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以题目为鉴,如何做数学笔记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少不了和例题打交道,认真学习例题,研究例题,咀嚼例题的一字一句,从例题中提炼方法、总结思路,对于提高我们自己的数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有些学生还是不太会例题的学习方法,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提炼,本博文试着做个示范,不妥之处,烦请告知。

    例题样例

    这是一道对许多学生而言都有难度的数学题目,使用到的方法比较多,有些思路我们不一定能想的到,以此题为例,我们来看看,如果做笔记对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更快一些。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象经过点((-2,0)),且不等式(2x≤f(x)≤cfrac{1}{2}{x}^{2}+2)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

    (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

    (Ⅱ)若对任意(x∈[-1,1]),不等式(f(x+t)<f(cfrac{x}{3}))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由题意得:(f(-2)=4a-2b+c=0①)

    因为不等式(2x≤f(x)≤cfrac{1}{2}x^2+2)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

    (x=2),得:(4≤f(2)≤4),所以(f(2)=4),即(4a+2b+c=4②)

    由①②解得:(b=1,且c=2-4a,)

    所以(f(x)=ax^2+x+2-4a)

    由题意得:(f(x)-2x≥0)(f(x)-cfrac{1}{2}x^2-2≤0)(x∈R)恒成立,

    (egin{cases}ax^2-x+2-4age 0③\(a-cfrac{1}{2})x^2+x-4aleq 0 ④end{cases})(xin R)恒成立,

    对③而言,由(a>0)(Delta =1-4a(2-4a)leq 0)

    得到((4a-1)^2leq 0),所以(a=cfrac{1}{4}),经检验满足④,

    故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cfrac{1}{4}x^2+x+1)

    (Ⅱ)【法一】:二次函数法,由题意,(f(x+t) < f(cfrac{x}{3})) 对$ x in [-1,1]$恒成立,

    可转化为(cfrac{1}{4}(x+t)^2+(x+t)+1<cfrac{1}{4}(cfrac{x}{3})^2+cfrac{x}{3}+1)(xin [-1,1])恒成立,

    整理为(8x^2+(18t+24)x+9t^2+36t<0)(xin [-1,1])恒成立,

    (g(x)=8x^2+(18t+24)x+9t^2+36t),则有(egin{cases}g(-1)<0\g(1)<0end{cases})

    即有(egin{cases}9t^2+18t-16 <0\9t^2+54t+32 < 0end{cases})

    解得(egin{cases}-cfrac{8}{3}< t < cfrac{2}{3}\-cfrac{16}{3}< t <-cfrac{2}{3}end{cases})

    所以(t)的取值范围为(-cfrac{8}{3}< t <-cfrac{2}{3})

    【法二】:利用乘积的符号法则和恒成立命题求解,

    由(1) 得到,(f(x)=cfrac{1}{4}(x+2)^2)

    (f(x+t)< f(cfrac{x}{3}))(xin [-1,1])恒成立,

    可转化为(cfrac{1}{4}(x+t+2)^2 <cfrac{1}{4}(cfrac{x}{3}+2)^2)(xin [-1,1])恒成立,

    得到((x+t+2)^2-(cfrac{x}{3}+2)^2< 0)(xin [-1,1])恒成立,

    平方差公式展开整理,即((cfrac{4x}{3}+t+4)(cfrac{2x}{3}+t)<0)

    (egin{cases}cfrac{4x}{3}+t+4<0\cfrac{2x}{3}+t>0end{cases})(xin [-1,1])恒成立,或(egin{cases}cfrac{4x}{3}+t+4>0\cfrac{2x}{3}+t<0end{cases})(xin [-1,1])恒成立;

    (egin{cases}t<(-cfrac{4x}{3}-4)_{min}\t>(-cfrac{2x}{3})_{max}end{cases}),或(egin{cases}t>(-cfrac{4x}{3}-4)_{max}\t<(-cfrac{2x}{3})_{min}end{cases})

    (egin{cases}t <-cfrac{16}{3}\t >cfrac{2}{3}end{cases}),或(egin{cases}t >-cfrac{8}{3}\t <-cfrac{2}{3}end{cases})

    (xin varnothing)(-cfrac{8}{3}< t <-cfrac{2}{3})

    所以(t)的取值范围为(-cfrac{8}{3}< t <-cfrac{2}{3})

    解后反思

    从中应该学到什么,如何记数学笔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例题都有她的数学营养成分,只是大小不一样而已。从一个例题中能提炼出什么东西,取决于我们需要提炼什么。在这里,学习需求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然同时还有个提炼的角度在里面。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提炼的角度而不是学习需求。同时在你的心里你得不停的默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整体把握题目的解答过程。

    (hspace{2em})通读几遍例题的解答过程,先不管答案为什么这样做,先问自己,我是否看懂了题目。如果没有看懂,就再看几遍,直到看懂为止。

    比如本题目求解中的(f(2)=4),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

    2、从思维上提炼,

    (hspace{2em})这时候在我们看例题时的思维停顿处暂停,多想想题目为什么这样做,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能不能另外找个思路替代。如果你想不到这个思路,那么这就是你需要总结的地方。

    比如本题目,求函数的解析式,往往其实质就是解方程组。所以我们需要得到关于(a、b、c)的三个独立的方程。

    3、从题型上总结,

    (hspace{2em})看看这个题目是属于什么样的题型,如果这个题型在你的数学知识题型库中没有,那么将她纳入,如果题型有而你没有做出来,那就是方法不完备的问题了,再看下一步。

    比如本题目第一问,求函数的解析式;第二问由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4、从解题方法上总结,

    (hspace{2em})检索你已经有的题型和方法,如果二者都有,那就是数学知识的使用还不够灵活,这一点也正是你需要总结的地方;如果题型和方法都没有,那就充实和完善她。

    比如本题目,第一问通过解方程组求解;

    第二问通过变形整理,分离参数法转化划归为求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5、从数学思想上总结,

    (hspace{2em})看看这个题目考察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划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6、从举一反三的角度反思,

    (hspace{2em})我们从例题中总结的方法能否用于某一类题目中,怎么用,可以和你以前做过的题目联系对比,

    7、其他角度的总结:

    (hspace{2em})点评:①注意由(4leq f(2)leq 4)得到(f(2)=4)的结论的使用,即夹逼定理,或者理解为用不等关系给出相等关系。

    ②二次函数(f(x)=ax^2+bx+c(a >0))在区间([m,n])上恒有(f(x)<0)成立,等价于(f(m)<0)(f(n)<0)

    ③乘积的符号法则(acdot b <0)等价于(a >0)(b <0)或者(a<0)(b>0)

    ④恒成立的模型(A>f(x))恒成立等价于(A >f(x)_{max})(A< f(x))恒成立等价于(A< f(x)_{min})

    ⑤平方差公式的主动灵活运用。

  • 相关阅读:
    easyui datagrid 悬浮事件
    wpf 遍历控件及其值
    wpf 异常处理和关闭进程
    c# 反射类字段
    wpf 获取datagrid中模板中控件
    JavaScript中ActiveXObject对象
    动画执行完后再次执行
    鼠标滚轮事件(mousewheel 与 DOMMouseScroll)
    移动端的小问题整理
    flex布局兼容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hai0666/p/946022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