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网络基础

    1.通信的条件

    通信的是由:物理连接的建立,互联网协议。(互联网协议就是一系列的标准,相当于就是计算机界的英语)。

    2.网络协议

    一系列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之为互联网协议,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

    互联网协议的功能:定义计算机如何接入internet,以及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3.tcp/ip五层协议

    (1.)物理层

    传输介质:网卡、电缆、光缆、双绞线(网线)。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

    ethernet规定

    •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
    •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                        data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ethernet规定接入internet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广播(原文:broadcast)是指封包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时,目的地址为网络中所有设备的一种传输方式。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所有设备”也是限定在一个范围之中,称为“广播域”。使用协议ARP协议。

    以太网和IPv4网都用全1的地址表示广播,分别是ff:ff:ff:ff:ff:ff和255.255.255.255。

    设备:二层交换机

    (3.)网络层:

    网络层功能: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来区分不同的广播域/子网,这套地址即网络地址。

    IP协议:

    •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ip协议,它定义的地址称之为ip地址,广泛采用的v4版本即ipv4,它规定网络地址由32位2进制表示
    • 范围0.0.0.0-255.255.255.255
    • 一个ip地址通常写成四段十进制数,例:172.16.10.1

    ip地址分成两部分

    • 网络部分:标识子网
    • 主机部分:标识主机

    注意:单纯的ip地址段只是标识了ip地址的种类,从网络部分或主机部分都无法辨识一个ip所处的子网

    例:172.16.10.1与172.16.10.2并不能确定二者处于同一子网

    子网掩码

    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比如,IP地址172.16.10.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24位,主机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写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

    ip数据包

    ip数据包也分为head和data部分,无须为ip包定义单独的栏位,直接放入以太网包的data部分

    head:长度为20到60字节

    data:最长为65,515字节。

    而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

    以太网头                ip 头                                     ip数据                                

     ARP协议

    arp协议由来:计算机通信基本靠吼,即广播的方式,所有上层的包到最后都要封装上以太网头,然后通过以太网协议发送,在谈及以太网协议时候,我门了解到

    通信是基于mac的广播方式实现,计算机在发包时,获取自身的mac是容易的,如何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就需要通过arp协议。

    ARP协议的含义: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arp协议功能: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包,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协议工作方式:每台主机ip都是已知的

    例如:主机172.16.10.10/24访问172.16.10.11/24

    一:首先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区分出自己所处的子网

    场景 数据包地址
    同一子网 目标主机mac,目标主机ip
    不同子网 网关mac,目标主机ip

    二:分析172.16.10.10/24与172.16.10.11/24处于同一网络(如果不是同一网络,那么下表中目标ip为172.16.10.1,通过arp获取的是网关的mac)

      源mac 目标mac 源ip 目标ip 数据部分
    发送端主机 发送端mac FF:FF:FF:FF:FF:FF 172.16.10.10/24 172.16.10.11/24 数据

    三:这个包会以广播的方式在发送端所处的自网内传输,所有主机接收后拆开包,发现目标ip为自己的,就响应,返回自己的mac

    设备: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4.)传输层

    传输层的由来:网络层的ip帮我们区分子网,以太网层的mac帮我们找到主机,然后大家使用的都是应用程序,你的电脑上可能同时开启qq,暴风影音,等多个应用程序,

    那么我们通过ip和mac找到了一台特定的主机,如何标识这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答案就是端口,端口即应用程序与网卡关联的编号。

    传输层功能: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是专门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而设计的。每一次TCP连接都需要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三次握手”就发生在连接建立阶段

     

    补充:端口范围0-65535,0-1023为系统占用端口

    tcp协议:

    可靠传输,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以太网头 ip 头               tcp头               数据                                                    

    udp协议: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1] ,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不可靠传输,”报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字节,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

    以太网头 ip头                      udp头                            数据                                           

    tcp报文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一个TCP的SYN标志位置1的包,指明客户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X, 保存在包头的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

    (2)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发回确认包(ACK)应答。即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均为1同时,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

             设置为客户的I S N加1以.即X+1。

    (3)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包(ACK) SYN标志位为0,ACK标志位为1.并且把服务器发来ACK的序号字段+1,放在确定字段

            中发送给对方.并且在数据段放写ISN的+1

     SYN攻击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服务器发送SYN-ACK之后,收到客户端的ACK之前的TCP连接称为半连接(half-open connect).此时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 当收到ACK后,服务器转入ESTABLISHED状态.

            Syn攻击就是 攻击客户端 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向服务器不断地发送syn包,服务器回复确认包,并等待客户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服务器需要不断的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正常的SYN请求被丢弃,目标系统运行缓慢,严重者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

            Syn攻击是一个典型的DDOS攻击。检测SYN攻击非常的方便,当你在服务器上看到大量的半连接状态时,特别是源IP地址是随机的,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一次SYN攻击.在Linux下可以如下命令检测是否被Syn攻击

    netstat -n -p TCP | grep SYN_RECV

    一般较新的TCP/IP协议栈都对这一过程进行修正来防范Syn攻击,修改tcp协议实现。主要方法有SynAttackProtect保护机制、SYN cookies技术、增加最大半连接和缩短超时时间等.但是不能完全防范syn攻击。

    TCP四次挥手

    TCP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因此称为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客户端或服务器均可主动发起挥手动作,在socket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close()操作即可产生挥手操作。



    (5.)应用层

    应用层功能: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例: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传输数据是数据进行封装数据包的过程,而接收数据是数据进行解封装的过程。

    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4.socket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连接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

    能够唯一标示网络中的进程后,它们就可以利用socket进行通信了,什么是socket呢?我们经常把socket翻译为套接字,socket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它把TCP/IP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接口供应用层调用已实现进程在网络中通信。

    socket起源于UNIX,在Unix一切皆文件哲学的思想下,socket是一种"打开—读/写—关闭"模式的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各自维护一个"文件",在建立连接打开后,可以向自己文件写入内容供对方读取或者读取对方内容,通讯结束时关闭文件。

    介于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把tcp/udp封装起来,为开发人员提供简单的接口,所以程序员只需要遵循socket的标准,写出的程序自然就遵循tcop/udp协议。

    5.DHCP协议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DHC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主机地址的动态分配任务由网络主机驱动。当DHCP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网络主机申请地址的信息时,才会向网络主机发送相关的地址配置等信息,以实现网络主机地址信息的动态配置。DHCP具有以下功能:
    1. 保证任何IP地址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台DHCP客户机所使用。
    2. DHCP应当可以给用户分配永久固定的IP地址。
    3. DHCP应当可以同用其他方法获得IP地址的主机共存(如手工配置IP地址的主机)。
    4. DHCP服务器应当向现有的BOOTP客户端提供服务。
    DHCP有三种机制分配IP地址:
    1) 自动分配方式(Automatic Allocation),DHCP服务器为主机指定一个永久性的IP地址,一旦DHCP客户端第一次成功从DHCP服务器端租用到IP地址后,就可以永久性的使用该地址。
     
    2) 动态分配方式(Dynamic Allocation),DHCP服务器给主机指定一个具有时间限制的IP地址,时间到期或主机明确表示放弃该地址时,该地址可以被其他主机使用。
    3) 手工分配方式(Manual Allocation),客户端的IP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指定的,DHCP服务器只是将指定的IP地址告诉客户端主机。
    6.DNS协议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1.递归查询: 
    一般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属递归查询,即当客户机向DNS服务器发出请求后,若DNS服务器本身不能解析,则会向另外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得到结果后转交给客户机;
    2.迭代查询(反复查询):
    一般DNS服务器之间属迭代查询,如:若DNS2不能响应DNS1的请求,则它会将DNS3的IP给DNS2,以便其再向DNS3发出请求;
    举例:比如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王老师告诉他答案这之间的叫递归查询。这期间也许王老师也不会,这时王老师问张老师,这之间的查询叫迭代查询
    7.网络通信流程
    1.本机获取
    • 本机的IP地址:192.168.1.100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网关的IP地址:192.168.1.1
    • DNS的IP地址:8.8.8.8

    2.打开浏览器,想要访问Google,在地址栏输入了网址:www.google.com。

    3.dns协议(基于udp协议)

  • 相关阅读:
    ADF中遍历VO中的行数据(Iterator)
    程序中实现两个DataTable的Left Join效果(修改了,网上第二个DataTable为空,所处的异常)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鼠标悬停时显示信息窗口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查询,然后单击显示信息窗口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查询,立刻打开信息窗口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显示多个查询结果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用图表显示查询结果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查询没有地图的数据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用第二个服务的范围设置地图范围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显示地图属性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ningyang/p/71701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