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载]宿主机为linux、windows分别实现VMware三种方式上网,Host-only win10+rhel7.2实现

    研究一下虚拟机三种上网方式

    转自:http://linuxme.blog.51cto.com/1850814/389691

    一、VMware三种方式工作原理
    1 Host-only连接方式
    让虚机具有与宿主机不同的各自独立IP地址,但与宿主机位于不同网段,同时为宿主主机新增一个IP地址,且保证该IP地址与各虚机IP地址位于同一网段。最终结果是新建了一个由所有虚机与宿主主机所构成的局域网,但该局域网与宿主主机本身所处的现有局域网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不做额外路由设置,这两个局域网之间不会连通,因此新建的局域网可以认为是一个单独从属于当前宿主主机的私有网络,其成员为当前宿主主机和相关的所有虚机,这也是Host-only命名的由来。
    从网络技术上相当于为宿主主机增添了一个虚拟网卡,让宿主主机变成一台双网卡主机(宿主网卡+虚拟网卡)。同时在宿主主机后端加设一个虚拟交换机,让宿主主机和所有虚机构成另一个虚拟的局域网。由于具备双网卡,宿主主机可同时参与两个局域网(现有的宿主局域网+新建的虚拟局域网),只不过缺省情况下两个局域网不连通。
    2 Bridge(桥接)连接方式
    让虚机具有与宿主机不同的各自独立IP地址,但与宿主机保持在同一网段,最终结果是所有虚机都加入宿主主机所在的局域网,这与在该局域网中添加入其他宿主主机在效果上没什么区别。
    从网络技术上相当于在宿主主机前端加设了一个虚拟交换机,然后宿主主机和所有虚机共享这个交换机;或者干脆理解成在宿主主机上作点增强,使其兼具一个交换机(当然是虚拟的)功能,供该宿主主机和网段内其他虚机使用。
    3 NAT连接方式
    虽然从表面现象看,虚机无自己的IP地址,而是共享宿主主机的IP地址,但技术本质上却是基于Host-only方式的(即,虚机还是有自己独立IP地址的,只不过实际中不投入使用),与Host-only方式一样,宿主主机成为双网卡主机,同时参与现有的宿主局域网和新建的虚拟局域网,但由于加设了一个虚拟的NAT服务器,使得虚拟局域网内的虚机在对外访问时,完全“冒用”宿主主机的IP地址,这样从外部网络来看,只能看到宿主主机,完全看不到新建的虚拟局域网。
    了解原理后让让我们开始配置吧!

    借用一下别人的介绍。知道咋回事,就是没人家说的好!!!

    三种上网模式,除了Host-only其他两种很简单,设置后自动获取立刻即可上网

    Host-only让就了好久 ,就是不明白,今天下决心就是要研究一下!!!OK终于成功了!!!

    第一步:设置宿主机win10

    对上网的那个网卡进行设置

    右键属性-共享,设置如图

    第二步:

    查看共享网卡的DNS:

    用一个就行了,我用的是第一个211.138.24.66

    第三步:

    设置VMnet1,VMnet8是NAT模式的网卡,VMnet0是桥接模式的网卡所以不用管他们

    注意:VMnet1网卡的IP不要与共享网卡的IP在同一网段

    OK设置完成,接着就是

    设置虚拟机网卡了!!!

    第四步:设置虚拟机网卡

    在右上角应用程序--系统工具--设置--网络

    关闭网卡,然后选择右下角配置网卡

    配置如下:

    注意:

    本机地址要与VMnet1在同一网段,

    网管为VMnet1的IP地址

    DNS服务器为共享网卡的DNS(即三个网卡的DNS要相同)

    点击应用。

    开启网卡

    Ok。

    ping www.baidu.com

    成功了!!!

    看别人做个千百遍,不如自己动手做一遍!!!

  • 相关阅读:
    nginx-1.8.1的安装
    ElasticSearch 在3节点集群的启动
    The type java.lang.CharSequence cannot be resolved. It is indirectly referenced from required .class files
    sqoop导入导出对mysql再带数据库test能跑通用户自己建立的数据库则不行
    LeetCode 501. Find Mode in Binary Search Tree (找到二叉搜索树的众数)
    LeetCode 437. Path Sum III (路径之和之三)
    LeetCode 404. Sum of Left Leaves (左子叶之和)
    LeetCode 257. Binary Tree Paths (二叉树路径)
    LeetCode Questions List (LeetCode 问题列表)- Java Solutions
    LeetCode 561. Array Partition I (数组分隔之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gan/p/57129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