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并发编程之线程中的信息隔离(五)

    大家好,并发编程 进入第三篇。

    上班第一天,大家应该比较忙吧。小明也是呢,所以今天的内容也很少。只要几分钟就能学完。

    昨天我们说,线程与线程之间要通过消息通信来控制程序的执行。

    G讲完了消息通信,今天就来探讨下线程里的信息隔离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注意
    信息隔离,这并不是官方命名的名词,也不是网上广为流传的名词。是我为了方便理解而自创的,大家知道就好咯。

    本文目录


    • 初步认识信息隔离
    • 信息隔离的意义何在

    . 初步认识信息隔离

    什么是信息隔离
    比如说,咱有两个线程,线程A里的变量,和线程B里的变量值不能共享。这就是信息隔离

    你可能要说,那变量名取不一样不就好啦?

    是的,如果所有的线程都不是由一个class实例化出来的同一个对象,确实是可以。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挂着,后面我再说明。

    那么,如何实现信息隔离呢?
    在Python中,其提供了threading.local这个类,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变量的隔离,即使是同一个变量,在不同的线程中,其值也是不能共享的。

    用代码来看下

    from threading import local, Thread, currentThread

    # 定义一个local实例
    local_data = local()
    # 在主线中,存入name这个变量
    local_data.name = 'local_data'


    class MyThread(Thread):
    def run(self):
    print("赋值前-子线程:", currentThread(),local_data.__dict__)
    # 在子线程中存入name这个变量
    local_data.name = self.getName()
    print("赋值后-子线程:",currentThread(), local_data.__dic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开始前-主线程:",local_data.__dict__)

    t1 = MyThread()
    t1.start()
    t1.join()

    t2 = MyThread()
    t2.start()
    t2.join()

    print("结束后-主线程:",local_data.__dict__)

    来看看输出结果

    开始前-主线程: {'name': 'local_data'}

    赋值前-子线程: <MyThread(Thread-1, started 4832)> {}
    赋值后-子线程: <MyThread(Thread-1, started 4832)> {'name': 'Thread-1'}

    赋值前-子线程: <MyThread(Thread-2, started 5616)> {}
    赋值后-子线程: <MyThread(Thread-2, started 5616)> {'name': 'Thread-2'}

    结束后-主线程: {'name': 'local_data'}

    从输出来看,我们可以知道,local实际是一个字典型的对象,其内部可以以key-value的形式存入你要做信息隔离的变量。local实例可以是全局唯一的,只有一个。因为你在给local存入或访问变量时,它会根据当前的线程的不同从不同的存储空间存入或获取。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 主线程中的变量,不会因为其是全局变量,而被子线程获取到;
    2. 主线程也不能获取到子线程中的变量;
    3. 子线程与子线程之间的变量也不能互相访问。

    所以如果想在当前线程保存一个全局值,并且各自线程(包括主线程)互不干扰,使用local类吧。

    . 信息隔离的意义何在

    细心的你,一定已经发现了,上面那个例子,即使我们不用threading.local来做信息隔离,两个线程self.getName()本身就是隔离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这两个线程是由一个class实例出的两个不同的实例对象。自然是可以不用做隔离,因为其本身就是隔离的。

    但是,现实开发中。不可排除有多个线程,是由一个class实例出的同一个实例对象而实现的。

    譬如,现在新手特别喜欢的爬虫项目。通常都是先给爬虫一个主页,然后获取主页下的所有链接,对这个链接再进行遍历,一直往下,直到把所有的链接都爬完,获取到我们所需的内容。

    由于单线程的爬取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们考虑使用多线程来工作。先使用socketwww.sina.con.cn建立一个TCP连接。然后在这个连接的基础上,对主页上的每个链接(我们这里只举news.sina.com.cnblog.sina.com.cn这两个子链接做例子)创建一个线程,这样效率就高多了。

    友情提醒
    以下代码,若要理解,可能需要你了解下socket的网络编程相关内容。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有发布一篇相关的文章,没有基础的同学可以先去看看那篇文章。

    import threading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from socket import socket, AF_INET, SOCK_STREAM

    class LazyConnection:
    def __init__(self, address, 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AM):
    self.address = address
    self.family = AF_INET
    self.type = SOCK_STREAM
    self.local = threading.local()

    def __enter__(self):
    if hasattr(self.local, 'sock'):
    raise RuntimeError('Already connected')
    # 把socket连接存入local中
    self.local.sock = socket(self.family, self.type)
    self.local.sock.connect(self.address)
    return self.local.sock

    def __exit__(self, exc_ty, exc_val, tb):
    self.local.sock.close()
    del self.local.sock

    def spider(conn, website):
    with conn as s:
    header = 'GET / HTTP/1.1 Host: {} Connection: close '.format(website)
    s.send(header.encode("utf-8"))
    resp = b''.join(iter(partial(s.recv, 100000), b''))
    print('Got {} bytes'.format(len(resp)))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建立一个TCP连接
    conn = LazyConnection(('www.sina.com.cn', 80))

    # 爬取两个页面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spider, args=(conn,"news.sina.com.cn"))
    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spider, args=(conn,"blog.sina.com.cn"))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输出结果

    Got 765 bytes
    Got 513469 bytes

    如果是在这种场景下,要做到线程之间的状态信息的隔离,就肯定要借助threading.local,所以threading.local的存在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其他还有很多场景是必须借助threading.local才能实现的,而这些就要靠你们在真正的业务开发中去发现咯。

    好了,今天就讲这些内容。



  • 相关阅读:
    u盘重装ubuntu16.04过程遇到的问题
    CTC安装及其错误解决办法:binding.cpp:92:49: error: cannot convert ‘THCudaTensor*’ to ‘const THFloatTensor*’ for argument ‘1’ to ‘int64_t THFloatTensor_size(const THFloatTensor*, int)’
    CTC安装错误之:binding.cpp:6:29: fatal error: torch/extension.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机器学习入门(1)
    python学习笔记(1)
    python学习笔记(1)
    rpm命令的简介-(转自jb51.net )
    centos下安装visual studio code-(来自官网)
    ubuntu中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转载)
    git使用简单教程-(转自linux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ongbingming/p/90388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