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块-----(python代码的文件)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字加上.py的后缀。
为什么需要模块?
- 代码的可读性差,且重复的代码多,写代码困难大
- 将一些复杂的需要重复使用的功能进行归类,分别放到同一个py文件中。
- 需要调用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1、模块的调用
调用语法:import... 或者 from... import...
调用事项:
同一个模块不会被重复导入(import语句是可以在程序中的任意位置使用的,且针对同一个模块import多次,为了防止你重复导入,python的优化手段是:第一次导入后就将模块名加载到内存了,后续的import语句仅是对已经加载大内存中的模块对象增加了一次引用,不会重新执行模块内的语句);
导入模块的顺序:内置模块、需要安装的扩展模块、自己写的模块;
导入模块的规则:不要在同一行导入多个模块
2、模块的命名空间
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名称空间,定义在这个模块中的函数,把这个模块的名称空间当做全局名称空间,这样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模块时,就不用担心我们定义在自己模块中全局变量会在被导入时,与使用者的全局变量冲突。
3、import
自定义模块my_module.py,文件名my_module.py,模块名my_module
#my_module.py print('from the my_module.py') money=1000 def read1(): print('my_module->read1->money',money) def read2(): print('my_module->read2 calling read1') read1() def change(): global money money=0 my_module模块
例1:money与my_module.money不冲突
import my_module money=10 print(my_module.money) #输出结果:1000
例2:read1()与my_module.read1()不冲突
import my_module def read1(): print('========') my_module.read1() #输出结果:my_module->read1->money 1000
总结:
总结:首次导入模块my_module时会做三件事:
1.为源文件(my_module模块)创建新的名称空间,在my_module中定义的函数和方法若是使用到了global时访问的就是这个名称空间。
2.在新创建的命名空间中执行模块中包含的代码,见初始导入import my_module
3.创建名字my_module来引用该命名空间
4、模块重命名(import ... as)
重命名之后之前的名字就失效了,新名字可以直接使用
为已经导入的模块起别名的方式对编写可扩展的代码很有用。语句:“from 模块名 import 名字 as 重命名” 或者“import 名字 as 重命名”
应用实例:有两种模块mysql和oracle,都包含sqlparse()函数,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的sqlparse()功能函数。
if 是mysql数据库: #当兼容多个模块的相同操作的时候 import mysql as db elif 是oracle数据库: import oracle as db db.open db.write
#mysql.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mysql sqlparse') #oracle.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oracle sqlparse') #test.py db_type=input('>>: ') if db_type == 'mysql': import mysql as db elif db_type == 'oracle': import oracle as db db.sqlparse()
4、from...import...相关
对比import my_module,会将源文件的名称空间'my_module'带到当前名称空间中,使用时必须是my_module.名字的方式;而from 语句相当于import,也会创建新的名称空间,但是将my_module中的名字直接导入到当前的名称空间中,在当前名称空间中,直接使用名字就可以了。
#当前有read1,会将模块导入的进行覆盖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def read1(): print('aaaaa') read1() #输出结果为:aaaaa
from my_module import *: 把my_module中所有的不是以下划线(_)开头的名字都导入到当前位置,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python程序不应该使用这种导入方式,因为*你不知道你导入什么名字,很有可能会覆盖
掉你之前已经定义的名字。而且可读性极其的差,在交互式环境中导入时没有问题。
__all__=['money','read1']
#这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用from my_module import *就只能导入列表中规定的两个名字
如果my_module.py中的名字前加_,即_money,则from my_module import *
,则_money不能被导入。
*受到__all__的限制,如果不定义__all__就默认引入所有
如果定义了,那么列表中有什么,就能引入什么
5、模块做为脚本执行
我们可以通过模块的全局变量__name__来查看模块名:
当做脚本运行:
__name__ 等于'__main__'
当做模块导入:
__name__= 模块名
作用:用来控制.py文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执行不同的逻辑
if __name__ == '__main__':用来控制在脚本状态时执行的逻辑
def fib(n): a, b = 0, 1 while b < n: print(b, end=' ') a, b = b, a+b pri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__name__) num = input('num :') fib(int(num))
以上代码作为脚本执行时会执行fib(n)函数,而作为模块引入时不会自动执行。若代码如下例所示,作为模块引入后自动执行iput()和fib()函数。
def fib(n): a, b = 0, 1 while b < n: print(b, end=' ') a, b = b, a+b print() num = input('num :') fib(int(num))
6、模块的搜索路径
执行python解释器,已经在内存中加载了一些内置的模块了,可以使用sys.modules查看 导入模块的时候,如果模块不存在在sys.modules,才从sys.path给的路径中依次去查找 sys.path完全可以决定某个模块能不能被找到(除了已经在内存中加载的一些内置模块) 所以总结模块的查找顺序是: 内存中已经加载的模块->内置模块->sys.path路径中包含的模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自定义的模块名不应该与系统内置模块重名
7、编译python文件
执行python解释器,已经在内存中加载了一些内置的模块了
导入模块的时候,如果模块不存在在sys.modules,才从sys.path给的路径中依次去查找
sys.path完全可以决定某个模块能不能被找到(除了已经在内存中加载的一些内置模块)
提高的是加载速度而绝非运行速度。
当一个py文件被当做一个模块导入的时候,会自动生成一个pyc文件
pyc文件是这个代码编译之后的文件,节省了每一次导入代码之后还要编译的时间
二、包
包是一种通过使用‘.模块名’来组织python模块名称空间的方式。
python2 和3 之间的区别
一群模块文件的集合+__init__
py2 : 必须有__init__
py3:不是必须的了
1. 无论是import形式还是from...import形式,凡是在导入语句中(而不是在使用时)遇到带点的,都要第一时间提高警觉:这是关于包才有的导入语法
2. 包是目录级的(文件夹级),文件夹是用来组成py文件(包的本质就是一个包含__init__.py文件的目录)
3. import导入文件时,产生名称空间中的名字来源于文件,import 包,产生的名称空间的名字同样来源于文件,即包下的__init__.py,导入包本质就是在导入该文件
强调:
1. 在python3中,即使包下没有__init__.py文件,import 包仍然不会报错,而在python2中,包下一定要有该文件,否则import 包报错
2. 创建包的目的不是为了运行,而是被导入使用,记住,包只是模块的一种形式而已,包即模块
包A和包B下有同名模块也不会冲突,如A.a与B.a来自俩个命名空间
import os os.makedirs('glance/api') os.makedirs('glance/cmd') os.makedirs('glance/db') l = [] l.append(open('glance/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api/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api/policy.py','w')) l.append(open('glance/api/versions.py','w')) l.append(open('glance/cmd/__init__.py','w')) l.append(open('glance/cmd/manage.py','w')) l.append(open('glance/db/models.py','w')) map(lambda f:f.close() ,l) 创建目录代码
#文件内容 #policy.py def get(): print('from policy.py') #versions.py def create_resource(conf): print('from version.py: ',conf) #manage.py def main(): print('from manage.py') #models.py def register_models(engine): print('from models.py: ',engine) 文件内容
1、关于__init__.py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import和from...import...来导入包,不管是那种方式,只要是第一次导入包或者是包的任何其他部分,都会依次执行包下的__init__.py文件(我们可以在每个包的文件内都打印一行内容来验证一下),这个文件可以为空,但是也可以存放一些初始化包的代码。
2、相关注意事项
(1).关于包相关的导入语句也分为import和from ... import ...两种,但是无论哪种,无论在什么位置,在导入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凡是在导入时带点的,点的左边都必须是一个包,否则非法。可以带有一连串的点,如item.subitem.subsubitem,但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2).对于导入后,在使用时就没有这种限制了,点的左边可以是包,模块,函数,类(它们都可以用点的方式调用自己的属性)。
(3).对比import item 和from item import name的应用场景:如果我们想直接使用name那必须使用后者。
3、相对路径导入与绝对路径导入
如下例,顶级包glance是我们写的给别人用的,但是glance包内部也会有彼此需要及引用导入,这时就有了相对导入和绝对导入,其中绝对导入从glance开始,相对导入从用.或者..的方式最为起始(只能在一个包中使用,不能用于不同目录内)。
绝对导入:以glance作为起始
相对导入:用.或者..的方式最为起始(只能在一个包中使用,不能用于不同目录内)
例如:我们在glance/api/version.py中想要导入glance/cmd/manage.py
在glance/api/version.py #绝对导入 from glance.cmd import manage manage.main() #相对导入 from ..cmd import manage manage.main()
绝对路径导入:
glance/ ├── __init__.py from glance import api from glance import cmd from glance import db ├── api │ ├── __init__.py from glance.api import policy from glance.api import versions │ ├── policy.py │ └── versions.py ├── cmd │ ├── __init__.py from glance.cmd import manage │ └── manage.py └── db ├── __init__.py from glance.db import models └── models.py
相对路径导入:
glance/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api #.表示当前目录 from . import cmd from . import db ├── api │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policy from . import versions │ ├── policy.py │ └── versions.py ├── cmd │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manage │ └── manage.py from ..api import policy
#..表示上一级目录,想再manage中使用policy中的方法就需要
回到上一级glance目录往下找api包,从api导入policy └── db ├── __init__.py from . import models └── models.py
4、软件开发规范
#=============>bin目录:存放执行脚本 #start.py import sys,os BASE_DIR=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sys.path.append(BASE_DIR) from core import core from conf import my_log_setting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_log_settings.load_my_logging_cfg() core.run() #=============>conf目录:存放配置文件 #config.ini [DEFAULT] user_timeout = 1000 [egon] password = 123 money = 10000000 [alex] password = alex3714 money=10000000000 [yuanhao] password = ysb123 money=10 #settings.py import os config_path=r'%s\%s'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config.ini') user_timeout=10 user_db_path=r'%s\%s' %(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db') #my_log_settings.py """ logging配置 """ import os import logging.config # 定义三种日志输出格式 开始 standard_format = '[%(asctime)s][%(threadName)s:%(thread)d][task_id:%(name)s][%(filename)s:%(lineno)d]' '[%(levelname)s][%(message)s]' #其中name为getlogger指定的名字 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filename)s:%(lineno)d]%(message)s' id_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 %(message)s' # 定义日志输出格式 结束 logfile_dir = r'%slog' %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 log文件的目录 logfile_name = 'all2.log' # log文件名 # 如果不存在定义的日志目录就创建一个 if not os.path.isdir(logfile_dir): os.mkdir(logfile_dir) # log文件的全路径 logfile_path = os.path.join(logfile_dir, logfile_name) # log配置字典 LOGGING_DIC = { 'version': 1, 'disable_existing_loggers': False, 'formatters': { 'standard': { 'format': standard_format }, 'simple': { 'format': simple_format }, }, 'filters': {}, 'handlers': { #打印到终端的日志 'console':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StreamHandler', # 打印到屏幕 'formatter': 'simple' }, #打印到文件的日志,收集info及以上的日志 'default':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handlers.RotatingFileHandler', # 保存到文件 'formatter': 'standard', 'filename': logfile_path, # 日志文件 'maxBytes': 1024*1024*5, # 日志大小 5M 'backupCount': 5, 'encoding': 'utf-8', # 日志文件的编码,再也不用担心中文log乱码了 }, }, 'loggers':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拿到的logger配置 '': { 'handlers': ['default', 'console'], # 这里把上面定义的两个handler都加上,即log数据既写入文件又打印到屏幕 'level': 'DEBUG', 'propagate': True, # 向上(更高level的logger)传递 }, }, } def load_my_logging_cfg(): logging.config.dictConfig(LOGGING_DIC) # 导入上面定义的logging配置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 生成一个log实例 logger.info('It works!') # 记录该文件的运行状态 if __name__ == '__main__': load_my_logging_cfg() #=============>core目录:存放核心逻辑 #core.py import logging import time from conf import settings from lib import read_ini config=read_ini.read(settings.config_path) logger=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current_user={'user':None,'login_time':None,'timeout':int(settings.user_timeout)} def auth(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if current_user['user']: interval=time.time()-current_user['login_time'] if interval < current_user['timeout']: return func(*args,**kwargs) name = input('name>>: ') password = input('password>>: ') if config.has_section(name): if password == config.get(name,'password'): logger.info('登录成功') current_user['user']=name current_user['login_time']=time.time() return func(*args,**kwargs) else: logger.error('用户名不存在') return wrapper @auth def buy(): print('buy...') @auth def run(): print(''' 购物 查看余额 转账 ''') while True: choice = input('>>: ').strip() if not choice:continue if choice == '1': buy()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 #=============>db目录:存放数据库文件 #alex_json #egon_json #=============>lib目录:存放自定义的模块与包 #read_ini.py import configparser def read(config_file):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config_file) return config #=============>log目录:存放日志 #all2.log [2017-07-29 00:31:40,272][MainThread:11692][task_id:conf.my_log_settings][my_log_settings.py:75][INFO][It works!] [2017-07-29 00:31:41,789][MainThread:11692][task_id:core.core][core.py:25][ERROR][用户名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