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架构这个概念,我还停留在架构就是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上,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这只是一个非常官方的了解,并没有我自己的认识。因为对架构的认识还很浅薄。在看了王概凯作者编写的九篇博客《架构漫谈》之后,我对架构有了一些更加不一样的认知和了解。
架构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又为什么会产生架构呢?可以想一下,在最早时期的时候,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男女的分工,这样就形成了人的分群,地域的分群。当发生分工以后,实际上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的结构的限制,所以就产生了分工。这样的话,这些人就必须要通过某些机制何在一起完成所必需的事情,就导致了交易的发生。这实际上就形成了社会的架构。由此可以总结出架构的实际含义:把一个整体(完成人类生存的所有工作)切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工),由不同角色来完成这些分工,并通过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沟通的机制,使得这些部分能够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并完成这个整体所需要的所有活动。而架构的目的实际上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切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一些东西习惯性的去认为,自以为明白的很清楚,实际上是想当然。但是在问不同的人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答案。比如,这次在课堂上,老师问了我们,我们认为的桌子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一下,并提问了几个同学。一位同学说:四个腿,一张面就是桌子。一位同学说:可以盛放东西的物体。另一位同学则是说:可以吃饭、办公的地方。但是我们大家想一想有四张腿和一个面的一定是桌子吗,凳子同样也是。可以放东西的也不一定是桌子。其实,这描述的就是在做架构的时候,不同角色的沟通会出很多问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想要做好架构的话,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识别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果把真正的问题找到,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80%了,即架构的核心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老师上课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女主人公:老公,把袋子里的土豆切一半下锅。结果老公是把袋子里的每个土豆都削了一半,然后下锅。当时我们同学的大部分意见都是认为是沟通的问题。却忽略了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这个问题的实际目的。其实女主人公实际让老公解决的是晚饭。这件事教给我们只有真正投入思考问题是什么的工程师,才可能会真正的成长为架构师。那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识别问题呢,第一点,要找到主体,也就是搞清楚是谁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架构师,要解决的问题一定都是人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可以确定问题的边界了,也就是有什么问题。
架构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应用的,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架构思维,更好的设计和实现软件。那么软件是什么呢,软硬件两者一结合,就会出现电脑也就是可以编程的大脑,在硬件上编写出的程序,就是软件,是用来控制硬件的行为的。在软件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能够做的事情也就变得越多了,而开发成本也越来越低。有了软件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虚拟化到计算机中。而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实现这个模拟过程的关键人物。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学习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所以需要很多角色。就开始了角色的切分,也就演变成了不同的软件架构来提升参与的人的利益,降低成本。软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呢,有两点,一是业务问题,搞明白要解决的问题的主体是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如何运作的;二是计算机问题,如何将现实生活用软件来模拟。这是软件的复杂所在。当软件因为流量增大而分拆成不同的运行单元时,会在不同的机器上部署所形成的架构,就属于软件架构。
代码架构对于我们来说,恐怕是其中很难的部分了,在实例中经常看到,重写代码,推翻原有架构,实际上都是没有充分思考带来的后果。代码分成的几个部分,其中Service专注于user的需求;Business专注于实现业务的核心模型;Repository专注于数据的保存。将逻辑仅存于Business中,做好接口定义,就会增加代码的稳定性和可复用性。
在看了这几篇博客之后,更加清楚地明白了架构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而目的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