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IP分类

    总结自:https://www.cnblogs.com/zfyouxi/p/4518224.html

    IP网络使用4字节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或 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

    IP地址分类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一个IP地址包含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即:同一个网络上的全部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而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含网络上工作站,server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相应。

    依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 

    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从0.0.0.1 到126.0.0.0。(即00000001...到01111110...)注意:0端与127端不可用!所以00000000与011111111不可用!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一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默认网络掩码为:255.0.0.0

    使用范围: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而局域网络个数较少的大型网络。比如IBM公司的网络。


    2、B类

    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即10000000.00000000..到10111111.11111111..)。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一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 

    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0.0

    使用范围: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



    3、C类

    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即11000000.00000000.00000000.到11011111.11111111.11111111.)。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一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

    使用范围: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採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



    4、D类 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開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眼下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 E类IP地址 

    以“llll0”開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对于不可用的地址:

    全0地址,0.0.0.0相应于当前主机。

    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

    全1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例如以下: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 相关阅读:
    快速傅立叶变换
    回文树
    gcc 编译c文件的几个过程
    linux quota---mount
    linux device driver3 读书笔记(一)
    linux驱动开发(十一)linux内核信号量、互斥锁、自旋锁
    linux驱动开发(十)——misc杂散设备
    linux驱动(九)platform驱动模型详解,以及基于platform驱动模型的led驱动
    (转)__ATTRIBUTE__ 你知多少?
    linux驱动(八)驱动设备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ze/p/1087439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