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4.7-4.20周记

    Composer autoload_static.php报错(PHP54)原因

    初步定为php版本问题 下次运行composer update/install 的时候使用php5进行运行 防止生成优化class loader代码

    可以改为composer 1.10版本以下进行使用

    svn包含不到子文件夹问题

    子文件夹中包含.svn文件夹,删除之可以提交

    kill & kill -9

    kill和kill -9,两个命令在linux中都有杀死进程的效果,然而两命令的执行过程却大有不同,在程序中如果用错了,可能会造成莫名其妙的现象。
    执行kill命令,系统会发送一个SIGTERM信号给对应的程序。当程序接收到该signal信号后,将会发生以下事情:

    程序立刻停止
    当程序释放相应资源后再停止
    程序可能仍然继续运行

    大部分程序接收到SIGTERM信号后,会先释放自己的资源,然后再停止。但是也有程序可能接收信号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果程序正在等待IO,可能就不会立马做出响应,我在使用wkhtmltopdf转pdf的项目中遇到这现象),也就是说,SIGTERM多半是会被阻塞的。

    然而kill -9命令,系统给对应程序发送的信号是SIGKILL,即exit。exit信号不会被系统阻塞,所以kill -9能顺利杀掉进程。

    php反引号

    直接执行bash指令

    supervisor Deamons管理工具

    XXX.conf exampl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rogram:docpub]
    command=php /data1/ms/app_docpub/bin/DocPub.php              ; the program (relative uses PATH, can take args)

    process_name=DOCPUB_%(process_num)s ; process_name expr (default %(program_name)s)

    numprocs=10                    ; number of processes copies to start (def 1)

    autostart=true                ; start at supervisord start (default: true)

    autorestart=true ; whether/when to restart (default: unexpected)

    user=www ; setuid to this UNIX account to run the program

    stdout_logfile=/data1/ms/log/docpub/DOCPUB_%(process_num)s.log        ; stdout log path, NONE for none; default AUTO

    stdout_logfile_maxbytes=50MB   ; max # logfile bytes b4 rotation (default 50MB)

    stdout_logfile_backups=10     ; # of stdout logfile backups (default 10)

    stderr_logfile=/data1/ms/log/docpub/DOCPUB.error.log        ; stderr log path, NONE for none; default AUTO

    CI 持续集成 — jenkins

    CI平台 可以持续的从仓库中拉代码 然后准备执行

    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CI

    持续集成指的是,频繁地(一天多次)将代码集成到主干。

    它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1)快速发现错误。每完成一点更新,就集成到主干,可以快速发现错误,定位错误也比较容易。
    (2)防止分支大幅偏离主干。如果不是经常集成,主干又在不断更新,会导致以后集成的难度变大,甚至难以集成。

    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指的是,频繁地将软件的新版本,交付给质量团队或者用户,以供评审。如果评审通过,代码就进入生产阶段。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是持续交付的下一步,指的是代码通过评审以后,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

    持续部署的前提是能自动化完成测试、构建、部署等步骤。它与持续交付的区别,可以参考下图。

    流程
    根据持续集成的设计,代码从提交到生产,整个过程有以下几步。

    4.1 提交
    流程的第一步,是开发者向代码仓库提交代码。所有后面的步骤都始于本地代码的一次提交(commit)。

    4.2 测试(第一轮)
    代码仓库对commit操作配置了钩子(hook),只要提交代码或者合并进主干,就会跑自动化测试。

    测试有好几种。

    单元测试:针对函数或模块的测试

    集成测试:针对整体产品的某个功能的测试,又称功能测试

    端对端测试:从用户界面直达数据库的全链路测试

    第一轮至少要跑单元测试。
    4.3 构建
    通过第一轮测试,代码就可以合并进主干,就算可以交付了。

    交付后,就先进行构建(build),再进入第二轮测试。所谓构建,指的是将源码转换为可以运行的实际代码,比如安装依赖,配置各种资源(样式表、JS脚本、图片)等等。

    常用的构建工具如下。

    Jenkins

    Travis

    Codeship

    Strider
    Jenkins和Strider是开源软件,Travis和Codeship对于开源项目可以免费使用。它们都会将构建和测试,在一次运行中执行完成。

    4.4 测试(第二轮)

    构建完成,就要进行第二轮测试。如果第一轮已经涵盖了所有测试内容,第二轮可以省略,当然,这时构建步骤也要移到第一轮测试前面。

    第二轮是全面测试,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都会跑,有条件的话,也要做端对端测试。所有测试以自动化为主,少数无法自动化的测试用例,就要人工跑。

    需要强调的是,新版本的每一个更新点都必须测试到。如果测试的覆盖率不高,进入后面的部署阶段后,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4.5 部署

    通过了第二轮测试,当前代码就是一个可以直接部署的版本(artifact)。将这个版本的所有文件打包( tar filename.tar * )存档,发到生产服务器。

    生产服务器将打包文件,解包成本地的一个目录,再将运行路径的符号链接(symlink)指向这个目录,然后重新启动应用。这方面的部署工具有Ansible,Chef,Puppet等。

    4.6 回滚
    一旦当前版本发生问题,就要回滚到上一个版本的构建结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一下符号链接,指向上一个版本的目录。

    Jenkins 检查日程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Yii请求流程


    1. 用户发出了访问 URL http://www.example.com/index.php?r=post/show&id=1 的请求, Web 服务器通过执行入口脚本 index.php 处理此请求。
    2. 入口脚本创建了一个 应用 实例并执行。
    3. 应用从一个叫做 request 的 应用组件 中获得了用户请求的详细信息。
    4. 应用在一个名叫 urlManager 的应用组件的帮助下,决定请求的 控制器 和 动作 。在这个例子中,控制器是 post,它代表PostController 类; 动作是 show ,其实际含义由控制器决定。
    5. 应用创建了一个所请求控制器的实例以进一步处理用户请求。控制器决定了动作 show 指向控制器类中的一个名为 actionShow 的方法。然后它创建并持行了与动作关联的过滤器(例如访问控制,基准测试)。 如果过滤器允许,动作将被执行。
    6. 动作从数据库中读取一个 ID 为 1 的 Post 模型。
    7. 动作通过 Post 模型渲染一个名为 show 的 视图。
    8. 视图读取并显示 Post 模型的属性。
    9. 视图执行一些 小物件。
    10. 视图的渲染结果被插入一个 布局。
    11. 动作完成视图渲染并将其呈现给用户。


    # 如何确认自己是root

    sudo -s -> no reply -> root

    # saltStack

    远程运维工具

    salt ‘ip’ module.function ‘params & commands’

    # lsyncd

    TDB

    # 事件驱动模型、单进程、多进程比较

    ![Alt text](http://ong7eqtw5.bkt.clouddn.com/Pasted%20Graphic%202.tiff "进程模型比较")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这里程序的执行流由外部事件来决定。它的特点是包含一个事件循环,当外部事件发生时使用回调机制来触发相应的处理。另外两种常见的编程范式是(单线程)同步以及多线程编程。


    在单线程同步模型中,任务按照顺序执行。如果某个任务因为I/O而阻塞,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必须等待,直到它完成之后它们才能依次执行。这种明确的执行顺序和串行化处理的行为是很容易推断得出的。如果任务之间并没有互相依赖的关系,但仍然需要互相等待的话这就使得程序不必要的降低了运行速度。

    在多线程版本中,这3个任务分别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这些线程由操作系统来管理,在多处理器系统上可以并行处理,或者在单处理器系统上交错执行。这使得当某个线程阻塞在某个资源的同时其他线程得以继续执行。与完成类似功能的同步程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效率,但程序员必须写代码来保护共享资源,防止其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多线程程序更加难以推断,因为这类程序不得不通过线程同步机制如锁、可重入函数、线程局部存储或者其他机制来处理线程安全问题,如果实现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微妙且令人痛不欲生的bug。

    在事件驱动版本的程序中,3个任务交错执行,但仍然在一个单独的线程控制中。当处理I/O或者其他昂贵的操作时,注册一个回调到事件循环中,然后当I/O操作完成时继续执行。回调描述了该如何处理某个事件。事件循环轮询所有的事件,当事件到来时将它们分配给等待处理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方式让程序尽可能的得以执行而不需要用到额外的线程。事件驱动型程序比多线程程序更容易推断出行为,因为程序员不需要关心线程安全问题。


    # HAProxy

    # curl 常用命令

    curl -o page.html http://www.linuxidc.com -o 将page存储下来

    curl -x 123.45.67.89:1080 -o page.html http://www.linuxidc.com -x 制定proxy和port

    curl -x 123.45.67.89:1080 -o page.html -D cookie0001.txt http://www.linuxidc.com -D 存储COOKIE信息

    curl -x 123.45.67.89:1080 -o page1.html -D cookie0002.txt -b cookie0001.txt http://www.linuxidc.com -b 将文件cookie取出并且使用

    -A 确定浏览器信息

    -e 设定Referer 就是从哪里来的链接

    curl一样可以下载文件

    curl -o php.php www.php.php/php.php

    -O 直接按照线上的文件名进行下载

    curl -O

    批量下载

    curl -O http://cgi2.tky.3web.ne.jp/~{zzh,nick}/[001-201].JPG

    curl -u FTP协议下载

    curl -u name:passed ftp://

    curl -d 以POST形式传输数据

    -H 一个个的http头

  • 相关阅读:
    超级庄家吕梁和中国股市第一案
    汉唐的丧钟
    最牛营业部——国信泰然九路揭秘
    PMBOK
    挣值管理(PV、EV、AC、SV、CV、SPI、CPI)
    没有理智的欲望会走向毁灭,没有欲望的理智会永守清贫
    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离职风波评论
    知名证券分析师
    【Python】排列组合itertools & 集合set
    测试&标准说明文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erli520/p/962428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