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 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
- 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取决于听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蔬忽
- 不夸张的说,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听某些人的话,或者让某些人听他的话
- 有效的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煅炼的
- 因为讲话速度比思考速度慢得多,所以人们在倾听的时候,经常走神,回过神时发现并没有错过什么,于是,大脑又自动走神,可能比之前更久,因为大脑早已证明自己游刃有余,而当再次归来时,好像还会印证“并没错过什么”,于是,走神的次数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久而久之,总会错过重要信息,而且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习惯了。
-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 模式拼接能力有相当大的副作用,很多人并不是“不懂装懂”,而是“真诚地相信”自己确实懂了----托模式拼接能力的福。
- 必须相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可称之为判定类知识,以区别于其他知识(概念类知识)。
- 有了一定判定类知识后,我们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地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存储的已知信息(大多是概论类知识)的有效性。
- 人类就是不喜欢不直观的东西,因为不喜欢,自然就不接受,反过来,对不能接受的东西,也自然越来越不喜欢。
- 对“有心人”来说,一场正常的、必须的、不可回避的、旷日持久的,甚至最终有趣的、一个人的战----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已编程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知识的进入。实际上人与人的这种“滤网”的区别,就是人们所说的思考力的区别。
- 为了真正有效的倾听,首先要做到的是克制“过早质疑”
- “过早质疑”同样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
- “过早质疑”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的进入排斥状态。
- 倾听的过程只有两种状态:接收和排斥
- 稍加思考便会发现,排斥状态列应该提防,接收状态本身并不一定有害---除非“接受”一切“接收”进来的的东西。但是,排斥状态会合一个人处于永远进步的状态,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接收”并不等于“接受”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懂。
-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上方向的信息:“回顾”和“预期”
- 有效的倾听、有效理解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隐含的信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动用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的。
-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事实,我们要花时间想想“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看法,想想“他的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了”,其实,只要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想”,很多原本不可能“听”以的内容就会“自动”浮现。
- “预期”话者下一步的内容,有诸多好处,一,将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二,有助于听者正确组织和把握说者论述的内容;三,它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要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 一旦决定倾听某人的话,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已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他的眼神,姿态,动作等,随时随刻尽可能地去想象说者正在经历的情绪状态。一旦听者开始有意识地做这些事,就会不由自主地真正进入“倾听”状态。而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听者的专注,说者也将不由自主地进入更深入的“倾诉”状态。
- 听者在给出反应的时,应尽量以商量交流的口吻,试比较“那你的意思是......喽?”和“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还有“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 争吵,不应该忽略听者的问题,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该确认的时候却武断地下了结论,该回应的时候却示以沉默;说者兴高采烈的时候听者意兴阑珊,说者努力论证的时候听者却过早开始反驳......
说与不说
-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 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也没有人会像我自己一样关注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因为这个结论,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很久。
- “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蔬”,不被理解、不被合理评估对任何人来说都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情绪的波动必然会干扰理智,进而影响表现----无论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是说要分辨谈话的对象。可事实上,在分辨谈话对象之前很可能要先分辨自己。
交流守则
- 婴儿刚出生前5个月,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自己。心理学称这种状态为“共生”。在共生的状态下,一切都好像由自己掌控。最无能的状态被理解为最自由的状态---这是多么可怕、可悲、扭曲的错觉?
- 年少时遇到同生共死的“朋友”而甘愿赴汤蹈火,青春期会为了“爱情”而不惜飞蛾扑火,成年后依然为了遇到 “知己”而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粉丝”的狂热表现也出自花生状态。
- 如果不经教化、 不经训练、或者不自我挣扎,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
- 我们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寻求真相,而寻求真相离不开刘会计,我们必须与人交流。
- 第一个原则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双方必须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 第二个原则 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 第三个原则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是基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尽管讨论都是从交流“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 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接受很多看法。这些看法、越是隐蔽,就越是稳固。最终,它们会形成一个缜密的筛子,使我们只接受符合这个筛子的看法,而筛掉不符合这个筛子的一切。一个人经历这个过程越久,就越分不清楚那些“已接受的看法”究竟是被灌输的,还是自己的。
正确复述
- 沟通的过程:发送者-》编码-》传递-》解码-》接收者
-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你的意思是......是吗” 或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 不同人的“编码/解码”机制常常不同,每个人的“编码/解码”机制都是依靠长期积累获得的,而且深受环境影响。
勤于反思
-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经验需要归纳,更需要通过演绎来论证。未经演绎论证之前,最好意识到每次运用经验都可能存在风险。
-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观察和阅读,是扩充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平时多琢磨“他们为什么那么想?”“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他们为什么那么看?”
-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
-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