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中关于类的序列化

    1.什么是序列化

     序列化是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保持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在序列化过程中,对象的公共字段和私有字段以及类的名称(包括包含该类的程序集)都被转换为字节流,然后写入数据流。与序列化相对的是反序列化,它将流转换为对象。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可以轻松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2.为什么使用序列化

    一个原因是将对象的状态保持在存储媒体中,以便可以在以后重新创建精确的副本。

      我们经常需要将对象的字段值保存到磁盘中,并在以后检索此数据。尽管不使用序列化也能完成这项工作,但这种方法通常很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并且在需要跟踪对象的层次结构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以想象一下编写包含大量对象的大型业务应用程序的情形,程序员不得不为每一个对象编写代码,以便将字段和属性保存至磁盘以及从磁盘还原这些字段和属性。序列化提供了轻松实现这个目标的快捷方法。

    另一个原因是通过值将对象从一个应用程序域发送到另一个应用程序域中。

      例如,序列化可用于在 ASP.NET 中保存会话状态并将对象复制到 Windows 窗体的剪贴板中。远程处理还可以使用序列化通过值将对象从一个应用程序域传递到另一个应用程序域中。

      公共语言运行时 (CLR) 管理对象在内存中的分布,.NET 框架则通过使用反射提供自动的序列化机制。对象序列化后,类的名称、程序集以及类实例的所有数据成员均被写入存储媒体中。对象通常用成员变量来存储对其他实例的引用。类序列化后,序列化引擎将跟踪所有已序列化的引用对象,以确保同一对象不被序列化多次。.NET 框架所提供的序列化体系结构可以自动正确处理对象图表和循环引用。对对象图表的唯一要求是,由正在进行序列化的对象所引用的所有对象都必须标记为 Serializable(请参阅基本序列化)。否则,当序列化程序试图序列化未标记的对象时将会出现异常。
      当反序列化已序列化的类时,将重新创建该类,并自动还原所有数据成员的值。

    (序列化技术的主要两个目的是:持久化存储、按值封送。)

    3.如何实现对象的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要实现对象的序列化,首先要保证该对象可以序列化。而且,序列化只是将对象的属性进行有效的保存,对于对象的一些方法则无法实现序列化的。  
    实现一个类可序列化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增加Serializable属性标记类。
    即可实现该类的可序列化。注意序列化的类必须为Public,否则不能够被序列化。


    要将该类的实例序列化为到文件中 .NET FrameWork提供了三种方法:


    XML序列化

    添加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Binary命名空间;

    二进制序列化

    添加System.Xml.Serialization命名空间;

    NoSerialized属性被Xmllgnore属性替代;

    soap序列化

    典型应用:web service.


    4.实现自定义序列化

    如果你对数据流的组织方式不完全满意,那么可以通过在自定义类中实现接口ISerializable来自定义序列化,这个接口只有一个方法:GetObjectData,这个方法用于将对类对象进行序列化所需要的数据填进SerializationInfo对象。
    另外还需提供一个格式化构造器,这个构造器的参数列表与GetObjectData相同,并且要声明为私有的。这个格式化器的作用是构造SerializationInfo对象,然后在序列化时调用GetObjectData。


    示例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Security;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WebParts;  
    using System.Web.UI.HtmlControls;  
    using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  
    using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Binary;  
    /**//// ﹤summary﹥  
    /// Employee 的摘要说明  
    /// ﹤/summary﹥  
    [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Employee:ISerializable  
    {  
    public int EmpId=100;  
    public string EmpName="刘德华";  
    [NonSerialized]  
    public string NoSerialString = "NoSerialString-Test";  
    public Employee()  
    {  
    //  
    // TODO: 在此处添加构造函数逻辑  
    //  
    }  
    private Employee(SerializationInfo info, StreamingContext ctxt)  
    {  
    EmpId = (int)info.GetValue("EmployeeId", typeof(int));  
    EmpName = (String)info.GetValue("EmployeeName",typeof(string));  
    //NoSerialString = (String)info.GetValue("EmployeeString",typeof(string));  
    }  
    public void GetObjectData(SerializationInfo info, StreamingContext ctxt)  
    {  
    info.AddValue("EmployeeId", EmpId);  
    info.AddValue("EmployeeName", EmpName);  
    //info.AddValue("EmployeeString", NoSerialString);  
    }  
    } 

    C#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

    public void OtherEmployeeClassTest()  
    {  
    Employee mp = new Employee();  
    mp.EmpId = 10;  
    mp.EmpName = "邱枫";  
    mp.NoSerialString = "你好呀";  
    Stream steam = File.Open("c:\temp3.dat", FileMode.Create);  
    BinaryFormatter bf = new BinaryFormatter();  
    Response.Write("Writing Employee Info:");  
    bf.Serialize(steam,mp);  
    steam.Close();  
    mp = null;  
    
    //C#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之反序列化  
    
    Stream steam2 = File.Open("c:\temp3.dat", FileMode.Open);  
    BinaryFormatter bf2 = new BinaryFormatter();  
    Response.Write("Reading Employee Info:");  
    Employee mp2 = (Employee)bf2.Deserialize(steam2);  
    steam2.Close();  
    Response.Write(mp2.EmpId);  
    Response.Write(mp2.EmpName);  
    Response.Write(mp2.NoSerialString);  
    } 

    原文地址:http://skybirdzw.blog.163.com/blog/static/7257062620125371316992/

  • 相关阅读:
    Scala-高阶函数
    Scala-高阶函数
    Fragment学习笔记
    android中progress进度条的使用
    spinner下拉列表
    GridView
    利用jsp和servlet,MySQL实现简易报表
    android中TimePicker和DatePicker的简单使用
    android适配器及监听点击和滚动在ListView中的使用
    android简易计算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wtk/p/396688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