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载]北京协和医院:患者主索引的互联互通整体设计与探索

    [转载]北京协和医院:患者主索引的互联互通整体设计与探索

    主索引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90年代末,HIS系统得到大力推广,病历号作为住院系统的唯一标识在HIS系统中使用。但大量流水患者的门急诊系统中多数患者是无需病历号管理的。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无论是从医疗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上对患者主数据的统一使用有强烈的呼声。2006年,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在北京协和医院投入运行,医院为每个患者建一张带有存储功能的芯片就诊卡,在主索引库中为患者分配一个ID,同时在就诊卡中存储患者的ID号以及姓名等最基本的患者信息。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北京协和医院的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各科室、部门信息系统在这期间得到了蓬勃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搭建全院级的主索引库,用患者唯一的索引号来满足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与传递。由于不同阶段不同公司的主索引管理系统规则也不尽相同,导致同一患者存在多ID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如何解决消除多ID现象同时又保证患者就诊记录不会丢失,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院级主索引架构的搭建

    2012年3月随着新HIS系统的投入使用,北京协和医院的信息系统再一次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各科室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迫切要求建立全院级主索引库,门诊、住院、体检和各科室系统使用统一的病人基本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图1 全院级主索引架构


    如图1所示,底层为主索引数据库,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卡信息。患者主索引系统对外提供统一的主索引查询服务,所有院内应用系统都是通过Ensemble集成平台调用Webservice服务的方式实现。各应用系统可以通过患者的ID号、病历号、就诊卡号、银医卡号等查询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类别等基本信息作为有效权威数据进行核对。

    银行通过接口将患者的银行卡对应的证件号发送给主索引管理系统,主索引管理系统根据证件号查找或建立主索引信息,并将主索引信息返回银行。银行将主索引信息与银行卡信息绑定后可进行预约挂号。

    HIS系统建病历以及患者基本信息修改后通过信息发送给病案管理系统系统,门急诊就诊信息以及住院的出入转信息发送给病案管理系统。
    PACS、LIS、手麻等系统,在操作之前,都必须读取患者就诊卡,通过就诊卡号调取患者在HIS系统中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以及身份 证号等关键信息进行核对。
    自助查询系统,以医院网站的形式在经过患者ID认证后,通过互联网查询检查、检验报告等信息。

    主索引管理功能需求

    主索引多途径建立流程 患者主索引作为患者的基本信息检索目录,其主要的用途之一是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的信息有效的关联在一起。这也体现了主索引信息的重要性。因此,患者主索引信息的建立也至关重要。

    挂号是患者诊疗开始的入口,而主索引作为患者的基本信息,是挂号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了主索引信息,才能将挂号信息与其它诊疗信息进行关联。北京协和医院除窗口挂号外,还开通了银行预约挂号和电话预约挂号,对于已经在医院建立主索引信息的患者而言,银行预约挂号和电话预约挂号无疑是方便的;对于未在医院建立主索引信息患者而言,医院也提供了银行建卡和电话预约建立主索引的途径,方便患者进行预约挂号,见图2。

    111.jpg



    图2 主索引建立流程


    银行途径建立主索引,需要患者提供合作银行的银行卡,银行将患者提供的银行卡对应的证件号发送到医院,医院主索引管理系统根据证件号检索主索引信息,如果存在主索引信息,医院将主索引信息发送银行,并将银行卡与主索引信息绑定;如果不存在主索引信息,医院根据证件号建立主索引信息,并将新建立的主索引信息发送银行,银行将银行卡与主索引信息绑定。

    电话预约建立主索引,同样需要患者提供证件号,如果存在证件号对应的主索引,预约人会根据该主索引进行预约挂号;如果不存在证件号对应的主索引,预约人将根据证件号建立主索引,并根据主索引进行预约挂号。

    对于窗口建卡方式,除了需要提供证件号外,也会遇到特殊情况,如无证件患者。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特殊权限授权,核实后才能建立主索引。

    这种严格校验患者身份信息的机制,保证了主索引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医疗信息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多ID合并功能 由于前期主索引管理的不完善,同一患者存在多个主索引信息的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对于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带来巨大困难。为了保证医疗信息整合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先解决患者多主索引信息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多ID合并的解决方法。多ID合并业务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检验、控制、合并处理。

    首先,在“校验”阶段,系统以患者的有效证件(通常为身份 证)为主线查找患者是否存在多个ID。如果存在,则提醒患者存在多ID的问题。

    其次,“控制”过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就诊过程的重要环节控制没有合并多ID的患者受限;二是在合并功能中增加一些判断条件,通过这些条件决定合并业务是否能进行。目前受限的就诊环节设置在医生工作站,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多ID的问题,系统会提示医生告诉患者先去处理多ID问题,否则无法接诊。合并前的判断条件主要是判断被合并的ID关联的患者是否存在未完成的就诊记录。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如果存在未完成就诊记录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多ID合并操作的。

    “合并处理”过程可以通过患者姓名、证件号、病历号、医保号等查询出患者的ID等信息供工作人员判断可否合并以及合并的关系。合并ID和被合并的ID对应的有效信息可以相互复制,这也保证了患者信息不会丢失。

    主索引管理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建立全院级主索引作为患者唯一的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实现了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患者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保证了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中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多ID合并通过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实践,方法不断得到优化。医院同一患者多ID的情况不断得到解决,为后期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基础。
  • 相关阅读:
    pat 甲级 1065. A+B and C (64bit) (20)
    pat 甲级 1064. Complete Binary Search Tree (30)
    pat 甲级 1010. Radix (25)
    pat 甲级 1009. Product of Polynomials (25)
    pat 甲级 1056. Mice and Rice (25)
    pat 甲级 1078. Hashing (25)
    pat 甲级 1080. Graduate Admission (30)
    pat 甲级 团体天梯 L3-004. 肿瘤诊断
    pat 甲级 1099. Build A Binary Search Tree (30)
    Codeforce 672B. Different is Goo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sheng163/p/49292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