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jango--路由系统

    URL配置就像django所支撑网站的目录,本质就是url与要为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

      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基本格式:

    注意Django版本,2。0版本中路由系统用已经更换成下面的写法

    参数说明:

      正则表达式:一个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views视图函数:一个可调用对象,通常为一个视图函数或一个指定视图函数路径的字符串

      参数:可选的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默认参数(字段形式)

      别名:一个可选的name参数

    基本配置:

    注意事项:

      1、urlpatterns中的元素按照书写顺序从上往下逐一匹配正则表达式,一旦匹配成功则不再据需

      2、若要从url中捕获一个值,只需要在它周围放置一堆圆括号(分组匹配)

      3、不需要添加一个前导的反斜杠,因为每个URL都有,例如,应该是^articles而不是^/articles

      4、每个正咋表达式前面的‘r’是可选的但是建议加上

    # 是否卡其url访问地址后面不为/跳转值带有/的路径的配置项

    django settings.py配置文件中默认没有APPEND_SLASH这个参数,但Django默认这个参数为APPEND_SLASH=True,起作用就是自动在网址结尾加上‘/’

    效果就是:

      

    分组命名匹配:

      简单的正则表达式分组匹配(通过圆括号)来捕获值并以位置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在更高级的用法中,可以使用分组命名来匹配正则表达式来铺货URL中的值并以关键字参数形式传递给视图。

    在python的正则表达式中,分组命名为正则式的语法是(?P<name>pattern),其中name是组的名称,pattern是要匹配的模式。

    下面是以上url.conf使用命名组的重写:

      

    这个实现与前面的实例完全相同,只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捕获的值作为关键字参数而不是参数位置传递给视图函数

    例如:针对url /articles/2017/12/相当于按以下方式调用的函数视图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分组命名匹配的方式可以让你的url.conf更加明晰且更不容易产生参数顺序问题的错误,但是有些开发人员则认为分组命名组语法太丑陋、繁琐。

    urlconf匹配的位置:

      url.cof在请求url上查找,会当做一个普通的python字符串,不包括get和post参数以及域名

      例如:http://www.example.com/myapp/请求中,urlconf将查找myapp/

      urlconf不检查请求方法,所有请求方法——同一个url的post,get,head等等都将路由到相同函数

      

    捕获的参数永远都是字符串

    每个urlconf中铺货的参数都作为一个普通的puthon字符串传递给视图,无论正则表达式使用的是什么匹配方式,如下

    视图函数中指定默认值: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url模式只想相同的view-view.page 但是第一个模式并灭有从url中捕获任何中西

    如果第一个模式匹配上了,page()函数将使用其默认参数num=‘1’,如果第二个模式匹配,page()将使用正则表达式铺货到的num值

    include其它的urlconfs

    传递额外的参数给视图函:

      urlconfs具有一个钩子,让你传递的python字段作为额外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django.conf.urls.url()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可选的第三个参数,它是一个字典,表示想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额外关键字参数

    命名url和url反向解析

    在使用Django 项目时,一个常见的需求是获得URL的最终形式,以用于嵌入到生成的内容中(视图中和显示给用户的URL等)或者用于处理服务器端的导航(重定向等)。
    人们强烈希望不要硬编码这些URL(费力、不可扩展且容易产生错误)或者设计一种与URLconf 毫不相关的专门的URL 生成机制,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产生过期的URL。
    换句话讲,需要的是一个DRY 机制。除了其它有点,它还允许设计的URL 可以自动更新而不用遍历项目的源代码来搜索并替换过期的URL。
    获取一个URL 最开始想到的信息是处理它视图的标识(例如名字),查找正确的URL 的其它必要的信息有视图参数的类型(位置参数、关键字参数)和值。
    Django 提供一个办法是让URL 映射是URL 设计唯一的地方。你填充你的URLconf,然后可以双向使用它:

    • 根据用户/浏览器发起的URL 请求,它调用正确的Django 视图,并从URL 中提取它的参数需要的值。
    • 根据Django 视图的标识和将要传递给它的参数的值,获取与之关联的URL。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一直讨论的用法。第二种方式叫做反向解析URL、反向URL 匹配、反向URL 查询或者简单的URL 反查。
    在需要URL 的地方,对于不同层级,Django 提供不同的工具用于URL 反查:

    • 在模板中:使用url模板标签。
    • 在Python 代码中:使用django.core.urlresolvers.reverse() 函数。
    • 在更高层的与处理Django 模型实例相关的代码中:使用get_absolute_url() 方法。

    上面说了一大堆,你可能并没有看懂。(那是官方文档的生硬翻译)。

    咱们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给我们的URL匹配规则起个名字,一个URL匹配模式起一个名字。

    这样我们以后就不需要写死URL代码了,只需要通过名字来调用当前的URL。

    举个简单的例子:

    url(r'^home', views.home, name='home'),  # 给我的url匹配模式起名为 home
    url(r'^index/(d*)', views.index, name='index'),  # 给我的url匹配模式起名为index

    在模板里面可以这样引用:

    {% url 'home' %}

    在views函数中可以这样引用: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reverse("index", args=("2018", ))

    例子:考虑下面的urlconf:

    根据这里的设置,某一年nnnn对应的归档的url是/articles/nnnn,可以在模板的代码中使用下面的方法获得

    命名空间模式

    不同的app使用相同的url名称,url的命名空间模式也可以让你唯一反转命名的url

    project中的urls.py

    app01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app01 import views
     
    app_name = 'app01'
    urlpatterns = [
        url(r'^(?P<pk>d+)/$', views.detail, name='detail')
    ]

    app02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app02 import views
     
    app_name = 'app02'
    urlpatterns = [
        url(r'^(?P<pk>d+)/$', views.detail, name='detail')
    ]

    现在,我的两个app中url名称重复,反转url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命名空间得到我当前的url

    语法:

    '命名空间名称:URL名称'

     模板中使用:

    {% url 'app01:detail' pk=12 pp=99 %}

    views中的函数中使用

    v = reverse('app01:detail', kwargs={'pk':11})

    这样即使app中url的命名相同,我也可以反转得到正确的url

    文章参考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wenzhou/p/8271147.html

  • 相关阅读:
    封装transform函数(设置和获取transform的属性和属性值)
    layui第三方组件 inputTags 标签输入框
    layui编辑器(layedit)的实现和图片上传功能
    php编写抽奖后台实现抽奖概率计算
    laravel中使用事物
    laravel 使用jwt的基本应用(适于初始jwt)
    layui 下拉框动态添加数据(监听下拉框(select)事件)
    laravel后台账户登录验证(5.5.48版本)
    使用三目运算获取3个数值中最大的数值
    Laravel框架使用融云服务端SDK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zhaon/p/111113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