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深入分析Linux Kernel Exception 框架(基础篇)

    极力推荐Android 开发大总结文章:欢迎收藏
    程序员Android 力荐 ,Android 开发者需要的必备技能

    Kernel Exception 在工作中偶尔会遇到,发生此异常时候经常会导致手机死机或重启。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篇文章将带你从KE小白变小牛。

    注: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MTK,如有侵权,请告知,立马关闭此文,停止侵权。知识共享,感谢支持!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 Android 开发中的部分知识点,通过阅读本篇文章,您将收获以下内容:

    基础篇: 通过log分析KE
    1.Kernel Exception
    2.kernel空间布局
    3.了解printk
    4.ram console
    5.前期异常处理
    6.die()流程
    7.panic()流程
    8.nested panic

    基础篇: 通过log分析KE

    1.Kernel Exception

    KE(Kernel Exception)概念

    Android OS由3层组成,最底层是kernel,上面是native bin/lib,最上层是java层:
    Android OS 3层结构

    任何软件都有可能发生异常,比如野指针,跑飞、死锁等等。

    异常发生在kernel层,我们就叫它为KE(kernel exception),同理,发生在native就是NE,java层就是JE。这篇文章仅关注底层的KE。

    KE类别

    kernel有2种崩溃类别

    1. oops (类似assert,有机会恢复)

    • oops是美国人比较常有的口语。就是有点意外,吃惊,或突然的意思。内核行为表现为通知感兴趣模块,打印各种信息,如寄存器值,堆栈信息…
    • 当出现oops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寄存器等信息调试并解决问题。
    • /proc/sys/kernel/panic_on_oops为1时导致panic。我们默认设置为1,即oops会发生panic。

    2. panic

    • Panic – 困惑,恐慌,它表示Linux kernel遇到了一个不知道该怎么继续的情况。内核行为表现为通知感兴趣模块,死机或者重启。
    • 在kernel代码里,有些代码加了错误检查,发现错误可能直接调用了panic(),并输出信息提供调试

    常用调试方法

    凡是程序就有bug。bug总是出现在预料之外的地方。据说世界上第一个bug是继电器式计算机中飞进一只蛾子,倒霉的飞蛾夹在继电器之间导致了计算机故障。由于这个小虫子,程序中的错误就被称为了bug。

    有Bug就需要Debug,而调试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工作,十个人可能有十种调试方法。但从手段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两类,在线调试 (Online Debug) 和离线调试 (Offline Debug).

    在线调试,

    Online debug, 指的是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监视程序的行为,分析是否符合预期。通常会借助一些工具,如GDB和Trace32等。有时候也会借助一些硬件设备的协助,如仿真器/JTAG,但是准备环境非常困难,而且用起来也很麻烦,除非一些runtime问题需要外很少使用。

    离线调试,

    Offline debug, 指的是在程序的运行中收集需要的信息,在Bug发生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分析的一种手段。通常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Logging,一种是Memory Dump。

    Logging, 日志或者相关信息的收集,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代码的执行过程,对于逻辑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由于其简单易操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分析手法。

    Memory Dump, 翻译过来叫做内存转储,指的是在异常发生的时刻将内存信息全部转储到外部存储器,即将异常现场信息备份下来以供事后分析。是针对CPU执行异常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在Windows平台,程序异常发生之后可以选择启动调试器来马上调试。在Linux平台,程序发生异常之后会转储core dump,而此coredump可以用调试器GDB来进行调试。而内核的异常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转储。
    下面我们由浅入深剖析各种调试方法,先从logging开始吧。

    2.Kernel空间布局

    在分析KE前,你要了解kernel内存布局,才知道哪些地址用来做什么,可能会是什么问题。

    在内核空间中存在如下重要的段:

    • vmlinux代码/数据段:
      任何程序都有TEXT(可执行代码),RW(数据段),ZI段(未初始化数据段),kernel也有,对应的是.text,.data,.bss

    • module区域:
      kernel可以支持ko(模块),因此需要一段空间用于存储代码和数据段。

    • vmalloc区域:
      kernel除了可以申请连续物理地址的内存外,还可以申请不连续的内存(虚拟地址是连续的),可以避免内存碎片化而申请不到内存。

    • io map区域:
      留给io寄存器映射的区域,有些版本没有io map区域而是直接用vmalloc区域了。

    • memmap:
      kernel是通过page结构体描述内存的,每一个页框都有对应的page结构体,而memmap就是page结构体数组。

    还有其他段小的段没有列出来,可能根据不同的版本而差别。

    目前智能机已进入64bit,因此就存在32bit布局和64bit布局,下面一一讲解。

    ARM64bit kernel布局

    ARM64可以使用多达48bit物理、虚拟地址(扩充成64bit,高位全为1或0)。对linux kernel来讲,目前配置为39bit的kernel空间。

    由于多达512GB的空间,因此完全可以将整个RAM映射进来,0xFFFFFFC000000000之后就是一一映射了,就无所谓high memory了。

    vmalloc区域功能除了外设寄存器也直接映射到vmalloc了,就没有32bit布局里的IO map space了。

    不同版本的kernel,布局稍有差别:

    kernel-3.10

    kernel-3.10

    >= kernel-3.18 && < kernel-4.6

    >= kernel-3.18 && < kernel-4.6

    >= kernel-4.6/N0.MP8 kernel-4.4(patch back)

    >= kernel-4.6/N0.MP8 kernel-4.4(patch back)

    ARM32bit kernel布局

    这是一张示意图(有些地址可能会有差异)
    ARM32bit kernel布局
    整个地址空间是4G,kernel被配置为1G,程序占3G。

    内核代码开始的地址是0xC0008000,前面放页表(起始地址为0xC0004000),如果支持模块(*.ko)那么地址在0xBF000000。

    由于kernel没办法将所有内存都映射进来,毕竟kernel自己只占1G,如果RAM超过1G,就无法全部映射。怎么办呢?只能先映射一部分了,这部分叫low memory。其他的就按需映射,VMALLOC区域就是用于按需映射的。

    ARM的外设寄存器和内存一样,都统一地址编码,因此0xF0000000以上的一段空间用于映射外设寄存器,便于操作硬件模块。

    0xFFFF0000是特殊地址,CPU用于存放异常向量表,kernel异常绝大部分都是CPU异常(MMU发出的abort/undef inst.等异常)。

    以上是粗略的说明,还需查看代码获取完整的分析信息(内核在不停演进,有些部分可能还会变化)

    3.了解printk

    kernel log

    最初学编程时,大家一定用过printf(),在kernel里有对应的函数,叫printk()。

    最简单的调试方法就是用printk()印出你想知道的信息了,而前面章节讲到oops/panic时,它们就通过printk()将寄存器信息/堆栈信息打印到kernel log buffer里。

    了解kernel log对问题的调试将非常重要,这里有专门的课程介绍,请看:

    • MediaTek On-Line> Quick Start)> Deep in MTK Turnkey Solution Logging Tools> Kernel log。

    可以看到kernel log可以通过串口输出,也可以在发生oops/panic后将buffer保存成文件打包到db里,然后拿到串口log或db对kernel进行调试分析了。

    通常手机会保留串口测试点,但要抓串口log一般都要拆机,比较麻烦。前面讲到可以将kernel log保存成文件打包在db里,db是什么东西?

    AEE db

    db是叫AEE(Android Exception Engine,集成在Mediatek手机软件里)的模块检查到异常并收集异常信息生成的文件,里面包含调试所需的log等关键信息。db有点像飞机的黑匣子。

    对于KE来说,db里包含了如下文件(db可以通过GAT工具解开,请参考附录里的FAQ):

    • __exp_main.txt:异常类型,调用栈等关键信息。

    • _exp_detail.txt:详细异常信息

    • SYS_ANDROID_LOG:android main log

    • SYS_KERNEL_LOG:kernel log

    • SYS_LAST_KMSG:上次重启前的kernel log

    • SYS_MINI_RDUMP:类似coredump,可以用gdb/trace32调试

    • SYS_REBOOT_REASON:重启时的硬件记录的信息。

    • SYS_VERSION_INFO:kernel版本,用于和vmlinux对比,只有匹配的vmlinux才能用于分析这个异常。

    • SYS_WDT_LOG:看门狗复位信息

    以上这些文件一般足以调试KE了,除非一些特别的问题需要其他信息,比如串口log等等。

    4.ram console

    什么是ram console?

    请参考:
    MediaTek On-Line> Quick Start> Deep in MTK Turnkey Solution Logging Tools

    系统重启时关键信息

    ram console除了保持last kmsg外,还有重要的系统信息,这些非常有助于我们调试。这些信息保存在ram console的头部ram_console_buffer里。

     ram console
    这个结构体里的off_linux指向了struct last_reboot_reason,里面保存了重要的信息:
     ram console
    以上重要的信息在重启后将被打包到db里的SYS_REBOOT_REASON文件里。对这只文件的各个栏位解读请查看:
    MediaTek On-Line> Quick Start> 深入分析看门狗框架> 分析方法> HW reboot> HW reboot调试信息

    5.前期异常处理

    CPU异常捕获

    对于野指针、跑飞之类的异常会被MMU拦截并报告给CPU,这一系列都是硬件行为,具体请看:

    • MediaTek On-LineQuick Start> 深入分析Android native exception框架> 流程-异常处理
    • 在上面章节里的内核异常处理流程,有一处不同,走到arm_notify_die()后,判断是kernel mode就直接调用die()了,而不是force_sig_info()

    这类问题比较难定位,也是占KE比例的大头,原因通常是内存被踩坏、指针use atfer free等多种因素,在当时可能不会立即出现异常,而是到使用这块内存才有可能崩溃。

    分析问题的手段也是多样化,比如用watch point,MMU protect或加debug code等(请参考附录FAQ)

    软件异常捕获

    在kernel代码里,一般会通过BUG(),BUG_ON(),panic()来拦截超出预期的行为,这是软件主动回报异常的功能。

    这些问题分析通常有固定的套路,请参考后面的:《实例篇: 案例分析》

    在内核调用可以用来方便标记bug,提供断言并输出信息。最常用的两个是BUG()和BUG_ON()。当被调用的时候,它们会引发oops,导致栈的回溯和错误信息的打印。使用方式如下

    if (condition)
    BUG();
    或者 :
    BUG_ON(condition); //只是在BUG基础上多层封存而已:
    #define BUG_ON(condition) do { if (unlikely(condition)) BUG(); } while(0)

    32bit kernel:

    BUG() 的实现采用了埋入未定义指令(0xE7F001F2,记住这个值,log里看到这个值,你就应该知道是调用了BUG()/BUG_ON()了)的方式


    64bit kernel:

    原生的kernel,BUG()是直接调用panic()的:

    不过Mediatek修改了BUG()的实现,这样有更多的调试信息输出(die()有寄存器等信息输出)

    MTK 修改

    当你看到如下log时,就应该知道是BUG()/BUG_ON()引起的了!

    [ 147.234926]<0>-(0)[122:kworker/u8:3]Unable to handle kernel paging request at virtual address 0000dead

    6.die()流程

    经过前面的流程,走到了die()函数,该函数主要输出便于调试的寄存器信息/堆栈信息等重要资料,我们通过log分析KE就是分析这些资料,因此要知道整个流程。die() => panic()的大致流程如下:
    die()流程图

    在学习这些流程时,建议结合代码和KE的log一起看,你就知道log里那些信息在代码哪处打印出来的了。

    die()总流程

    先从die()入手,看下die()总流程:
    die()总流程
    走到debug_locks_off()就有log输出了,如下:
    debug_locks_off() log输出

    如果这个异常是代码里调用BUG()/BUG_ON()引起,那么有额外log说明

    输出的log大致如下:
    log

    __die()流程

    绝大部分的关键信息是由__die()函数输出的,流程如下:
    __die()流程
    异常类型信息

    开始印出异常类型等信息,看一份kernel log有没有oops,直接搜索关键字Internal error就可以了:


    输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log

    module信息

    接下来是module信息,不过我们不建议使用module,这边也不打算介绍了。

    CPU寄存器信息

    然后是重要的CPU寄存器信息(32bit的代码,64bit类同):
    CPU信息
    输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log信息

    寄存器附近的内存

    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的内存信息,问题很可能就出在里面。

    输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调用栈

    有时问题可以直接从调用栈看出来,由此可见调用栈是多么重要。

    输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PC附近指令

    可以看到PC附近的指令:

    输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分析log

    到这里die()函数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将重要信息输出来了。接下来你要如何调试呢?这个就看个人的功力了,你可以:

    • 通过PC指向的函数,用addr2line(后面的GNU tools有介绍)定位到哪只文件的哪一行,大致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如果无法一下子定位,也可以通过结合printk()多次观察KE时的log排查。如果是由BUG()/BUG_ON()引起的KE,则就可以着手修复问题了。
    • 查看调用栈,有些时候调用栈可以说明流程,看看代码是否有按预期跑,如果没有,可以结合printk()定位问题。
    • 如果你想看函数参数或全局变量信息,那么你需要用《进阶篇: ramdump分析》的知识调试了。

    7.panic()流程

    流程走到panic()就里死(异常重启)不远了,关键的信息已输出到kernel log。那么panic()做了什么呢?

    panic()流程

    panic()流程
    panic()有标志性的log输出,大致如下:
    kernel panic 异常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搜索关键字Kernel panic查找是否有panic发生。

    panic通知链

    panic()会调用栈通知链上的回调函数同时感兴趣的模块,比如我们的aee注册了回调函数,用于保存kernel log/mini dump等关键信息,并将其保存到emmc的expdb分区,等等重启后将其回读并保存成KE db。

    expdb

    重启过程DRAM会丢失,因此信息只能保存在flash上了,在分区表里有一项就是expdb了:

    流程大致如下(版本不停演进,可能有很大变化,仅供参考):

    重启后,aee将回读aeedb分区资料并转化为KE db。

    8.nested panic

    有时die()/panic()流程不一定能正常走完,可能走到某一步又发生了异常,则就形成了嵌套,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不会关注后面的异常,而是关注最开始的那个异常。

    为了避免异常嵌套,在发生第2次异常时,我们就拦截下来,我们在3个地方用于拦截nested panic:

    • do_PrefetchAbort()
    • do_DataAbort()
    • do_undefinstr()


    拦截后不走die()/panic()流程,因为这些流程可能会再次发生异常,走我们写的函数aee_stop_nested_panic()函数:

    在里面尽量少用kernel模块,很有可能也会发生异常,仅仅将寄存器等重要信息输出到ram console就等死(死循环等等看门狗复位!)。这时你抓回来的db里的SYS_LAST_KMSG就可以看到这些资料,大致如下(不同版本稍有区别):

    里面包含了寄存器信息、堆栈信息和调用栈,我们就可以通过工具(addr2line)还原当时异常的位置。

    不过nested panic能参考的信息很少,不像普通的KE那样丰富。

    至此,本篇已结束,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您的建议与指正。同时期待您的关注,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对此深感抱歉,届时小编会删除文章,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请您多多包涵。

    既然都看到这里,领两个红包在走吧!
    以下两个红包每天都可以领取

    1.支付宝搜索 522398497,或扫码支付宝红包海报。

    支付宝扫一扫,每天领取大红包

    2.微信红包,微信扫一扫即可领取红包
    微信扫一扫,每天领取微信红包

  • 相关阅读:
    使用非ServiceDependency方法获得模块中已注册的服务
    一个比较有效的存储过程命名规则
    SQL重复记录查询
    Redis命令行启动,修改密码
    springboot+dubbo后端打包成jar并运行
    开发问题: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Api报错
    String的indexof使用
    开发报错:init datasource error, 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book(初始化数据库错误)
    开发问题:异常Required request body is missing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jie1990/p/113276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