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十二章:动态内存

    • 对象的生存期
      • 全局对象:程序启动时创建,程序结束时销毁
      • 局部static对象:第一次使用前创建,程序结束时销毁
      • 局部自动对象:定义时创建,离开定义所在程序块时销毁
      • 动态对象:生存期由程序控制,在显式创建时创建,显式销毁时销毁
    • 动态对象的正确释放极易出错。为安全使用动态对象,标准库定义了智能指针来管理动态对象
    • 内存空间:
      • 静态内存:局部static对象、类static数据成员、定义在任何函数之外的变量
      • 栈内存:定义在函数内的非static对象
      • 堆内存:动态对象,即运行时分配的对象
    • 静态内存和栈内存中的对象由编译器创建和销毁,堆内存中的动态对象的生存期由程序控制

    动态内存与智能指针

    • C++通过一对运算符管理动态内存:
      • new算符在动态内存中为对象分配空间并返回指向该对象的指针,可选择对对象初始化
      • delete算符接受一个动态对象的指针,销毁该对象并释放内存
    • 确保在正确时间释放内存很难:
      • 若不释放内存,导致内存泄露
      • 若还有指针指向该内存就将其释放,导致指针空悬
    • C++11标准库中提供了两种智能指针来管理动态对象,定义于memory头文件:
      • shared_ptr允许多个指针指向同一对象
      • unique_ptr指针独占所指向对象
      • weak_ptr是伴随类,是一种弱引用,指向shared_ptr管理的对象

    shared_ptr类

    • 智能指针也是模板类,创建时必须在模板参数中给定其指向的类型
    • 默认初始化的智能指针中保存空指针,条件判断中使用智能指针是判断其是否为空
    • 解引用智能指针返回其指向的对象
    • shared_ptr和unique_ptr都支持的操作见表12.1,shared_ptr独有的操作见表12.2 tab_12_1 tab_12_2
    • 最安全的分配和使用动态内存的方法是调用make_shared函数,该函数定义于memory头文件中,它在动态内存中分配一个对象并初始化,返回指向它的shared_ptr
    • make_shared函数用法:
      • 是模板函数,使用时必须在模板参数中给出构造对象的类型
      • 其参数必须与构造对象的构造函数参数匹配,使用这些参数构造对象
      • 若不给实参,则对象值初始化
    • 对shared_ptr进行拷贝/赋值时,每个shared_ptr会记录有多少个其他shared_ptr指向相同对象
    • 每个shared_ptr都有一个关联的计数器,称为引用计数
      • 一个shared_ptr的一组拷贝之间共享“引用计数管理区域”,并用原子操作保证该区域中的引用计数被互斥地访问
      • 互相独立的shared_ptr维护的引用计数也互相独立,即使指向同一对象。因此需避免互相独立的shared_ptr指向同一对象
    • 改变引用计数
      • 递增:拷贝shared_ptr时,包括:用一个shared_ptr初始化另一个shared_ptr、作为参数传入函数、作为返回值从函数传出
      • 递减:给shared_ptr赋新值、shared_ptr被销毁(例如离开作用域)
      • 一旦shared_ptr的计数器变为0,会自动释放管理的对象
    • C++标准并未要求使用计数器实现引用计数,其实现取决于标准库的实现
    • 指向对象的最后一个shared_ptr被销毁时,shared_ptr会通过它的析构函数完成对象的销毁
    • 析构函数控制此类型对象销毁时的操作,一般用于释放对象的资源。shared_ptr类型的析构函数被调用时递减引用计数,一旦计数为0即销毁对象。
    • 例子:使用make_shared创建factor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创建对象并返回智能指针
    shared_ptr<Foo> factory(T arg){
        return make_shared<Foo>(arg);   //创建时计数为1,传出拷贝+1,离开作用域-1
    }
    //使用factory创建对象,使用完后销毁
    void use_factory(T arg){
        shared_ptr<Foo> p=factory(arg); //创建对象,初始引用计数为1
        /* 使用p */                     //未传出,离开作用域时计数-1变为0,对象被销毁
    }
    //使用factory创建对象,使用完后不销毁
    shared_ptr<Foo> use_factory(T arg){
        shared_ptr<Foo> p=factory(arg); //创建对象,初始引用计数为1
        /* 使用p */
        return p;                       //传出时拷贝+1,离开作用域-1,传出后计数为1
    }
    
    • 必须确保shared_ptr在不使用时及时删除。例如容器中的shared_ptr在不使用时要erase
    • 使用动态内存的3种情况
      • 不知道需要使用多少对象(容器)
      • 不知道所需对象的准确类型(多态)
      • 需在多个对象间共享数据
    • 若两个对象共享底层数据,则某个对象被销毁时不可单方面销毁底层数据。此时应将共享的数据做成对象,在需共享它的两个类内分别用shared_ptr访问
    • 例子:用shared_ptr实现共享资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定义StrBlob类
    class StrBlob{
    public:
        //定义类型
        using size_type=vector<string>::size_type;
        //两个构造函数,默认初始化和列表初始化
        StrBlob();
        StrBlob(initializer_list<string> il);
        //以下是对底层vector操作的封装
        size_type size() const {return data->size();}
        bool empty() const {return data->empty();}
        void push_back(const string &t) {data->push_back(t);}
        void pop_back();
        string &front();
        string &back();
    private:
        //用shared_ptr管理底层的vector<string>数据
        shared_ptr<vector<string>> data;
        //检查索引i是否越界,越界时用msg抛出异常
        void check(size_type i, const string &msg) const;
    };
    //默认构造函数,底层vector<string>默认初始化,返回shared_ptr用于初始化data
    StrBlob::StrBlob():
             data(make_shared<vector<string>>())
             {}
    //构造函数,底层vector<string>列表初始化,返回shared_ptr用于初始化data
    StrBlob::StrBlob(initializer_list<string> il):
             data(make_shared<vector<string>>(il))
             {}
    //检查下标是否越界
    void StrBlob::check(size_type i, const string &msg) const {
        if(i>=data->size())
            throw out_of_range(msg);
    }
    //以下3个函数分别实现front、back、pop_back操作,用0来check索引判断是否为空
    string &StrBlob::front(){
        check(0,"front on empty StrBlob");
        return data->front();
    }
    string &StrBlob::back(){
        check(0,"back on empty StrBlob");
        return data->back();
    }
    void StrBlob::pop_back(){
        check(0,"pop_back on empty StrBlob");
        data->pop_back();
    }
    /* 使用StrBlob */
    StrBlob b1;                         //创建新StrBlob
    {                                   //进入新作用域
        StrBlob b2={"a","an","the"};    //初始化b2
        b1=b2;                          //用b2初始化b1,它们共享底层数据
    }                                   //离开作用域,b2被释放,b1仍存在,共享的底层数据未丢失
    while(b1.size()>0){
        cout<<b1.back()<<endl;
        b1.pop_back();
    }
    
    • 对类对象使用默认版本的拷贝/赋值/销毁操作时,这些操作拷贝/赋值/销毁类的数据成员(包括智能指针)。

    直接管理内存

    • 两个运算符分配/释放动态内存:
      • new分配内存,并构造对象
      • delete销毁对象,并释放内存
    • 使用new/delete管理动态内存的类不能依赖动态对象成员的拷贝/赋值/销毁的任何默认操作
    • 堆内存中分配的空间是匿名的,故new无法为其分配的对象命名,只能返回一个指向该对象的指针
    • 动态对象初始化
      • 默认情况下用默认初始化:内置类型的值未定义,类类型依赖默认构造函数
      • 直接初始化:用圆括号调用构造函数,或花括号列表初始化
      • 值初始化:类型名后跟一对空的圆括号。对于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而言,值初始化没有意义(都是调用默认构造函数),但对于内置类型值初始化可有良好定义的值
      • 拷贝初始化:使用圆括号里放单一对象,被分配的对象用它初始化。此时可用auto推导需分配的类型
    • 例子:动态对象初始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默认初始化
    int *pi=new int;                            //未定义
    string *ps=new string;                      //默认初始化为空字符串
    //直接初始化
    int *pi=new int(1024);                      //初始化为1024
    string *ps=new stirng(10,'9');              //初始化为"9999999999"
    vector<int> *pv=new vector<int>{0,1,2,3};   //初始化为{0,1,2,3,4,5}
    //值初始化
    int *pi=new int();                          //初始化为0
    string *ps=new string();                    //初始化为空字符串
    //拷贝初始化
    auto p1=new auto(obj);                      //用obj拷贝初始化p1
    auto p2=new auto{a,b,c};                    //错,只能拷贝初始化为auto
    
    • 用new分配const对象是合法的,const对象必须初始化。
    • 若new不能分配要求的空间,则抛出名为bad_alloc的异常。
    • 可向new算符传参来阻止抛出异常,传递了参数的new叫定位new
    • 向new传入std::nothrow,则它不会抛出异常。若不能分配内存,则返回空指针。
    • bad_alloc和nothrow都定义在头文件new
    • 例子:阻止new抛出异常
    1
    2
    
    int *p1=new int;            //若分配失败则抛出bad_alloc异常
    int *p2=new(nothrow) int;   //若分配失败则返回空指针
    
    • delete表达式将内存归还给系统,它接受一个指针,指向需要释放的对象
    • delete表达式执行两个工作:销毁指针指向的对象,释放对应的内存
    • 传递给delete表达式的指针必须指向动态内存,或是空指针
    • 用delete释放非new分配的内存,或者将同一指针释放多次,都是未定义
    • 编译器无法知道一个指针是否指向动态内存,也无法知道一个指针指向的内存是否已被释放,故这些错误不会被编译器发现
    • const对象的值不可改变,但可被销毁
    • 内置指针管理的动态对象,在显式释放之前一直存在
    • 内置类型的对象被销毁时什么都不会发生(与类类型不一样)。特别是,内置指针被销毁时不影响其指向的对象。若这个内置指针指向动态对象,则空间不会被释放
    • 例子:内置指针销毁时不会销毁指向对象
    1
    2
    3
    4
    5
    6
    7
    
    Foo *factory(T arg){
        return new Foo(arg);    //返回动态对象的指针,调用者负责释放它
    }
    void use_factory(T arg){
        Foo *p=factory(arg);    //分配对象,得到指向它的指针
        /* 使用p但不delete */
    }                           //离开时指针被销毁,对象仍存在。再没有指针指向该对象,该动态对象无法回收,内存泄露
    
    • newdelete管理动态内存的常见问题:
      • 忘记delete内存,没有指针指向该动态内存时,内存泄露
      • 使用已释放的对象
      • 同一块内存释放两次
      • 用智能指针管理动态内存即可避免这些问题
    • delete之后,指针变为空悬指针,类似于未初始化的指针。为避免空悬指针,尽量在指针即将离开作用域时释放其管理的动态内存,也可在delete后立即将指针置为nullptr
    • delete内存后将指针置nullptr的做法只对单个指针有效,若还有其他指针指向该对象则它们变为空悬指针。由于很难知道有哪些指针指向这个对象,故很难用new和delete管理动态内存
    • 例子:产生空悬指针
    1
    2
    3
    4
    
    int *p(new int(42));    //分配动态内存
    auto q=p;               //两个指针同时指向动态对象
    delete p;               //释放对象
    p=nullptr;              //将构造动态对象时的指针置为nullptr,但其他指针变为空悬
    

    shared_ptr和new结合使用

    • shared_ptr的操作如表12.3 tab_12_3
    • 可用new返回的内置指针初始化智能指针,如果不对智能指针初始化,就被初始化为空指针
    • 接受内置指针的智能指针构造函数是explicit的,即不能将内置指针隐式转换为智能指针,必须直接初始化
    • 例子:不能将内置指针隐式转换为智能指针
    1
    2
    3
    4
    5
    6
    7
    8
    
    shared_ptr<int> p1=new int(1024);       //错,不可隐式转换
    shared_ptr<int> p2(new int(1024));      //对,可以直接构造
    shared_ptr<int> clone(int p){
        return new int(p);                  //错,不可隐式转换
    }
    shared_ptr<int> clone(int p){
        return shared_ptr<int>(new int(p)); //对,可以直接构造
    }
    
    • 用于初始化智能指针的内置指针必须指向动态内存,因为智能指针默认使用delete释放其指向的对象。静态内存和栈内存不需要也不能使用智能指针
    • shared_ptr用于自动管理对象释放的功能,只限于其自身的一组拷贝之间,互相独立的shared_ptr其引用计数也互相独立内置指针不参与引用计数
    • 推荐使用make_shared而不用new的内置指针初始化shared_ptr,因为make_shared可保证分配对象的同时和shared_ptr绑定,避免将一块内存绑定到多个互相独立的shared_ptr
    • 例子:混合使用内置指针与智能指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oid process(shared_ptr<int> ptr){  //传入时copy,计数+1
        /* 使用ptr */
    }                                   //离开作用域,计数-1
    //以下为正确用法:
    shared_ptr<int> p(new int(42));     //新建一个智能指针
    process(p);                         //处理后引用计数为1
    int i=*p;
    //以下为错误用法:
    int *x(new int(1024));
    process(x);                         //错,不可将内置指针隐式转换为智能指针
    process(shared_ptr<int>(x));        //该智能指针的生存期只在这个函数中,离开时智能指针被释放,对象也被释放
    int j=*x;                           //未定义,x指向的对象已被释放
    
    • 使用内置指针构造智能指针时必须立即构造,禁止混合使用两种指针,禁止传参时构造
    • 将一个shared_ptr绑定到一个内置指针时,内存管理的责任被交给shared_ptr,不应该再用该内置指针访问内存
    • shared_ptr定义了get成员函数,它返回内置指针,指向shared_ptr管理的对象。用于不兼容shared_ptr的情形。
    • get使用风险
      • 不可将get返回的内置指针dedete,因为原来的shared_ptr变为空悬
      • 不可用get返回的内置指针来初始化另一个shared_ptr,因为产生两套引用计数
    • 例子:不可用get返回的内置指针来初始化另一个shared_ptr
    1
    2
    3
    4
    5
    6
    
    shared_ptr<int> p(new int(42));
    int *q=p.get();         //取底层的内置指针
    {
        shared_ptr<int>(q); //产生两个互相独立的shared_ptr,进行互相独立的引用计数
    }                       //离开程序块时,块内定义的shared_ptr计数清零,对象被释放
    int foo=*p;             //未定义,p指向的对象已被释放
    
    • reset成员函数为shared_ptr赋予一个新的内置指针,同时更新原来的引用计数,必要时将原对象销毁。
    • reset函数经常与unique函数一起使用,控制多个shared_ptr共享的对象。改变对象时检查自己是否是唯一的用户。若不是,可拷贝一份自己修改
    • 例子:非独有时拷贝再修改
    1
    2
    3
    
    if(!p.unique())                 //若p不是唯一指向该对象的shared_ptr
        p.reset(new string(*p));    //将对象拷贝一份,并用p管理这个拷贝
    *p+=newVal;
    

    智能指针和异常

    • 使用了异常处理的程序可在异常发生时让程序继续,跳进异常中断时需确保异常发生后资源被正确释放。例如new分配的对象,处理异常时要考虑delete
    • 若使用智能指针,即使程序员因异常而过早结束,智能指针也可确保在指针离开作用域时释放资源
    • 函数的退出有两种可能:正常处理结束或发生异常。两种情况下局部非static对象都会被销毁(包括智能指针,因此可使动态对象也被自动销毁)
    • 若使用new/delete管理内存,且在new和delete之间发生异常,则内存不会被释放
    • 例子:new/delete分配的内存遇到异常时可能不会释放
    1
    2
    3
    4
    5
    
    void f(){
        int *ip=new int(42);    //分配资源
        /* 这里抛出异常 */
        delete ip;              //函数未正常结束,delete不会被执行
    }
    
    • C++的很多类都定义了析构函数用于销毁对象释放资源。但不是所有的类都有,尤其是与C交互的类,通常要求用户显式释放使用的任何资源。若在资源的分配和释放之间发生了异常,也会有资源泄露。可用智能指针管理这些未定义析构函数的类,只需自定义delete操作。
    • 默认情况下,shared_ptr假定它们指向的是动态内存,即销毁时对其管理的指针进行delete。这个delete也可自定义。
    • 创建shared_ptr时可在参数列表中给出自定义的delete函数,该delete函数的必须接受一个指向所管理对象的内置指针
    • 例子:自定义shared_ptr的delet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以下是C/C++兼容的网络库
    struct destination;
    struct 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nect(destination *);
    void disconnect(connection);
    //以下是使用这个库,手动管理连接
    void f(destination &d){
        connection c=connect(&d);   //创建连接,类似new
        /* 使用连接 */
        disconnect(c);              //关闭连接。类似delete
    }
    //以下是使用这个库,shared_ptr管理连接
    void end_connection(connection *p){disconnect(*p);} //自定义delete操作用于关闭连接
    void f(destination &d){
        connection c=connect(&d);
        shared_ptr<connection> p(&c,end_connection);    //shared_ptr管理连接
        /* 使用连接 */
    }                                                   //shared_ptr离开作用域,自动关闭连接
    
    • 智能指针使用基本规范
      • 不使用相同的内置指针来初始化(或reset)多个智能指针
      • 不delete get()返回的指针
      • 不使用get()初始化或reset另一个智能指针
      • 谨慎使用get()返回的指针,最后一个智能指针销毁后对象就被销毁了
      • 若使用智能指针管理的资源不是new分配的内存,要自定义delete

    unique_ptr

    • 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unique_ptr指向给定对象。若unique_ptr被销毁,其指向的对象也被销毁
    • unique_ptr的操作列于表12.4 tab_12_4
    • 定义unique_ptr时需将其绑定到一个new返回的指针上。类似shared_ptr,用内置指针初始化时必须显式构造,不可隐式转换
    • unique_ptr不支持拷贝/赋值,因为独占其管理的对象
    • 例子:unique_ptr不支持拷贝/赋值
    1
    2
    3
    4
    
    unique_ptr<string> p1(new string("Stegosaurus"));
    unique_ptr<string> p2(p1);  //错,不可拷贝
    unique_ptr<string> p3;
    p3=p1;                      //错,不可赋值
    
    • 可通过release/reset成员函数将指针所有权从一个(非const)unique_ptr转移给另一个unique_ptr
      • release函数返回unique_ptr当前保存的指针,并将unique_ptr置为空
      • reset函数将unique_ptr原来指向的对象被释放,并接受一个可选的内置指针参数,令unique_ptr重新指向给定的指针。
    • 例子:unique_ptr用release/reset转移权限
    1
    2
    3
    4
    
    unique_ptr<string> p1(new string("Stegosaurus"));
    unique_ptr<string> p2(p1.release());    //将p1置空并将底层的内置指针交给p2管理
    unique_ptr<string> p3(new string("Trex"));
    p2.reset(p3.release());                 //释放p2管理的对象,将p3置空并将底层的内置指针交给p2管理
    
    • 不能拷贝unique_ptr的规则有一个例外:可以拷贝或赋值一个将要被编译器销毁的unique_ptr,这时编译器执行一种特殊的拷贝(移动)。例如可从函数中返回unique_ptr,也可返回局部unique_ptr对象的拷贝
    • 例子:可拷贝将要被编译器销毁的unique_ptr
    1
    2
    3
    4
    5
    6
    7
    8
    9
    
    //从函数中返回unique_ptr
    unique_ptr<int> clone(int p){
        return unique_ptr<int>(new int(p));
    }
    //返回局部unique_ptr对象的拷贝
    unique_ptr<int> clone(int p){
        unique_ptr<int> ret(new int(p));
        return ret;
    }
    
    • 早期的标准库中有一个名为auto_ptr的类,它具有unique_ptr的部分特性,但不完整。特别是,不能在容器中保存auto_ptr,也不能从函数中返回auto_ptr。auto_ptr在标准库中仍存在,但应避免使用,应使用unique_ptr
    • unique_ptr默认用delete释放它指向的对象,也可自定义delete,但unique_ptr管理删除器的方式和shared_ptr不同
    • 重载unique_ptr的删除器会影响到unique_ptr类型以及如何构造(或reset)unique_ptr对象。因此必须在unique_ptr的模板参数中提供删除器函数的指针类型,构造或reset时需提供删除器。
    • 例子:自定义unique_ptr的delet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下是C/C++兼容的网络库
    struct destination;
    struct 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nect(destination *);
    void disconnect(connection);
    //以下是使用这个库,unique_ptr管理连接
    void end_connection(connection *p){disconnect(*p);} //自定义delete操作用于关闭连接
    void f(destination &d){
        connection c=connect(&d);
        unique_ptr<connection,decltype(end_connection) *> 
                  p(&c,end_connection);                 //unique_ptr管理连接
        /* 使用连接 */
    }                                                   //unique_ptr离开作用域,自动关闭连接
    

    weak_ptr

    • weak_ptr是一种不控制指向对象生存期的智能指针,它指向一个由shared_ptr管理的对象。
    • 将weak_ptr绑定到shared_ptr指向的对象时,不会改变shared_ptr的引用计数,一旦该对象的shared_ptr引用计数清零,对象就会被释放,即使有weak_ptr指向它。
    • weak的用法如表12.5 tab_12_5
    • 创建weak_ptr时要在模板参数中给出指向对象类型,并用shared_ptr来初始化。模板参数中的类型只需能转换为shared_ptr指向的类型即可,不需严格匹配
    • 由于weak_ptr的对象可能不存在,故不能用weak_ptr直接访问对象,而必须用lock成员函数。lock函数先检查指向对象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返回指向该对象的shared_ptr(与初始化weak_ptr的shared_ptr共享引用计数),不存在则返回空的shared_ptr
    • 例子:利用weak_ptr定义伴随指针类(类似迭代器),使用时不干涉底层对象的生存期,但在底层对象不存在时可阻止访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上下文:前面例子中的StrBlob */
    class StrBlobPtr{
    public:
        StrBlobPtr():curr(0){}
        //用底层对象的shared_ptr初始化weak_ptr,在StrBlob中声明StrBlobPtr为友元才可访问
        StrBlobPtr(StrBlob &a, size_t sz=0):wptr(a.data),curr(sz){}
        //解引用,访问当前位置的元素
        string &deref() const;
        //前置递增,位置向前推进
        StrBlobPtr &incr();
    private:
        //若检查成功,返回指向底层对象的shared_ptr
        shared_ptr<vector<string>> check(size_t,const string &) const;
        //weak_ptr指向底层对象
        weak_ptr<vector<string>> wptr;
        //当前位置
        size_t curr;
    };
    //检查两项:1、底层对象是否还存在;2、索引是否越界
    shared_ptr<vector<string>> StrBlobPtr::check(size_t i,const string &msg) const{
        //使用weak_ptr检查对象是否存在
        auto ret=wptr.lock();
        if(!ret)
            throw runtime_error("unbound StrBlobPtr");
        if(i>=ret->size())              //size_t是无符号,下溢时自动变成最大值。故只需检查i>=size
            throw out_of_range(msg);
        return ret;
    }
    //解引用,访问当前位置的元素
    string &StrBlobPtr::deref() const{
        //检查当前位置是否合法,并返回shared_ptr
        auto p=check(curr,"dereference past end");
        //访问元素
        return (*p)[curr];
    }
    //对位置进行前置递增
    StrBlobPtr &StrBlobPtr::incr(){
        check(curr,"increment past end of StrBlobPtr");
        ++curr;
        return *this;
    }
    //在StrBlob定义前加上这一行,前向声明StrBlobPtr
    class StrBlobPtr;
    //在StrBlob定义中加上如下几行,声明StrBlobPtr为友元,并提供返回StrBlobPtr的接口
    friend class StrBlobPtr;
    StrBlobPtr begin();
    StrBlobPtr end();
    //在StrBlobPtr完整定义后,实现从StrBlob中得到StrBlobPtr的函数,*this是用于初始化StrBlobPtr的StrBlob
    StrBlobPtr StrBlob::begin(){return StrBlobPtr(*this);}
    StrBlobPtr StrBlob::end(){
        auto ret=StrBlobPtr(*this,data->size());
        return ret;
    }
    /* 使用StrBlob和StrBlobPtr */
    //定义一个StrBlob对象
    StrBlob b1;                         //创建新StrBlob
    {                                   //进入新作用域
        StrBlob b2={"a","an","the"};    //初始化b2
        b1=b2;                          //用b2初始化b1,它们共享底层数据
    }                                   //离开作用域,b2被释放,b1仍存在,共享的底层数未丢失
    //从StrBlob中得到StrBlobPtr
    auto p1=b1.begin(), p2=b1.end();
    //通过StrBlobPtr依次访问StrBlob中的元素
    for(int i=0; i<b1.size(); ++i){
        cout<<p1.deref()<<endl;
        p1=p1.incr();
    }
    

    动态数组

    • new/delete一次只分配/释放一个对象,但有时需要一次为很多元素分配内存,如容器扩张时
    • 两种一次性分配一个动态数组的功能:
      • C++语言提供:另一种new表达式,可分配并初始化一个动态数组
      • 标准库提供:allocator类,可分配多个元素的内存,并将分配和初始化分离,性能更好更灵活
    • 最佳实践:应优先使用容器而不是动态数组来管理可变数量的对象
    • 使用容器的类可用默认版本的拷贝/赋值/析构来处理容器,而分配动态数组的类必须自定义拷贝/赋值/析构操作来处理动态数组

    new和数组

    • 使用new分配动态数组,要在类型名后跟一对方括号[],并在方括号中指明要分配对象的数目
    • 可用表示数组的类型别名来分配动态数组
    • 例子:分配动态数组
    1
    2
    3
    
    int *pia=new int[42];   //分配动态数组
    typedef int arrT[42];
    int *p=new arrT;        //用数组的类型别名来分配
    
    • new分配动态数组时,并未得到数组类型的对象,而是返回指向该数组的指针。
    • 由于new返回的不是数组类型,故不能对动态数组使用begin和end,也不能用范围for
    • new动态数组的初始化
      • 默认情况下new分配的对象(单个或数组)都是默认初始化
      • 可用花括号对动态数组做列表初始化。若列表过短则剩下的值初始化,列表过长则分配失败并抛出异常bad_array_new_length(定义于头文件new
      • 可用空的圆括号对动态数组做值初始化,括号内不能有值。不能用auto分配动态数组
    • 例子:new动态数组的初始化
    1
    2
    3
    4
    5
    6
    7
    8
    9
    
    //默认初始化
    int *pia=new int[10];
    string *psa=new string[10];
    //列表初始化
    int *pia2=new int[10]{0,1,2,3,4,5,6,7,8,9};
    string *psa2=new string[10]{"a","an","the",string(3,'x')};
    //值初始化(不能在括号中给值)
    int *pia3=new int[10]();
    string *psa3=new string[10]();
    
    • 用new分配大小为0的数组时,new返回一个合法的非空的指针,并保证该指针与new返回的任何其他指针都不同。对于长为0的数组,该指针类似尾后迭代器。
    • 释放动态数组时可用特殊形式的delete,在指针前加空的方括号[]
    • 动态数组中的元素按逆序销毁,即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
    • 若在delete动态数组时忽略了[],或在delete单个对象时使用了[],其行为都是未定义
    • 即使在new时使用类型别名导致new中没有[],也要在delete中写[]
    • 例子:销毁动态数组
    1
    2
    3
    
    typedef int arrT[42];
    int *p=new arrT;
    delete []p;
    
    • unique_ptr可管理new分配的动态数组,只需在模板参数中指定类型为数组即可。unique_ptr销毁动态数组的方式是使用delete []
    • 例子:unique_ptr管理动态数组
    1
    2
    3
    4
    
    unique_ptr<int []> up(new int[10]); //在模板参数中指定为动态数组。由于是指针而不是数组,故不写大小
    for(size_t i=0; i!=10; ++i)
        up[i]=i;                        //下标访问unique_ptr管理的动态数组
    up.release();                       //自动调用delete []
    
    • 指向数组的unique_ptr操作如表12.6: tab_12_6
    • unique_ptr指向动态数组时,不可使用点.和箭头->算符,因为指向的是数组而不是单个对象
    • unique_ptr指向动态数组时,可用下标[]访问元素
    • 若要使用shared_ptr管理动态数组,需提供自定义delete
    • shared_ptr未定义下标算符,且智能指针都不支持指针算数运算。故shared_ptr访问数组中元素时必须用get函数取出内置指针
    • 例子:shared_ptr管理动态数组
    1
    2
    3
    4
    5
    
    shared_ptr<int> sp(new int[10],
                       [](int *p){delete []p;});    //自定义lambda,使用delete []来释放
    for(size_t i=0; i!=10; ++i)
        *(sp.get()+i)=i;                            //使用get得到内置指针来访问元素
    sp.reset();                                     //使用自定义的lambda释放动态数组
    

    allocator类

    • new/delete在灵活性上的局限:将内存分配和对象构造组合在一起,将对象析构和内存释放组合在一起
    • 分配一大块内存时,通常要按需构造对象。此时希望将内存分配和对象构造分离,只在真正需要时才构造对象
    • new的局限性:
      • 分配空间时即构造对象,初始化之后再赋予新值,则每个元素被赋值两次
      • 分配空间被对象填满,可能创建了一些永远不会使用的对象
      • 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不能用new分配动态数组
    • allocator类定义在memory头文件中,提供一种类型感知的内存分配,分配的内存是原始的、未构造的。它可将内存分配和对象构造分离,将对象销毁和内存释放分离。
    • allocator支持的操作见表12.7 tab_12_7
    • allocator也是模板类,需在模板参数中给出分配的对象类型。分配内存时根据给定的类型来确定恰当的内存大小和对齐位置
    • allocate成员函数接受一个参数,指定分配能容纳多少个该对象的内存
    • construct成员函数接受一个指针和额外参数,在指针所指位置构造一个元素,额外参数匹配到元素的构造函数
    • 为使用allocate分配的内存,必须用construct构造对象。使用未构造的内存是未定义
    • 早期的标准库construct只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指针和一个元素类型的值,只能把给定值拷贝进内存
    • 使用完对象后必须对每个对象调用destroy来销毁,该成员函数接受一个指针,执行所指元素的析构函数
    • 只能对真正构造了的元素进行destroy操作,对未构造的空间进行destroy是未定义
    • 使用destroy销毁元素后可以再构造元素,也可将内存还给系统
    • 使用deallocate成员函数释放内存,它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指向这块内存的指针和一个销毁元素的数量,该数量必须与allocate分配的数量相同(即只能全部释放)。
    • 例子:使用allocato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llocator<string> alloc;
    auto const p=alloc.allocate(n); //分配n个string的内存,返回首指针
    auto q=p;                       //指向分配区域的起始
    alloc.construct(q++);           //构造空字符串,指针推进
    alloc.construct(q++,10,'c');    //构造字符串,指针推进
    alloc.construct(q++,"hi");      //构造字符串,指针推进
    cout<<*p<<endl;                 //有效,p指向区域起始,此处有对象
    cout<<*q<<endl;                 //未定义,q指向已构造空间的尾后,此处无对象
    while(q!=p)
        alloc.destroy(--q);         //从尾部开始销毁元素
    alloc.deallocate(p,n);          //释放所有内存
    
    • 标准库为allocator类定义了两个伴随算法,用于在未初始化的内存中创建对象,它们定义于memory头文件中
    • allocator的伴随算法见表12.8 tab_12_8
    • uninitialized_copy类似copy,接受3个迭代器参数,前两个表示输入序列,第三个表示目的位置。目的位置必须是未构造的内存。该函数在目的位置构造元素,并返回已构造序列的尾后迭代器
    • uninitialized_fill_n类似fill_n,接受一个指向目的位置的指针、一个计数、一个值。该函数在目的位置创建给定个数目的对象,用给定值初始化
    • 例子:使用allocator的伴随算法
    1
    2
    3
    4
    
    allocator<int> alloc;
    auto p=alloc.allocate(vi.size()*2);                 //分配vi长度两倍的内存
    auto q=uninitialized_copy(vi.begin(),vi.end(),p);   //将vi拷贝进分配的内存,返回已拷贝区域的尾后迭代器
    uninitialized_fill_n(q,vi.size(),42);               //剩下的内存初始化未42;
    

    使用标准库:文本查询程序

    • 例子:查询单词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及行号,可打印所有行的内容 //输入示例: 本章英文版 //输出示例:(假如要查询单词element) element occurs 112 times: (line 36) A set element contains only a key; (line 158) operator creates a new element (line 160)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element (line 168) When we fetch an element from a map, we (line 214) If the element is not found, find returns

    文本查询程序设计

    • 开始程序设计的一种好方法是列出程序的操作,这会帮助分析需要什么数据结构
      • vector<string>来保存整个输入文件的一份拷贝,用行号作为下标索引一行
      • istringstream将每行分解为单词
      • set保存单词出现的行号,保证行号不重复且升序保存
      • map将每个单词与其行号set关联
      • 用一个类保存和查询,另一个类保存查询结果。用shared_ptr在它们之间共享文本数据和行号集合
    • 自顶向下:设计一个类时,在真正实现成员之前先编写程序使用这个类
    • 使用TextQuery类
    1
    2
    3
    4
    5
    6
    7
    8
    9
    
    void runQueries(std::ifstream &infile){
        TextQuery tq(infile);                           //构造查询的类
        while(true){
            std::cout<<"enter word to look for, or q to quit: ";
            std::string s;
            if(!(std::cin>>s) || s=="q") break; 		//若输入无效或使用退出指令
            print(std::cout,tq.query(s))<<std::endl;  	//打印查询结果
        }
    }
    

    文本查询程序类的定义

    • TextQuery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lass QueryResult; //前向声明
    class TextQuery{
    public:
        //定义行号类型
        using line_no=std::vector<std::string>::size_type;
        //根据文件流构造
        TextQuery(std::ifstream &);
        //根据给定的要查找字符串返回QueryResult对象
        QueryResult query(const std::string &) const;
    private:
        //用shared_ptr管理底层文本数据
        std::shared_ptr<std::vector<std::string>> file;
        //用shared_ptr管理每个单词的行号集合,并将单词map到行号集合
        std::map<std::string,std::shared_ptr<std::set<line_no>>> wm;
    };
    //构造函数,初值列表中分配动态内存来构造智能指针
    TextQuery::TextQuery(std::ifstream &is):file(new std::vector<std::string>){
        std::string text;
        //取出一行
        while(std::getline(is,text)){
            //逐行放入底层vector中
            file->push_back(text);
            //n是这一行在vector中的索引
            int n=file->size()-1;
            std::istringstream line(text);
            std::string word;
            //用istringstream从一行中读取单词
            while(line>>word){
            	//若word不在map中则添加到map。使用引用是因为对应的集合会改变
                auto &lines=wm[word];
                if(!lines) //line是智能指针,若指针为空,则说明刚创建,需要new一个set
                    lines.reset(new std::set<line_no>);
                //将当前行号插入该单词对应的set
                lines->insert(n);
            }
        }
    }
    
    • QueryResult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lass QueryResult{
    //通过友元函数实现接口
    friend std::ostream &print(std::ostream &,const QueryResult &);
    public:
        using line_no=std::vector<std::string>::size_type;
        //构造函数只用来初始化成员
        QueryResult(std::string s,std::shared_ptr<std::set<line_no>> p,std::shared_ptr<std::vector<std::string>> f):
                   sought(s),lines(p),file(f) {}//以下3个函数是15.9的面向对象例程需要用的
        std::set<line_no>::iterator begin(){return lines->begin();}
        std::set<line_no>::iterator end(){return lines->end();}
        std::shared_ptr<std::vector<std::string>> get_file(){return file;}
    private:
        std::string sought;                             //要查找的单词
        std::shared_ptr<std::set<line_no>> lines;       //shared_ptr指向行号set
        std::shared_ptr<std::vector<std::string>> file; //shared_ptr指向文本vector
    };
    
    • query成员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QueryResult TextQuery::query(const std::string &sought) const{
        //未找到给定单词时返回的空集合。由于只需要一个这样的集合,声明为static避免每次未找到都分配空间
        static std::shared_ptr<std::set<line_no>> nodata(new std::set<line_no>);
        auto loc=wm.find(sought);
        if(loc==wm.end())
            //未找到时得到指向空集合的指针
            return QueryResult(sought,nodata,file);
        else
            //找到时得到指向对应集合的指针
            return QueryResult(sought,loc->second,file);
    }
    
    • 打印结果
    1
    2
    3
    4
    5
    6
    7
    8
    
    std::ostream &print(std::ostream &os,const QueryResult &qr){
        os<<qr.sought<<" occurs "<<qr.lines->size()
          <<((qr.lines->size()>1)?" times":" time")<<std::endl;
        for(auto num:*qr.lines)
            os<<"	(line "<<num+1<<") "
              <<*(qr.file->begin()+num)<<std::endl;
        return os;
    }
    
    • 封装:将上述定义按顺序放入文件中,并将runQueries放在最后,并添加头文件和头文件保护,封装为hp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文件名:TextQuery.hpp
    #ifndef __TEXTQUERY_HPP__
    #define __TEXTQUERY_HPP__
    #include<string>
    #include<vector>
    #include<set>
    #include<map>
    #include<memory>
    #include<iostream>
    #include<fstream>
    #include<sstream>
    /* 上面的一些定义和runQueries */
    #endif
    
    • 测试:建立cpp文件,包含上述头文件
    1
    2
    3
    4
    5
    6
    7
    
    //文件名:TextQuery_test.cc
    #include"./TextQuery.hpp"
    int main(){
        std::ifstream in("文件名");
        runQueries(in);
        return 0;
    }
  • 相关阅读:
    Super Jumping! Jumping! Jumping!
    glsl学习之cube
    取得某个进程CPU的占用率
    在游戏中使用“CEGUI”
    vbo 简单演示
    平行光镜面反射模型
    使用fbo来实现render to texture演示
    平行光漫反射模型
    glsl teapot 简单演示
    点光源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pdown/p/142809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