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路径:由根目录(/)开始写起的文件名或目录名称,例如/etc
相对路径:相对于当前路径的文件名或目录名称,如./。
注意事项:若输入命令回车后提示权限不足,可以在命令前面加上sudo 临时提升为root权限。
linux中根目录下所有文件夹的含义:
/:根目录
/bin:放可执行文件
/dev:放设备文件,linux中所有设备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media:可移除设备文件
/opt:第三方软件存放的目录
/tmp:放临时文件
/root:root用户的家目录
/home/用户名:普通用户家目录
/etc:存放配置文件
/usr:存放操作系统软件资源
/var:存放常态性变动的文件
/proc:存放虚拟文件系统
用户(组)相关命令:
hostname:查看计算机名
whoami或者id:查看当前登陆用户
su 用户名:切换用户,由root切换到普通用户不需要密码,反之需要root用户的密码
id:查看用户的uid,uid=0表示root用户
用户分为真正的用户和伪用户。真正的用户:修改密码,可以登陆。伪用户: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会以某种权限来运行并使用程序名来表示该程序,并存在/etc/passwd文件中,不可以直接登录。
cat /etc/passwd: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一般用户都有读的权限。打开该文件,可以看到如下格式的信息:
chains:x1000:1000:chains,,,:/home/chains:/bin/bash
其中:chains (用户名)
x(密码)
1000(UID)
1000(GID)
chians,,,(描述信息)
/home/pentest(家目录)
/bin/bash(默认使用的解析器),若将此更改为/sbin/nologin,该用户就不能登录
cat /etc/shadow:用户密码存储在/etc/shadow文件,一般情况下,普通用户没有查看权限。打开该文件,可以看到如下格式的信息:
chains:$……/:17952:0:99999:7:::
其中:chains(用户名)
$……/(加密的密码),如果是!表示没有设置密码
17952(最后修改密码的时间)
0(修改密码最短有效时间)
99999(最长时间)
7:::(密码策略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添加用户,默认添加到和用户名一样的组中
-u 指定UID
-g 指定组
-G 指定用户还属于其他组
-d 指定家目录(主目录、宿主目录、缺省目录)
-s 指定解析器
-o和 -u 一般同时使用,创建和其它用户ID一样的用户
passwd 用户名:给指定用户添加密码
usermod [选项] :修改用户
-l 用户名 修改后的用户名:修改用户名
-d 用户名 家目录:修改家目录
-g 用户组名 用户名:修改所属组
-s 解析器 用户名:修改解析器
-L 用户名:禁用用户
-U 用户名:恢复用户
userdel 用户名:删除用户
[root@localhost ~]#:root表示当前登陆的用户,localhost表示当前计算机的名字,~表示当前的工作位置(此处是家目录),#表示当前用户(此处是root用户,$表示普通用户)。
groups:查看当前用户属于哪个组
groups 用户名:查看指定用户属于哪个组
cat /etc/group:用户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打开该文件查看当前所有用户组
文件数据格式如下: test:x:1001:test
组名:组密码:GID:当前组下有哪些用户
cat /etc/gshadow:查看用户组密码
groupadd 用户组名:添加用户组
groupdel 用户组名:删除用户组
gpasswd -a 用户名 用户组名: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
gpasswd -d 用户名 用户组名:将用户从用户组中移除
文件(夹)相关命令:
ls: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未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
ls -l: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未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的详细信息
ls -al: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详细信息
ls 文件夹路径:查看指定路径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touch 文件名:创建文件
rm 文件名:删除文件
mv 文件路径 其它文件路径:修改文件名
cat 文件名:查看文件
more 文件名:查看一部分文件(显示百分比)
less 文件名:查看一部分文件(不显示百分比)
head 文件名:默认显示前10行
head -n 7 文件名:显示前7行
tail 文件名:默认显示后10行
tail -n 7 文件名:显示后7行
tac 文件名:读文件
find 文件夹路径 -name 文件名:查找文件
-type 找指定类型的文件
-time 找指定时间内或者外修改过的文件,有天、小时、分钟、秒
-atime -2 最后2*24小时内访问的文件
-atime -2 最后2*24小时内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mtime -2 最后2*24小时内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 -size +1000c -print 查找当前目录下大于1k的文件
lacate 文件名:查找文件,使用时需要先更新位置数据库(sudo updatedb)
whereis 系统命令:查找系统命令存放的具体位置,找文件不一定好用
grep 字符串 文件名:用于查找指定文件里包含指定字符串的行。
cat 文件名 | grep 字符串:用于查找指定文件里包含指定字符串的行。
mkdir 文件夹名:创建文件夹
rmdir 文件夹名:删除文件夹
rm -r 文件夹名:删除文件夹
rm -rf 文件夹名:强制删除文件夹
cp 文件源路径 目标文件夹路径:将文件拷贝到目标文件夹路径下
mv 文件的源路径 目标文件夹路径:将文件移动到目标文件夹路径下
.:当前目录
..:上一级目录
/:根目录
~:家目录
cd=cd ~:跳转到当前用户家目录
cd /home/普通用户名:跳转到指定的普通用户家目录
cd /root:切换到root用户家目录(当前登录的是root用户)
cd ./或者..//:切换到当前目录或上一级目录
压缩包文件处理命令:
Linux下的压缩包格式有:.tar .gz .tar.gz .tgz .bz2 .tar.bz2 .Z .tar.Z .xz .zip .rar
tar命令:
参数:-c 打包
-v 显示过程
-f 指定文件
-z 针对的压缩包的格式是zip或gz
-x 解压缩
tar -cvf file.tar f1 f2 f3:将文件f1 f2 f3打包成file.tar
tar -zcvf file.tar.gz f1 f2 f3:将文件f1,f2,f3打包压缩成file.tar.gz
tar -zxvf file.tar.gz:解压缩
zip命令:
zip test.zip f1 f2 f3:将文件f1 f2 f3压缩成test.zip
unzip test.zip:解压缩
网络相关命令:
ping 域名: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 baidu.com -c 4:测试baidu.com连通性4次
service firewall status:查看防火墙状态
service firewall stop:关闭防火墙
/etc/init.d/network restart:重启网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启网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重启网卡
ifconfig:显示网卡相关信息
ifconfig 网卡名:显示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ifdown 网卡名:关闭指定网卡
ifup 网卡名:开启指定网卡
ip add:查看所有网卡IP
ifconfig 网卡名 IP地址 子网掩码:临时为指定网卡配置IP地址
其它命令:
clear=ctrl+l:清屏
echo 字符串 >文件路径:将字符串写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