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21-02-10】事情的好坏更多在于自己的意图

    11:00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孟子

    今天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上班,按以往惯例,我会坚守到每年工作日的最后一天,虽然当前的办公室只有零星几人,不能说是我敬业,只因我家何太是个遵守纪律的国企员工,胸前还挂着一颗闪亮的我党党徽,而我自身是一名关爱妻子的丈夫,她上班了,我也得陪着上班呀。当然,这都是有家人帮忙照顾孩子的前提。

    虽然春节临近,人员也疏少,但丝毫不会影响我日常的工作习惯,该泡茶的泡茶,该看的书照看。也许别人的心境早已经张灯结彩了,但我丝毫没有改变今天工作日对自己工作任务的安排。哦,有一点改变,可能确实在是工作氛围上的影响,老板也不在公司,我竟然可以肆无忌惮地从早上八点半看书一直看到刚才的十点半,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的“量子计算机”章节。《真实世界的脉络》是一本十分抽象和需要一定定力才能看下去的一本书,作为物理科班出身的我,也似懂非懂地沉迷于这种宇宙的真理之中。这是一本让我真正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对自身内在思考的书籍,言下之意,我以前所读的所有书籍,是带着一种外在寻求输出的心态所完成的阅读。这也表明了,我看的书越多,我越需要向外去表现,而不是辅助自己往内在的方向自我挖掘。也许,这也是我昨天所写自己“多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读书可以有读好书和读坏书之分,但真正影响读书的好坏,我想,读书的目的才是评判读书这么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

    我记得七、八年前我开始拿起书本的初心,是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有益于自己的知识,也希望能在书中寻求解答自身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很纯粹的动机。只不过,在逐渐增加自己阅读量的过程,慢慢被自己的虚荣串改了这初衷,更多还是追求外在的一些关注。无论是分享自己的书单,还是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亦或是分享自己的观点,我更多还是处于炫耀自己的心态,而非真正想去帮助别人。这一点,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平时所说的好事或者坏事是根据世俗的外界眼光评判的,例如读书,别人都认为这是好事,但如果我把事实告诉别人,我看书更多是为了炫耀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判断我读书这么一件事。所以,事情的正确与否,标准更多在于做这事的人的内心怎么想的。

    尘世浮华之中,不忘思考。
  • 相关阅读:
    年末反思
    Flink运行时架构
    Phoenix 启动报错:Error: ERROR 726 (43M10): Inconsistent namespace mapping properties. Cannot initiate connection as SYSTEM:CATALOG is found but client does not have phoenix.schema.
    Clickhouse学习
    Flink简单认识
    IDEA无法pull代码到本地,Can't Update No tracked branch configured for branch master or the branch doesn't exist.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漫游
    简单的 Shell 脚本入门教程
    开源≠免费 常见开源协议介绍
    MySQL 视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143962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