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阅读:列出书的骨架-->诠释书的内容-->评论一本书阅读
读书是一种对话,读者有义务,也有机会对话。机会很明显,没有任何事能阻止读者发表评论;更深一层的是义务关系。对于一本传递知识的书,作者的目的是说服或诱导你
相信某件事是真实或虚假的,在理解全书内容后读者需要还作者一个深思熟虑的判断,也就是回话给作者,表明自己是否接受作者的主旨。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的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在已经了解的地方停顿,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受教是一种美德
读者的回话是有规则可循的,这里的规则是关于思维的礼节。
一般人认为水准普通的读者是不够格评论一本好书的。但没有一本书会好的无懈可击。的确,如果一本书能启发你,说明作者水平高于你,但当你完全理解这本书时,你已经
自我提升到和作者相同的水平,这时如果你不用批评的才能是对作者不公平的事。
受教的美德,常被人误解。受教通常与卑躬屈膝,被动顺从有关,即一般认为的安静认真的好学生。相反的,受教或学习是主动的美德(所以要做主动的阅读者)。一个人如果不
能自动自发的运用自己的判断,就不会学到任何东西,他或许能被训练,但不能被受教。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评断一本书的前提是完全了解这本书。并且,你还要掌握评断一本书的规则。
修辞的作用
分析阅读的前几个阶段以文法与逻辑的原则作为基础规则,与理解有关(作者如何让读者理解和读者如何理解一本书)。而阅读规则的最后一个阶段超越理解的范畴做出评论。
如果我们沟通的目的是认真的,即希望我们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理论,劝导对方最终受我们行为与感觉的影响。在这样的沟通中,接受的一方如果也同样认真,那么不但要
有回应,还要做负责的倾听者,需要注意对方背后的意图,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主张和判断。
在这种认真的沟通中修辞的作用:
1)站在叙述者或作者的角度,修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知道如何说服对方。写作时关于文法与逻辑的技巧使作品清晰容易理解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2)站在倾听者或读者的立场,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当别人想说服我们时该如何反应。同样的文法与逻辑的技巧能让我们理解对方,并准备做出评论。
暂缓评论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建立在最广义的修辞原则上。这些原则代表一种礼节,读者不只是有礼貌,还能有效回话的礼节。
除非你真的很满意的完成了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否则你没有批评的权利。即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一定要跟着前两个阶段来进行,而前两个阶段是彼此连贯可以同时完成的。
阅读的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即完全了解一本书是评论的前提。毫无理解便同意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则是无礼)
评论并不代表反对,规则九表明了评论的三种方式。
*暂缓评论是一种有些东西还未表达的立场。你在说的是,无论如何,你还没有被说服。
关于这个规则,下面几点是要注意的。
1)在你说出“我懂了”之前最好迟疑一下,在这之前你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呢。并且你要先评断自己的能力。
2)说出“我不懂”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但这只能在你尽过最大努力之后,因为是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即只有在书本身无法理解时你才能说“我不懂”,无法理解
一本书通常都是读者的错,因此在进入分析阅读第三阶段之前必须花很多时间准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3)有时候一本书跟作者的其他的书有关,必须看了那些书之后才能理解。这时你要花时间理解那些书才能做出评论。
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
阅读的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去无理的辩驳或争论。
我们辩论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因为辩论不是为了输赢,所以不要为了辩论而辩论。
当我们与一本书对话时,这是一场作者不在场的辩论,所以你要赢得辩论很简单,但因为作者不能和你争辩所以也没有意义。要像你反对一样,你也要有同意的心理准备。
不论同意或是反对,重要的是这件事的真理是什么。
化解争议
分析阅读第三阶段第三个规则建议我们把不同的观点当做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要对不同意见的讨论过程产生绝望。除非某个不同的意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就只会徒乱心意。
人类同意和不同意的来源:
*理性是人类表达同意的力量来源。
*人类的兽性和理性中不完美的部分是许多不同意的原因,人类是情绪和偏见的动物,他们必须用来沟通的语言是不完美的媒介,被情绪掩盖着,被个人喜好渲染着,被不恰当的思维
穿梭着。但在人的理性程度之内这些理解上的困难可以通过消除误解来克服。
*知识的不相当是不同意的另一个原因。这可以用教导或者增进知识解决。
争议是教导与被教导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可以传达沟通知识的。争议在理性,事实下可以化解。在争论之中,一个人决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
的机会。你应该做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
第三个规则如何应用:首先确定不同的意见不是出于误解。再假设读者已经了解这本书并没有疑问。接下来,这个规则就要求他就真正的知识和个人意见做区别并且相信就知识而言争论
是可以解决的。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和个人意见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知识 = 个人意见 + 理论支持。知识存在于可以辩护的意见之中----哪些有某种证据支持的意见。当你持同意或反对时,你要对你的意见找出相应的理论支持。
批评式阅读的三个规则/如何与作者对话
批评式阅读的三个规则/如何与作者对话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理解是前提)
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最终的目的是获得真理)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做是大体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知识 = 意见+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