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CMAScript 语句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对循环中的代码执行提供了更严格的控制。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的不同之处

    break 语句可以立即退出循环,阻止再次反复执行任何代码。

    而 continue 语句只是退出当前循环,根据控制表达式还允许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

    例如:

    var iNum = 0;
    
    for (var i=1; i<10; i++) {
      if (i % 5 == 0) {
        break;
      }
      iNum++;
    }
    alert(iNum);	//输出 "4"

    在以上代码中,for 循环从 1 到 10 迭代变量 i。在循环主体中,if 语句将(使用取模运算符)检查 i 的值是否能被 5 整除。如果能被 5 整除,将执行 break 语句。alert 显示 "4",即退出循环前执行循环的次数。

    如果用 continue 语句代替这个例子中的 break 语句,结果将不同:

    var iNum = 0;
    
    for (var i=1; i<10; i++) {
      if (i % 5 == 0) {
        continue;
      }
      iNum++;
    }
    alert(iNum);	//输出 "8"

    这里,alert 将显示 "8",即执行循环的次数。可能执行的循环总数为 9,不过当 i 的值为 5 时,将执行 continue 语句,会使循环跳过表达式 iNum++,返回循环开头。

    与有标签的语句一起使用

    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都可以与有标签的语句联合使用,返回代码中的特定位置。

    通常,当循环内部还有循环时,会这样做,例如:

    var iNum = 0;
    
    outermost:
    for (var i=0; i<10; i++) {
      for (var j=0; j<10; j++) {
        if (i == 5 && j == 5) {
        break outermost;
      }
      iNum++;
      }
    }
    
    alert(iNum);	//输出 "55"

    在上面的例子中,标签 outermost 表示的是第一个 for 语句。正常情况下,每个 for 语句执行 10 次代码块,这意味着 iNum++ 正常情况下将被执行 100 次,在执行完成时,iNum 应该等于 100。这里的 break 语句有一个参数,即停止循环后要跳转到的语句的标签。这样 break 语句不止能跳出内部 for 语句(即使用变量 j 的语句),还能跳出外部 for 语句(即使用变量 i 的语句)。因此,iNum 最后的值是 55,因为当 i 和 j 的值都等于 5 时,循环将终止。

    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continue 语句:

    var iNum = 0;
    
    outermost:
    for (var i=0; i<10; i++) {
      for (var j=0; j<10; j++) {
        if (i == 5 && j == 5) {
        continue outermost;
      }
      iNum++;
      }
    }
    
    alert(iNum);	//输出 "95"

    在上例中,continue 语句会迫使循环继续,不止是内部循环,外部循环也如此。当 j 等于 5 时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内部循环将减少 5 次迭代,致使 iNum 的值为 95。

    提示:可以看出,与 break 和 continue 联合使用的有标签语句非常强大,不过过度使用它们会给调试代码带来麻烦。要确保使用的标签具有说明性,同时不要嵌套太多层循环。

  • 相关阅读:
    编程语言的进化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oop
    .NET——内存分配
    使用IIS承载WCF服务
    .NET代码生成器ASP.NET Factory 开放所有源代码下载
    SyntaxHighlighter
    写代码的三重境界
    Wijmo jQuery 插件集
    给vs2012换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zhanga4/p/24787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