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从小就知道。里面的道理也可能还记得,但真正做到是什么样子呢?
学而不思则罔,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会由于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表面上你好像在看书学习,但你只像看电影一样把书在脑海里过一遍,结果也像看电影一样。看完之后留下的不多。
假设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那肯定就感觉茫然无知了。
看书的目的是要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然后能用起来,不然就是在浪费时间。
把知识变成自己的,那肯定须要有自己的思考。不然知识永远是别人的。你只能过过眼瘾。思考之后才决定是否在内心接受某个知识,不然,你最多算对这个知识认可,而不是接受。认可和接受是有差别的。认但是站在作者的立场来看那个知识点的得出是否正确。接受指那个知识点是否具有通用性,是否也适合自己。
思而不学则殆,指的是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
除了寒暄和一些鼓舞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事实上仅仅写了一句话。陈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读书少,意味着各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缺失,easy受个人局限的限制。
思考多。意味着尝试着以自己薄弱的知识去理解这个世界。脑袋里没有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仍然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于是便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
两者相结合,就会产生出喜欢抛出各种奇葩的论调而不自知的人。读书多的人则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对待一个问题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于是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基本上也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他们的思维不被个人局限,所以会想到非常多问题,会想到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也会更有深度。
不读书而爱思考,脑袋里面的沉淀就那么多,闭上眼睛无法想象无边的时空是什么样子。
好easy有了牛逼的想法,差点成了哲学家。翻书一看。妈的有人早都玩烂了。纪晓岚就非常可爱,他说,古人把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个遍,我还写什么书。编编书就是好了。另外。不论是学问还是艺术还是科学,都是爬人梯爬上去的。这点冯唐的描写叙述比較贴切,“个人和全体古人的关系,应该是昆仑山上一棵草和昆仑山的关系。
在长出草之前,须要先爬昆仑山。这个时候,长一寸,也是把昆仑山增高一寸。也比自己在平地蹦达一米。高万丈,强百倍。
“
总结一下,学而不思的害处就是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不高。
思而不学的害处就是easy产生”妄想“,误人害己。
仅仅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干学到切实实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