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产品思维的修炼–技术的必修课

    作为写了十多年代码的技术表示:产品思维比程序员们想象中重要得多!掌握了产品思维的程序员能力可以double!我把产品思维的养成要点,从我的认知上提炼了下,供大家参考。

    理解产品思维前,首先需要了解产品经理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其次我们再来看产品思维的本质;再次看看程序员们的技术思维有什么特点;最后谈谈技术人员如何具备产品思维。

    需求是混乱无序的,需求有来自管理层关于公司长期目标的、有来自合作伙伴的诉求、有来自销售和市场对新客户的功能代言、有来自运营对存量用户使用体验的代言、有来自品牌对活动运营的诉求,还有来自所谓“用户”由产品经理代言的需求,因为用户种类很多,且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最后这个代言非常难。如果让这些需求直接砸到技术,那么技术是没办法设计、开发、按时交付产品的。产品经理需要把混乱的需求翻译成技术可以看得懂、可以执行的产品需求、可以迭代的版本!所以,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能够保护技术直面混乱的需求,那么这不是一个好产品经理!产品经理通常会很在意自己的“人品值”,每当他们没有保护好技术,使得技术在多个版本里返工,推倒原先的代码和功能实现,这就在消耗他们的人品。当技术对产品经理完全不信任时,这个产品也就该走人了。

    如果在产品评审会,产品经理抛出了许多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那么他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所有人都有无数的idea,每个人都可以很挑剔,提问题的人应当是产品经理以外的所有人!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是解决问题,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产品经理可以私下与专家讨论,汇聚想法,而不是在需求评审会里提问题)!

    互联网行业与传统的IT行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提供的是服务,是持续交付的,而后者提供的是软件,是一次性交付的!因此,互联网产品非常需要运营,它与产品是共生的!而运营需要考虑行业蓝图,谁是敌人?谁是友军?公司的资源在哪?我处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谁是惹不起的?BAT哪家有红利可以使用?哪里投入产出比最高?产品现在是早期、增长期还是成熟期?是应该不计成本的投入给种子用户,还是该规模化拉大众用户进场了?这些离研发似乎有些远,但确是产品经理得懂的必知必会。

    产品经理非常需要严谨的逻辑,因为他需要设计流程,而流程是不能容忍“例外”的!同时,他还需要与各种角色沟通,并能够从沟通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准确、讲究方式方法的把信息传达给目标角色。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每个人都是用户!但用户作为群体是没办法发声的,产品经理必须为用户群体发声!当然,这需要强大的能力,包括用户调研、前端埋点、数据分析等各种招数。

    简单的聊完产品经理,我们再看看产品思维是什么。

    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产品的操盘手位置上去思考。例如下面的金牛瘦狗图,横坐标是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高(左边)当然最好!

    纵轴表示需求增长率,上方表示需求增长很快,这表示我们必须花更多的资源才能满足用户。所以,左上角就是明星产品,它值得花大力气去研发,而下方的金牛则是可以考虑变现,潜力不足但市场占有率很高。对于右上角市场占有率低且需求增长很快,则明显是个“鸡肋”,这种问题产品应该尽快放弃掉。

    能像以上这样思考问题,就有了行业视角、老板视角,这样的大局观是高级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或者使用下面的SWOT态势分析法,从战略层面上定位自己的产品。

    现在我们再来看很多问题就一目了然。比如,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要么是to C从用户那里收费,这要求我们的用户体验必须是第一流的,就像腾讯!

    要么是to B从服务的企业那里收费,这要求我们的技术能力必然远强于企业客户,所以我们要在技术能力上下大功夫,就像百度;

    要么是在B to C商家向用户出售产品的过程中收取服务佣金,这要求我们的运营能力必须非常强,能够整合商家到平台上,吸引用户消费,就像阿里。

    所以,你的产品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最大的成本花在哪里了?

    本质上,互联网产品需要取悦用户,由用户的微笑价值进而才能产生商业价值。

    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从用户体验出发的设计思维,就像下面这张图,从用户体验的5个层面上思考产品的设计:

    界面好看不好看,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产品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因素!所以,上面这张图越是下面的层次越是重要!

    互联网行业最擅长快速迭代的交付产品,这是有原因的:

    1、快速交付产品可以减少版本风险!时间跨度越长,交付的产品与我们的预期差距越大,版本风险越大!

    2、互联网产品有许多都是从0到1的突破性产品,而不是从1到N!这样,在探索期内,降低试错成本非常重要,产品必须灵活的快速尝试简单、实现迅速的功能,由种子用户的运营中反馈到版本迭代中去,进而修正产品,这样最有效。

    而快速迭代也不能乱来,就像下图中的MVP最小化可实行产品设计。当我们想造一辆汽车,不能第1个版本先迭代造出轮子,第2个版本选出车身,第3个版本集成,这可以是快速迭代,但它不是MVP。

    以滑板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方式迭代,这才是MVP,才能给用户提供微笑价值!

    产品经理需要有运营视角,因为需要从迭代中要数据,从数据中去迭代。在产品的不同发展周期,用户群体也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产品早期愿意尝鲜的用户是创新者,他们是不走寻常路的,广告投放对他们无效。而对他们则应该增加投入成本,找到可以解决用户痛点的引爆点,从而使用户增长斜率从小于1到大于1!而且这些用户就像恋爱理论里的18岁红颜(“我要我要我就要”),“懒惰而贪婪”,是产品经理(“我给我给我全给”)最理想的用户,从他们身上可以最快速的试错。而这些用户最不吝于用口碑去宣传产品,只要产品能给他们惊喜!一定要珍惜这样的用户,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在增长期才应该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轰炸,给大众用户以“大家都在用XXX”的感觉,大众用户走的是群体思维,爱从众。

    ?

    下面再来看看技术思维的不同之处。

    技术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如果产品经理在跟技术阐明需求时,表达出各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即使某个需求点可能有变化,但变化的趋势也完全不确定时,技术就要抓狂了!

    产品经理讲述概念、场景时最喜欢类比,因为讲故事这个能力产品经理很擅长!但是请记住,工程师不吃这套!比如产品经理为了说明需求,可以拿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来说事,因为这两件事有共同点,这样表述重点突出也更性感生动(在产品经理看来)。但工程师的思维很严谨,他的潜意识会优先判断这两件事有没有可类比性!通常,产品经理只是为了让故事服务于他的观点,而所有的“故事”都是不严谨的,所以产品经理一旦想拿“故事”与工程师沟通,首先就会遭遇“穷举法”的为难,找例外嘛,这是程序员非常擅长的事!当然,程序员的招还有很多,因为所有的设计模式准则都能套用在现实世界。所以,如果产品经理理论功底欠缺,或者拿与其他角色沟通的方式与程序员交流,就会陷入困境。

    技术人员非常讲究逻辑、数据、方法,包括在很感性的人际交往中。而产品经理遭遇的局面往往错综复杂,在信息不足时非常需要产品经理基于经验和方法论的主观判断能力。这时,由于产品经理拿不出论据,在与技术沟通时就会非常吃力。

    技术人员谈需求时下意识的就会讨论各种实现方案的成本与优劣!所以,技术人员很容易陷入在局部细节中,而忽视了总体目标与整体结构,缺乏计划性。

    技术人员非常在意自己的代码是否优美,可扩展性好不好,像不像一件艺术品。通常又懒于关注他人,于是特别喜欢重构新接手的他人代码,当然自己的代码也超爱重构!完美主义极易导致设计过度,忽视了项目的成本和进度。

    ?

    技术人员在具备了产品思维后,就可以直接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进而同时为产品设计、测试、运营赋能。而且可以从任务导向转为目标导向,大幅提升效能,优化产品的招数套路也会更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具备产品思维。

    把任务导向调整为目标导向,不再仅仅去看产品经理PRD文档上的需求,而是去看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发展,关注行业、公司、部门、团队的总体目标,这样就能理解产品思维。当然,屁股决定脑袋,因为职位与职责所以不用为决策(如果有的话)的后果负责(通常,互联网公司都不会让技术对失败的产品负责),所以技术尤其不应当固执(!!!),保持头脑的极度开放,从长远目标看任务。

    这是互联网服务下必修的技能,网上各种文章,不再赘述。

    程序员非常需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并践行,比起机器来人性很复杂,无论是了解产品用户还是与同事协作,都需要食点人间烟火。而学习心理学上的很多系统性理论能够降低未知恐惧感,特别是近来非常流行的基因、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理论知识。

    不能因自己的喜好就抗拒使用新类型的互联网产品,好奇心是掌握产品思维的必要条件!

    ?

    技术人员天天爱看的文章、视频都是关于数据库、分布式框架、消息系统、算法、神经网络、爬虫这样的纯技术知识,当然,如果你有非常紧迫的任务,可以立刻提升工作效率那另说。从长远看,沉下心学学与技术不那么相关的产品知识,其实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更好!就像产品经常说的两点之间曲线最快(最速曲线,如下图),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是一样,sat报名下面这条红色的曲线和蓝色的直线,小球沿线下落时红线是最快的。

    这其实要求我们多蓄点势能再出发,到达终点的时间会更短些!

    本文其实是笔者最近看完后显慧的《产品的视角:从热门到门道》一书有感而作。笔者从资深后端架构师,跨度为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翻完这本薄薄的小书后,豁然发现这两年自己踩了无数的坑,于是写下本文给团队的研发小伙伴们看看,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产品思维,也希望能给广大的互联网从业者们以启发。最后附上我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供大家快速查阅。特别欣赏这本书序言里的一句话: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的某个时刻做准备!所以,程序员们,学点与技术无关的知识吧!

  • 相关阅读:
    UVA 10462 Is There A Second Way Left?(次小生成树&Prim&Kruskal)题解
    POJ 1679 The Unique MST (次小生成树)题解
    POJ 2373 Dividing the Path (单调队列优化DP)题解
    BZOJ 2709 迷宫花园
    BZOJ 1270 雷涛的小猫
    BZOJ 2834 回家的路
    BZOJ 2506 calc
    BZOJ 3124 直径
    BZOJ 4416 阶乘字符串
    BZOJ 3930 选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lixina/p/95843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