待测试,状态为FIXED

    REOPEN:测似人员针对开发人员的修复结果测试部通过,状态为REOPEN

    CLOSE:测试人员判断问题为需求或其他问题,需填写原因;
      非代码类问题处理完成
      BUG类问题,测试通过

    bug管理流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bug生命周期图,每个公司的可能不一样,比如,有歧义的可能指派给需求。

    另一个更复杂的流程:Y**项目缺陷管理流程

  • 相关阅读:
    为Jupyter只安装目录的扩展包
    前端菜鸟的小程序摸索记录
    小计:Shopee批量删除修复~附脚本
    Python3 与 C# 并发编程之~ 协程篇
    记一次硬件故障,并普及点硬件知识
    小计:协同办公衍生出的需求
    监控MySQL|Redis|MongoDB的执行语句(go-sniffer)
    Linux IO实时监控iostat命令详解
    Linux下的磁盘缓存
    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状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cleyong/p/1096774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