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s事件在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差异

       1. 介绍

      javascript与HTML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事件实现的。事件,就是文档或浏览器窗口中发生的一些特定的交互瞬间。只不过在当年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时候,各个浏览器厂商都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当我们编写代码时就要考虑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各种差异。

      事件流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和事件冒泡阶段。所有现代浏览器都支持时间冒泡,但在具体实现上有一些差异,IE5.5及更早版本中的事件冒泡会跳过<html>元素(从<body>直接跳到document),IE9、Firefox、Chrome和Safari则将事件一直冒泡到window对象;老版本的浏览器不支持事件捕获。

       2. 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差异

      其实这个跟之间的写过的文章浏览器检测-js中,我们也有提到过一些。各个浏览器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寻找一个通用的方法,如果没有通用的方法,那我们只能针对不同浏览器的特性分别写代码了。当然,也有很多人专门写了一些JS代码来消除这些差异,比如jQuery,在我们jQuery时很少会考虑浏览器的差异,那是因为jQuery内部已经为我们处理好了。IE什么的最讨厌了。

       2.1 添加事件的方法

      我们通常是这样为某元素添加事件的: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处理代码
    })

      这样就能为id是myBtn的元素绑定一个click事件了。其实addEventListener有三个参数,只不过我们通常会省略掉第三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添加事件的类型,比如click, mouseover, mousemove等等,这里的事件类型是没有on,不是"onclick";

      第二个参数:事件处理函数,这里用来添加需要执行的代码;

      第三个参数:在哪个阶段调用事件处理程序,布尔值。若为true,表示在捕获阶段处理;若为false则在冒泡阶段进行处理。默认为false。

      而且如果我们用addEventListener为同一个元素添加多个相同事件时,事件会按添加的顺序依次执行。

      IE中为某元素添加事件的方法: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tn");
    btn.attachEvent("onclick", function(){
        //处理代码
    })

      这里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两者的不同:IE中使用attachEvent添加事件,而且添加事件的类型有"on",这个方法只有两个参数,因为用attachEvent添加的事件会被添加到冒泡阶段。

      第一个参数:添加事件的类型,比如有"onclick", "onmouseover"等,这里的事件类型是带有"on"的;

      第二个参数:事件处理函数,用来处理程序。

      如果用attacheEvent为某一元素添加多个相同事件时,最后添加的事件会首先被执行。

       2.2 事件对象event

      IE和其他浏览的event对象是不同的。在其他浏览器中若要使用时,都要传入event对象,而在IE中,event却是window对象的一个属性。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tn");
    
    /* 非IE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vent){
        //处理代码
        alert(event.type);
    })
    
    /* IE */
    btn.attachEvent("onclick", function(){
        //处理代码
        var event = window.event;
        alert(event.type);
    })

      不过在实际中,我们却不能把这两个并列地写,因为其中一个方法在某一个浏览器中肯定是没有定义的,会报错。当我们确实要使用event对象时,我们可以这样写:

    function(event){
        //处理代码
        event = event || window.event;
        alert(event.type);
    }

      这样就能保证event对象必然是存在可用的。

       2.3 event中的属性/方法

      不同浏览器的event存在方法不同,而且各自的属性与方法也不尽相同。

    属性/方法 类型 读/写 说明
    bubbles Boolean 只读 表明事件是否冒泡
    cancelable Boolean 只读 是否可以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
    currentTarget Element 只读 其事件处理程序当前正在处理事件的那个元素
    eventPhase Integer 只读 调用事件处理程序的阶段:1捕获阶段,2处于目标,3冒泡阶段
    preventDefault() Function 只读 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只在cancelable为true时才可使用该方法
    stopPropagation() Function 只读 取消事件的进一步捕获或冒泡。只在bubbles为true时才可使用该方法
    target Element 只读 真正触发事件的那个元素
    type String 只读 被触发事件的类型

      IE中event的属性与方法:

    属性/方法 类型 读/写 说明
    cancelBubble Boolean 读/写 是否取消事件的进一步冒泡。为true时取消冒泡,默认为false
    returnValue Boolean 读/写 是否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为false时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默认为true
    srcElement Element 只读 事件的目标
    type String 只读 被触发事件的类型

      我们从两个表格中能够看到,还是有很多的属性和方法是相似的,虽然名称和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不过为了在各个浏览器之间的通用,我们可以这样写:

    function(event){
        //处理代码
        event = event || window.event;
        
        //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
        if (event.preventDefault) {
            event.preventDefault();
        }else{ 
            event.returnValue = false;
        }
        
        //取消事件的进一步冒泡
        if(event.stopPropagation){
            event.stopPropagation();
        }
        else{
            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

      首先判断浏览器是否支持该属性或方法,如果支持则使用该属性或方法,否则使用另一个属性或方法。

       3. 总结

      浏览器兼容是前端程序员永远的痛,不只是在js,css也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在标准越来越统一的大环境下,将来要考虑的差异性就会少多了。这里要说一句:IE11现在已经废除了attachEvent方法。

  • 相关阅读:
    防火墙透明模式
    HP管理工具System Management Homepage安装配置
    kbmmw 中JSON 中使用SQL 查询
    kbmmw 中JSON 操作入门
    第一个kbmmw for Linux 服务器
    kbmmw 5.02发布
    kbmmw 5.01 发布
    使用delphi 10.2 开发linux 上的Daemon
    使用unidac 在linux 上无驱动直接访问MS SQL SERVER
    使用delphi 10.2 开发linux 上的webservic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mengxuan/p/34089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