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bzoj4653 [Noi2016]区间

    Description

    在数轴上有 n个闭区间 [l1,r1],[l2,r2],…,[ln,rn]。现在要从中选出 m 个区间,使得这 m个区间共同包含至少一个位置。换句话说,就是使得存在一个 x,使得对于每一个被选中的区间 [li,ri],都有 li≤x≤ri。
    对于一个合法的选取方案,它的花费为被选中的最长区间长度减去被选中的最短区间长度。区间 [li,ri] 的长度定义为 ri−li,即等于它的右端点的值减去左端点的值。
    求所有合法方案中最小的花费。如果不存在合法的方案,输出 −1。

    Input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n,m用空格隔开,意义如上文所述。保证 1≤m≤n
    接下来 n行,每行表示一个区间,包含用空格隔开的两个整数 li 和 ri 为该区间的左右端点。
    N<=500000,M<=200000,0≤li≤ri≤10^9

    Output
    只有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即最小花费。

    Sample Input
    6 3
    3 5
    1 2
    3 4
    2 2
    1 5
    1 4

    Sample Output
    2

    分析:
    这道题是从abclzr的课件中扒出来的
    学长的课件上说的很简单:带删除的区间覆盖问题,标记永久化
    等我看到了真正的题面就蒙了

    冷静。。你可以的。。。

    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区间看做是覆盖在数轴上的,
    每次某个点的覆盖次数==m之后,就统计一下答案
    然后删除一个覆盖区间,继续进行添加
    但是我们要选择哪一个删除呢
    最小的? 万一之后覆盖上了一个更短的,那么就不如删掉最长的优了
    最长的? 万一之后覆盖上了一个更长的,那么就不如删掉最短的优了
    中间的? 万一。。肯定不行啊

    如果我们能让ta们按照一定的长度顺序(比如说从小到大)添加就好了
    等等,这一点我们好像可以做到

    我们先把所有的区间按照长度排序

    之后再添加(线段树维护的区间操作)

    显然长度相近的的区间出现m覆盖的情况最优

    如果出现区间m重叠的情况,就计算一下答案,然后删除最短的那个区间
    继续添加

    这样算法的雏形就浮出水面了
    看了一下数据范围,丧心病狂
    看来还要离散化一下

    虽然语言描述好像挺复杂,但是真正转化成程序就要简单得多
    因为我们每次添加的一定是排序后一个区间内的线段
    (长度相近的一定是在一个区间内)
    我们枚举区间左端点l,暴力向右扩展右端点
    在线段树的每个节点中记录一个sum信息
    表示这个节点维护的数轴中最多被覆盖了几次

    每次看一下t[1].sum,如果==m就记录一下答案

    tip

    我们在枚举左端点向右移的过程中,右端点是单调不减的
    因为其他情况已经被前面的状态计算过了

    一开始我认为:我们每次看的是t[1]的信息,
    任何一个小区间的信息都可以统计到t[1]上,所以我们不用下放标记

    然而,

    得到的只有WA,加上了pushdown
    还是WA
    后来发现是ans的初始值,我偷懒设成了N<<1,结果不够大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不能偷懒

    总之:这次的离散化完成的很好,
    doit函数在编写的时候j==n的时候判断不好
    线段树常数还是大,
    一定要认真读题(不要忘记输出-1)
    最后不要偷懒!!!

    我发现了一种优化常数的方法

    以前我的add函数是这样的

    void add(int bh,int l,int r,int z)
    {
        if (t[bh].la) push(bh);
        if (t[bh].x>=l&&t[bh].y<=r) 
        {
            t[bh].sum+=z;
            t[bh].la+=z;
            return;
        }
        int mid=(t[bh].x+t[bh].y)>>1;
        if (l<=mid) add(bh<<1,l,r,z);
        if (r>mid) add(bh<<1|1,l,r,z);
        t[bh].sum=max(t[bh<<1].sum,t[bh<<1|1].sum);
    } 

    这次在网上找到了一个dalao的代码,我的代码变成了这样

    inline void push(int bh,int z)
    {
        t[bh].sum+=z; t[bh].la+=z;
    } 
    
    void add(int bh,int l,int r,int z)
    {
        if (t[bh].x>=l&&t[bh].y<=r) 
        {
            push(bh,z);
            return;
        }
        if (t[bh].la)
        {
            push(bh<<1,t[bh].la);
            push(bh<<1|1,t[bh].la);
            t[bh].la=0;
        }
        int mid=(t[bh].x+t[bh].y)>>1;
        if (l<=mid) add(bh<<1,l,r,z);
        if (r>mid) add(bh<<1|1,l,r,z);
        t[bh].sum=max(t[bh<<1].sum,t[bh<<1|1].sum);
    } 

    一下子就快了2000ms!!!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代码片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0x33333333;
    const int N=1000010;
    int n,m;
    struct node{
        int x,y,len;
    };
    node li[N];
    int o[N<<1],num[N<<1],tot=0;
    struct nd{
        int x,y,sum,la;
    };
    nd t[N<<2];
    
    int cmp(const node &a,const node &b)
    {
        return a.len<b.len;
    } 
    
    void build(int bh,int l,int r)
    {
        t[bh].x=l; t[bh].y=r;
        if (l==r) return;
        int mid=(l+r)>>1;
        build(bh<<1,l,mid); build(bh<<1|1,mid+1,r);
    } 
    
    inline void push(int bh,int z)
    {
        t[bh].sum+=z; t[bh].la+=z;
    } 
    
    void add(int bh,int l,int r,int z)
    {
        if (t[bh].x>=l&&t[bh].y<=r) 
        {
            push(bh,z);
            return;
        }
        if (t[bh].la)
        {
            push(bh<<1,t[bh].la);
            push(bh<<1|1,t[bh].la);
            t[bh].la=0;
        }
        int mid=(t[bh].x+t[bh].y)>>1;
        if (l<=mid) add(bh<<1,l,r,z);
        if (r>mid) add(bh<<1|1,l,r,z);
        t[bh].sum=max(t[bh<<1].sum,t[bh<<1|1].sum);
    } 
    
    void doit() 
    {
        int i,j,ans=INF;
        bool ff=0;
        build(1,1,tot);
        j=0;
        for (i=1;i<=n;i++)  //枚举区间左端点 
        {
            while (t[1].sum<m)
            {
                if (j==n){ff=1;break;} 
                j++;
                add(1,li[j].x,li[j].y,1);
            }
            if (ff) break;
            ans=min(ans,li[j].len-li[i].len);
            add(1,li[i].x,li[i].y,-1); 
        }
        if (ans<INF) printf("%d",ans);
        else printf("-1");
    }
    
    int main()
    {
        scanf("%d%d",&n,&m);
        for (int i=1;i<=n;i++)
        {
            scanf("%d%d",&li[i].x,&li[i].y);
            li[i].len=li[i].y-li[i].x;
            o[i]=li[i].x; o[i+n]=li[i].y;
        }
        sort(o+1,o+1+n+n);
        o[0]=-1;
        for (int i=1;i<=n+n;i++)
            if (o[i]!=o[i-1]) num[++tot]=o[i];
        for (int i=1;i<=n;i++)   //令人难过的离散化 
        {
            int r;
            r=lower_bound(num+1,num+1+tot,li[i].x)-num; li[i].x=r;
            r=lower_bound(num+1,num+1+tot,li[i].y)-num; li[i].y=r;
        }
        sort(li+1,li+1+n,cmp);
        doit();
        return 0;    
    }
  • 相关阅读:
    LDA的整体流程
    java中字符串的用法
    verification Code
    properties
    Hash
    substring的问题
    LDA和PLSA的区别
    Step By Step(Lua环境)
    Step By Step(Lua调用C函数)
    Step By Step(Lua弱引用tabl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tongtong3117/p/76733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