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数
1.1、定义函数
在Python中,定义一个函数要使用def
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
,然后,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函数的返回值用return
语句返回。
def my_abs(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在某个文件中定义了函数后,可以在另一个文件中用 " from 文件名 import 方法名 " 的方式来导入某个方法。注意,导入时文件名不含文件后缀 .py。
#在FuncTest.py文件中定义方法: def my_abs(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在test.py文件中引用该方法: from FuncTest import my_abs print(my_abs(100))
调用函数时,如果参数个数不对,Python解释器会自动检查出来,并抛出TypeError。但是如果参数类型不对,Python解释器就无法帮我们检查。
在Python中,函数可以定义返回多个值,并且最终结果也会返回多个值,但实际上只是返回了一个 tuple。
但是,在语法上,返回一个tuple可以省略括号,而多个变量可以同时接收一个tuple,并且会按位置赋给对应的值,所以,也可以视为返回了多个值。
#导入math包 import math def myMove(x, y, step, angle=0): nx = x + step * math.cos(angle) ny = y - step * math.sin(angle) return nx, ny #可以看做是返回了多个值 x, y = my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print(x, y) #151.96152422706632 70.0 #但实际上是返回了一个 tuple r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print(r) #(151.96152422706632, 70.0)
1.2、空函数
如果想定义一个什么事也不做的空函数,可以用pass
语句:
def nop(): pass
pass
语句什么都不做,那有什么用?实际上pass
可以用来作为占位符,比如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写函数的代码,就可以先放一个pass
,让代码能运行起来。
pass
还可以用在其他语句里,比如下面,缺少了pass
,代码运行就会有语法错误。
if age >= 18: pass
1.3、函数的默认参数
我们可以给函数定义默认参数,这样使用者可以不传那个默认参数。注意,必须得保证必选参数在前,默认参数在后,否则Python的解释器会报错。
def power(x, n=2):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可以定义多个默认参数。调用有多个默认参数的函数时,可以按顺序提供默认参数,比如调用enroll('Bob', 'M', 7)。也可以不按顺序提供部分默认参数,此时需要把参数名写上。比如调用
enroll('Adam', 'M', city='Tianjin')
,
def enroll(name, gender, age=6, city='Beijing'): print('name:', name) print('gender:', gender) print('age:', age) print('city:', city)
定义默认参数要牢记一点:默认参数必须指向不变对象!
否则将可能会出现类似以下默认参数随着使用过程当中会发生变化的问题:
#先定义一个函数,传入一个list,添加一个END再返回: def add_end(L=[]): L.append('END') return L #当你正常调用时,结果没问题: add_end([1, 2, 3]) #[1, 2, 3, 'END'] add_end(['x', 'y', 'z']) #['x', 'y', 'z', 'END'] #当你使用默认参数调用时,一开始结果也是对的: >>> add_end() ['END'] #但是,再次调用add_end()时,结果就不对了: >>> add_end() ['END', 'END'] >>> add_end() ['END', 'END', 'END']
因为 Python 函数在定义的时候,默认参数L
的值就被计算出来了,即[]
,因为默认参数L
也是一个变量,它指向对象[]
,每次调用该函数,如果改变了L
的内容,则下次调用时,默认参数的内容就变了,不再是函数定义时的[]
了。
要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None
这个不变对象来实现:
#这样定义,无论怎么调用、调用多少次,都不会有问题 def add_end(L=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END') return L
1.4、定义可变参数(*参数名)
在Python函数中,还可以定义可变参数。调用该函数时,可以传入任意个参数,包括0个参数: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定义可变参数和定义一个 list 或 tuple 参数相比,仅仅在参数前面加了一个*
号。在函数内部,参数 numbers
接收到的就是一个 tuple。
如果需要将 list 或者 tuple 作为参数去调用具有可变参数的函数时,我们可以直接用下面的方式。Python允许你在 list 或 tuple 前面加一个*
号,把 list 或 tuple 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 *nums表示把nums这个list的所有元素作为可变参数传进去。 14
1.5、定义关键字参数(**参数名)
函数中的关键字参数允许你额外传入0个或任意个含参数名的参数,这些参数会在函数内部自动组装为一个 dict 。
如下,定义了关键字参数 kw:
def person(name, age, **kw): print('name:', name, 'age:', age, 'other:', kw)
函数person
除了必选参数name
和age
外,还接受关键字参数kw
。在调用该函数时,可以只传入必选参数,也可以传入任意个数的关键字参数:
#不传关键字参数 >>> person('Michael', 30) name: Michael age: 30 other: {} #可以传入任意个数的关键字参数: >>> person('Bob', 35, city='Beijing') name: Bob age: 35 other: {'city': 'Beijing'} >>> person('Adam', 45, gender='M', job='Engineer') name: Adam age: 45 other: {'gender': 'M', 'job': 'Engineer'}
把 dict 作为参数传递:
>>> extra =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person('Jack', 24, **extra) name: Jack age: 24 other: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extra
表示把extra
这个dict的所有key-value用关键字参数传入到函数的**kw
参数,kw
将获得一个dict。注意kw
获得的dict是extra
的一份深拷贝,对kw
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函数外的extra
。
1.6、定义命名关键字参数(*, 参数名1, 参数名2)
如果要限制关键字参数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用命名关键字参数。和关键字参数比如:**kw
不同,命名关键字参数需要一个特殊分隔符*
,*
后面的参数被视为命名关键字参数。
例如,只接收city
和job
作为关键字参数的函数定义如下:
def person(name, age, *, city, job): print(name, age, city, job)
在调用定义了命名关键字参数的函数时,如果要使用命名关键字参数则必须传入参数名,如果没有传入参数名,调用将可能报错。因为 Python 会将其认为是普通的参数,而这些普通的参数中的数量可能跟你传递的不一致就会导致报错。
>>> person('Jack', 24, 'Beijing', 'Enginee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person() takes 2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4 were given
如果在函数定义的参数中已经有了一个可变参数,后面跟着的命名关键字参数就不再需要一个特殊分隔符*
了。但如果没有可变参数,就必须加一个*
作为特殊分隔符。如果缺少*
,Python解释器将无法识别位置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
def person(name, age, *args, city, job): print(name, age, args, city, job)
命名关键字参数可以有缺省值,从而简化调用:
def person(name, age, *, city='Beijing', job): print(name, age, city, job) #由于命名关键字参数city具有默认值,调用时,可不传入city参数: >>> person('Jack', 24, job='Engineer') Jack 24 Beijing Engineer
1.7、Python中函数的各种参数的顺序
在Python中定义函数,可以用必选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关键字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这5种参数都可以组合使用。但是请注意,参数定义的顺序必须是:必选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命名关键字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比如定义一个函数,包含上述若干种参数:
def f1(a, b, c=0, *args, **kw): print('a =', a, 'b =', b, 'c =', c, 'args =', args, 'kw =', kw) def f2(a, b, c=0, *, d, **kw): print('a =', a, 'b =', b, 'c =', c, 'd =', d, 'kw =', kw)
在函数调用的时候,Python解释器自动按照参数位置和参数名把对应的参数传进去。
>>> f1(1, 2) a = 1 b = 2 c = 0 args = () kw = {} >>> f1(1, 2, c=3) a = 1 b = 2 c = 3 args = () kw = {} >>> f1(1, 2, 3, 'a', 'b') a = 1 b = 2 c = 3 args = ('a', 'b') kw = {} >>> f1(1, 2, 3, 'a', 'b', x=99) a = 1 b = 2 c = 3 args = ('a', 'b') kw = {'x': 99} >>> f2(1, 2, d=99, ext=None) a = 1 b = 2 c = 0 d = 99 kw = {'ext': None}
通过一个tuple和dict,你也可以调用上述函数:
>>> args = (1, 2, 3, 4) >>> kw = {'d': 99, 'x': '#'} >>> f1(*args, **kw) a = 1 b = 2 c = 3 args = (4,) kw = {'d': 99, 'x': '#'} >>> args = (1, 2, 3) >>> kw = {'d': 88, 'x': '#'} >>> f2(*args, **kw) a = 1 b = 2 c = 3 d = 88 kw = {'x': '#'}
对于任意函数,都可以通过类似func(*args, **kw)
的形式调用它,无论它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2、切片
平常我们要想取 list 或者 tuple 中指定索引范围的元素,可能需要通过循环,比较麻烦。Python 中提供了切片(Slice)操作符,能大大简化这种操作。
>>> L = ['Michael', 'Sarah', 'Tracy', 'Bob', 'Jack'] # 取前3个元素,用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切片: >>> L[0:3] ['Michael', 'Sarah', 'Tracy'] # 也可以从索引1开始,取出2个元素出来: >>> L[1:3] ['Sarah', 'Tracy'] # 也支持倒数切片: >>> L[-2:] ['Bob', 'Jack'] >>> L[-2:-1] ['Bob']
L[0:3]
表示,从索引0
开始取,直到索引3
为止,但不包括索引3
。即索引0
,1
,2
,正好是3个元素。
如果第一个索引是0
,还可以省略:
>>> L[:3] ['Michael', 'Sarah', 'Tracy']
用法示例:
>>> L = list(range(100)) >>> L [0, 1, 2, 3, ..., 99] #前10个数: >>> L[:10] [0, 1, 2, 3, 4, 5, 6, 7, 8, 9] #后10个数: >>> L[-1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前10个数,每两个取一个: >>> L[:10:2] [0, 2, 4, 6, 8] #所有数,每5个取一个: >>> L[::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甚至什么都不写,只写[:]就可以原样复制一个list: >>> L[:] [0, 1, 2, 3, ..., 99]
tuple 也可以用切片操作,只是操作的结果仍是tuple。字符串'xxx'
也可以看成是一种list,每个元素就是一个字符。因此,字符串也可以用切片操作,只是操作结果仍是字符串。
#tuple切片操作 >>> (0, 1, 2, 3, 4, 5)[:3] (0, 1, 2) #字符串切片操作 >>> 'ABCDEFG'[:3] 'ABC' >>> 'ABCDEFG'[::2] 'ACEG'
在很多编程语言中,针对字符串提供了很多各种截取函数(例如,substring),其实目的就是对字符串切片。Python没有针对字符串的截取函数,只需要切片一个操作就可以完成,非常简单。
3、迭代(for循环)
如果给定一个list或tuple,我们可以通过for
循环来遍历这个list或tuple,这种遍历我们称为迭代(Iteration)。Python的for
循环不仅可以用在list或tuple上,还可以作用在其他可迭代对象上。只要是可迭代对象,都可以迭代。
默认情况下,dict迭代的是key。如果要迭代value,可以用for value in d.values()
,如果要同时迭代key和value,可以用for k, v in d.items()
。
>>> d = {'a': 1, 'b': 2, 'c': 3} >>> for key in d: ... print(key) ... a c b
字符串也是可迭代对象,因此,也可以作用于for
循环:
>>> for ch in 'ABC': ... print(ch) ... A B C
我们可以通过 Python 内置的enumerate
函数将一个list变成索引-元素对,这样就可以在for
循环中同时迭代 list 的索引和元素本身:
>>> for i, value in enumerate(['A', 'B', 'C']): ... print(i, value) ... 0 A 1 B 2 C
3.1、如何判断对象是否是可迭代对象
我们可以通过 collections 模块的 Iterable 类型来判断如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可迭代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abc', Iterable) # str是否可迭代 True >>> isinstance([1,2,3], Iterable) # list是否可迭代 True >>> isinstance(123, Iterable) # 整数是否可迭代 False
4、列表生成式(一行代码创建list)
列表生成式即List Comprehensions,是Python内置的非常简单却强大的可以用来创建list的生成式。
举个例子,要生成list [1, 2, 3, 4, 5, 6, 7, 8, 9, 10]
可以用list(range(1, 11))
:
>>> list(range(1,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但如果要生成[1x1, 2x2, 3x3, ..., 10x10]
可能我们就需要用到循环。
但是在 Python 中,用列表生成式则可以用一行语句代替循环生成所需的list。写列表生成式时,for前面的是一个表达式,把要生成的元素的组成规则放到前面,后面跟for
循环,就可以把list创建出来。
#用循环创建,略显麻烦: >>> L = [] >>> for x in range(1, 11): ... L.append(x * x) ... >>> L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用列表生成式一行代码即可创建: >>>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for循环后面还可以加上if判断,这样就可以筛选出仅偶数的平方: >>>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if x % 2 == 0] [4, 16, 36, 64, 100]
还可以使用两层循环,可以生成全排列:
>>> [m + n for m in 'ABC' for n in 'XYZ'] ['AX', 'AY', 'AZ', 'BX', 'BY', 'BZ', 'CX', 'CY', 'CZ']
5、生成器(generator)
要创建一个generator,可以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
改成()
,这样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L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g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1022ef630>
如果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可以通过next()
函数获得generator的下一个返回值:
>>> next(g) 0 >>> next(g) 1 >>> next(g) 4 >>> next(g) 9 >>> next(g) 16 >>> next(g) 25 >>> next(g) 36 >>> next(g) 49 >>> next(g) 64 >>> next(g) 81 >>> next(g)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但一般会使用for
循环,因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对象,使用for循环将不会出现StopIteration
的错误。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for n in g: ... print(n) ...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要把一个函数变成generator,只需要在需要返回的值前面加 yield 符号就可以了: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done'
这就是定义generator的另一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定义中包含yield
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
>>> f = fib(6) >>> f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104feaaa0>
generator的函数,在每次调用next()
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
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
语句处继续执行。
比如:
def odd(): print('step 1') yield 1 print('step 2') yield(3) print('step 3') yield(5)
调用该generator时,首先要生成一个generator对象,然后用next()
函数不断获得下一个返回值:
>>> o = odd() >>> next(o) step 1 1 >>> next(o) step 2 3 >>> next(o) step 3 5 >>> next(o)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把函数改成generator后,我们基本上从来不会用next()
来获取下一个返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
循环来迭代:
>>> for n in fib(6): ... print(n) ... 1 1 2 3 5 8
用for
循环调用generator时我们会发现拿不到generator的return
语句的返回值。如果想要拿到返回值,必须捕获StopIteration
错误,返回值包含在StopIteration
的value
中:
>>> g = fib(6) >>> while True: ... try: ... x = next(g) ... print('g:', x) ...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 print('Generator return value:', e.value) ... break ... g: 1 g: 1 g: 2 g: 3 g: 5 g: 8 Generator return value: done
6、迭代器(Iterator)
可以直接作用于for
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
、tuple
、dict
、set
、str
等;
一类是generator
,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
的generator function。
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
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
。可以使用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
对象:
>>>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abc',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100, Iterable) False
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于for
循环,还可以被next()
函数不断调用并返回下一个值,直到最后抛出StopIteration
错误表示无法继续返回下一个值了。
可以被next()
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Iterator
。可以使用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tor
对象:
>>>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 Iterator) False >>> isinstance({}, Iterator) False >>> isinstance('abc', Iterator) False
生成器都是Iterator
对象,但list
、dict
、str
虽然是Iterable
,却不是Iterator
。把list
、dict
、str
等Iterable
变成Iterator
可以使用iter()
函数:
>>> isinstance(iter([]),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 True
Python的for
循环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调用next()
函数实现的,它会先将循环的对象转换为Iterator对象,例如:
for x in [1, 2, 3, 4, 5]: pass #实际上完全等价于以下: # 首先获得Iterator对象: it = iter([1, 2, 3, 4, 5]) # 循环: while True: try: # 获得下一个值: x = next(it) except StopIteration: # 遇到StopIteration就退出循环 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