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软件工程 实验二 结对编程(第一阶段)

    一、实验目标
      1)体验敏捷开发中的两人合作。

      2)进一步提高个人编程技巧与实践。

    二 、实验内容
      1)根据以下问题描述,练习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实践;

      2)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二人共同编码,完成实验要求。

      3)要求在结对编程工作期间,两人的角色至少切换 4 次;

      4)编程语言不限,版本不限。建议使用 Python 或 JAVA 进行编程。

    三、实验过程

      1)对实验课题----“生命游戏”的理解

      (1)生命游戏规则简介

      生命游戏是英国数学家约翰·何顿·康威在 1970 年发明的细胞自动机,它包括一个二维矩形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每个方格居住着一个活着的或死亡的细胞。一个细胞在下一个时刻生死取决于相邻八个方格中活着的或死了的细胞的数量。如果相邻方格活着的细胞数量过多,这个细胞会因为资源匮乏而在下一个时刻死去;相反,如果周围活细胞过少,这个细胞会因太孤单而死去。游戏在一个类似于围棋棋盘一样的,可以无限延伸的二维方格网中进行。例如,设想每个方格中都可放置一个生命细胞,生命细胞只有两种状态:“生”或“死”。图中,用黑色的方格表示该细胞为“死”, 其它颜色表示该细胞为“生” 。游戏开始时, 每个细胞可以随机地(或给定地)被设定为“生”或“死”之一的某个状态, 然后,再根据如下生存定律计算下一代每个细胞的状态:

    (2)生命游戏规则解读

    每个细胞的状态由该细胞及周围 8 个细胞上一次的状态所决定;

    如果一个细胞周围有 3 个细胞为生,则该细胞为生,即该细胞若原先为死则转为生,若原先为生则保持不变;

    如果一个细胞周围有 2 个细胞为生,则该细胞的生死状态保持不变;

    在其它情况下,该细胞为死,即该细胞若原先为生则转为死,若原先为死则保持不变。

      2)对敏捷开发和结对编程的理解

       所谓结对编程(英语:Pair programming)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的方法,两个程序员在一个计算机上共同工作。一个人输入代码,而另一个人审查他输入的每一行代码。输入代码的人称作驾驶员,审查代码的人称作观察员(或导航员)。两个程序员经常互换角色。 在结对编程中,观察员同时考虑工作的战略性方向,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处理。这样使得驾驶者可以集中全部注意力在完成当前任务的“战术”方面。观察员当作安全网和指南。结对编程对开发程序有很多好处。比如增加纪律性,写出更好的代码等。结对编程是极端编程的组成部分。而所谓的敏捷开发是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核心:用户的需求进化;方法:迭代、循序渐进;原则:主张简单,拥抱变化,可持续性,递增的变化,令投资最大化,有目的的建模,多种模型,高质量的工作,快速反馈,轻装前进;工具:Visual Studio Team Foundation Server,TFS,即团队基础服务器是微软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器,用于帮助团队在Visual Studio的协作开发。

    组队情况,各队博客地址,github仓库地址,所选择的课题;

    3)组队及开发工具的情况

    选择课题:生命游戏 ;

    开发平台:vc++6.0 easyx图形库 ;

    队名:老师说啥都对 ;  组长:曹灿 ;组员:夏晓峰 ;

    博客地址:

      曹灿:https://www.cnblogs.com/cctv-cc/

      夏晓峰:https://www.cnblogs.com/xiaofeng338/

    github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154678794/lifeGame

     

  • 相关阅读:
    12/21
    和寶寶在一起3/10
    11/23
    c#windows应用程序窗体间传值
    用OWC做统计图
    javascript 创建字典
    .NetCom双向数据交换的实现(RecordSet与.Net DataSet的转化)
    JScript 方法 indexOf 方法
    详尽解析window.event对象
    Window.Open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feng338/p/125646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