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组成原理——DMA存取方式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

    高速大容量存储器和主存之间交换时,若采用程序直接传送或程序中断传送的方式,则会有如下问题发生。
        1)采用程序直接传送,主机工作效率受到限制。
        2)采用中断控制数据传送可以提高主机效率,但用于高速外设和主机交换信息,会使主机处于频繁的中断与返回过程中,从而加重了与中断有关的额外负担(即保护旧现场,恢复新现场),这样降低了CPU的性能,还有丢失数据的可能。

    DMA是l/O设备与主存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主要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成组数据传送。
    数据传送时是在DMA控制器控制下进行的,由DMA控制器给出当前正在传送的数据字的主存地址,并统计传送数据的个数以确定一组数据的传送是否已结束。在主存中要开辟连续地址的专用缓冲器,用来提供或接收传送的数据。在数据传送之前和结束后要通过程序或中断方式对缓冲器和DMA控制器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
     对磁盘的读写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的,一旦找到数据块的起始位置就将连续地读写。

    一、DMA控制器

    主要功能:

    组成:

    DMA控制器包括多个设备寄存器、中断控制和DMA控制逻辑等。主要的寄存器有:
      (1)主存地址寄存器(MAR):存放要交换数据的主存地址
      (2)外围设备地址寄存器(ADR):存放I/O设备的设备码,或者表示设备信息存储区的寻址信息。
      (3)字数计数器(WC):对传送数据的总字数进行统计。
      (4)控制与状态寄存器(CSR):用来存放控制字和状态字。
      (5)数据缓冲寄存器(DBR):暂存每次传送的数据。

    二、DMA传送过程

    DMA的数据传送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DMA预处理
    DMA数据传送
    DMA传送后处理

     

    在上面数据传送的过程中,CPU和DMA控制器访问主存时可能会产生冲突 ,争夺总线的访问权。那么应该如何安排CPU和DMA的访存?

    三、DMA传送方式

    四、DMA方式特点

    五、DMA方式与中断方式比较

     用一道例题来分析这两种方式对CPU的占用情况。

     使用DMA方式虽然预处理和后处理所占用的时钟周期开销比较大,但是由于传送的数据块比较大,一秒内需要CPU管理的次数就比较少,综合起来就是占用CPU时间的百分比比较小。

    而中断方式,虽然一次中断所占用的时间比DMA预处理和后处理所占用时间小,但一次中断传送的数据量小,一秒内需要CPU管理的次数就比较多,所以占用CPU时间的百分比就比较大了。

    对于该题,需要知道的是中断方式下,CPU用于访问外设的时间响应中断服务的时间开销;而DMA方式下,CPU用于访问外设的时间是DMA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时间开销,数据传输的工作交给了CPU去执行。

    六、总结

  • 相关阅读:
    浅析Scrapy框架运行的基本流程
    排序和搜索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及代码示例、桥接模式在jdbc中的体现、注意事项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接口适配器)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及在jdk中的体现,建造者模式和工厂模式区别
    java的线程、创建线程的 3 种方式、静态代理模式、Lambda表达式简化线程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介绍 && 原型模式的深拷贝问题
    设计模式:工厂设计模式介绍及3种写法(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介绍及8种写法(饿汉式、懒汉式、Double-Check、静态内部类、枚举)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及代码示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kfvawl/p/1095875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