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风螺旋线的进入

    风螺旋线的进入

    2015-12-13 刘崇军 风螺旋线

      当航空器沿直线段飞行时,最大的偏航航迹是与标称航迹夹角为一个偏流角的直线段。当航空器从直线段开始进入转弯飞行时,外边界的风螺旋线与之前的偏航航迹相切,具体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直线段与风螺旋线的衔接

      图中表示的是一架航空器从a点经过11秒的时间飞向b点,到达b点后围绕圆心点o开始飞圆弧航迹。ab段的飞行中,最大的偏航航迹(ac)与标称航迹夹角为偏流角DA。ws1是从b点开始绘制的风螺旋线,当考虑保护区外边界时,需要对它累加11秒的风偏移量,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证明与线段ac相垂直的线段bc的长度(Eθ)就等于11秒的风偏移量。


      图中bd垂直于ab,bc垂直于ac,故bd与bc的夹角等于DA。也就是说,从转弯起点(b)开始,向后偏转弯一个偏流角(DA),之后直接外扩11w,或是将11w换算成角度,将ws1逆向旋转该角度,得到ws2,ws2风螺旋线与前一段的最大偏航航迹(ac)相切,切点位于c点位置。
      在基线转弯模板中,对于进入航段的保护以及c5点位置绘制的风螺旋线均属于此种情况。前一段为直线段,并且副区是按照最大偏流角外扩时,外边界与风螺旋线呈相切关系。

      通常的离场转弯保护区,由于人为规定15°外扩,并未能按实际的偏流角进行外扩,因此,外边界与风螺旋线并不是相切关系。


      刚开始考虑入航时的风螺旋与前续航段的位置关系时,很容易就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矛盾中去,究竟是自己证明了一个理论,还是用了一个理论来论证的它自身。所有这些放到一起看,总体上并不矛盾:直线段的最大外扩航迹是一条线,风螺旋线按指定的方向外扩指定的距离,剩下就是证明这个指定的方向与前一段的外边界垂直,并且三角关系相等,如文中所谈到的那样。

      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决大多数情况下的问题,当入航与出航都可以被证明是由相切关系来完成时,风螺旋线的理论也就开始趋于完整了。由此又可以引出一个话题,就是保护区的副区分为直线段和曲线段,曲线段副区内外边界均由风螺旋线构成,其实就是前一篇文章中所介绍的那个形状。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相关阅读:
    HDU5418.Victor and World(状压DP)
    POJ2686 Traveling by Stagecoach(状压DP)
    POJ3254Corn Fields(状压DP)
    HDU5407.CRB and Candies(数论)
    CodeForces 352D. Jeff and Furik
    CodeForces 352C. Jeff and Rounding(贪心)
    LightOj 1282 Leading and Trailing
    Ural 1057. Amount of Degrees(数位DP)
    HDU 2089 不要62 (数位DP)
    HDU5366 The mook jong (DP)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ndspiral/p/78605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