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web应用的本质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而浏览器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以前我们自己在电脑上写的socket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信,我们知道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来什么格式的消息,然后我们用服务端去用相应的格式给接收它,其实两者之间,是靠自己定的一个通信的协议。
而现在客户端是用户的浏览器了,因此还想使浏览器的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就必须要遵循HTTP协议了(本质上就是接收消息的格式要求)HTTP协议中现今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有关于HTTP协议:
1.浏览器往服务端发的叫做 请求(request);
请求消息的格式:
请求方法 路径 HTTP/1.1
k1:v1
k2:v2
请求数据
HTTP请求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GET请求;二是PSOT请求;
GET请求:通常是请求服务端返回一个页面(读取数据);
PSOT请求:通常是表单提交数据;
2.服务端往浏览器发的叫 响应(response);
响应的格式:
HTTP/1.1 状态码 状态描述符
k1:v1
k2:v2
响应正文 <-- html的内容
HTTP的状态码
状态代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当前响应的类型:
- 1xx消息——请求已被服务器接收,继续处理
-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 3xx重定向——需要后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一请求
- 4xx请求错误——请求含有词法错误或者无法被执行
-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某个正确请求时发生错误
例如"200 OK","404 Not Found"
动态的网页:
本质上都是字符串的替换
字符串替换发生在什么地方:
在服务端替换完再返回给浏览器!!!
一个完整得请求流程:
1.首先启动服务端,等待客户端(用户的浏览器)来连接;
2.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键输入URL,按下回车键后就与服务端建立了连接,浏览器就向服务端发送了请求;
3.服务端接收到请求消息后,按照HTTP协议来解析消息;根据路径和函数的对应关系,找到将要执行的函数;
4.执行函数,打开HTML文件,进行字符串的替换,得到一个最终要返回的HTML的内容;
5.按照HTTP协议的消息格式要求,把HTML内容回复给用户的浏览器(这一动作就是发送响应);
6.浏览器收到响应的消息之后,就会按照HTML的规则来渲染页面,把最终的页面呈现个用户的浏览器上;
总结:
1. web框架的本质:
socket服务端 与 浏览器的通信
2. socket服务端功能划分:
a. 负责与浏览器收发消息(socket通信) --> wsgiref/uWsgi/gunicorn...
b. 根据用户访问不同的路径执行不同的函数
c. 从HTML读取出内容,并且完成字符串的替换 --> jinja2(模板语言)
3. Python中 Web框架的分类:
1. 按上面三个功能划分:
1. 框架自带a,b,c --> Tornado
2. 框架自带b和c,使用第三方的a --> Django
3. 框架自带b,使用第三方的a和c --> Flask
2. 按另一个维度来划分:
1. Django --> 大而全(你做一个网站能用到的它都有)
2. 其他 --> Flask 轻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