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feStreams+FriendStreams:你的切片之不同玩法

    LifeStreams+FriendStreams:你的切片之不同玩法

    郑昀 20070908

    1LifeStreams我们都知道,就是把你的所有Web2.0服务的帐号都存放在一个集中门户,这样这个入口就聚合到你所有的网上行为了,其实也就是告诉了别人“What are you doing”

    这其实是一个近几年来不同网站通过不同形式的服务做的同一件事。说到底,互联网没有什么全新的创意,就像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洛仑兹的基础之上推演而来一样,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洛仑兹和彭加勒已经分别从不同角度已经接近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譬如,06年十月份SixApart正式推出的VOX就已经允许用户在自己的Blog上通过各种 mashup 的来源来添加媒体内容,比如 AmazonYoutubeFlickr 等等。当然这只是LifeStreams的简单范例。

    这种属于“pull”行为,VOX把你的lifestreams拉回来。

    twitter,你自己主动发言告诉别人你在做什么,这个还不尽然算LifeStreams。你的各种应用通过twitter api发布你的行为,这才是发扬了LifeStreams,比如你在RSS阅读器中的分享、你的音乐播放器等等。

    这种属于“push”行为,应用把你的行为推送给twitter

    Facebooksnews feed也是如此。

    能够专一地、跨网站地提供LifeStreams服务的,而且看上去很美的,是RedHatmugshot

    类似的,还有,Ziki

    2mugshot,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支持非常多的国外主流Web2.0服务,基本涵盖了国外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个个人门户确实不一般。

     

    3FriendStreams又是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如何看到你的好友们的“What are you doing”。如果只是简单地去你朋友的LifeStreams看,那还叫什么FriendStreams

    就是要在你的LifeStreams里同时看到FriendStreams,这才叫方便。

    比如,twitter不就是这样吗?可以只看你在说什么,也可以看你和好友都在说什么,只需要一个标签的切换。

    mugshot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在你的mugshot个人主页上点击“Network”标签就能看到好友的FlickrYoutubedel.icio.usGoogle reader shared itemsTwitterFacebook。。。blabla所有行为,当然仅仅是看看而已。虽然不是什么颠覆性的IDEA,无非就是mashup罢了,不过已经离Google老大描述的“Applications that are pieced together”很近了

    4

    昨天和思践聊天,论及上面这些FriendStreams服务,还都是主动通知你好友的所作所为,它们都需要你特别抽出精力去处理这些信息。有时候,这是一种无声的轰炸。

    这只适合那些有很多时间关心好友行为的“闲人”,==|||

    我所喜欢的是,在你不去注意你的好友干什么的情况下,也就是不分散你的注意力,你还是有你自己的生活的,在你浏览的时候,机器人主动告诉你,你的好友对于这个主题曾经什么时候关注过,是在哪个网站。

    也就是,好友行为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286260051315030639,签名,精美,花

    郑昀

     

    我的相关阅读:

    【新媒体】“你”的微内容

    【新媒体讨论】关联趋势和“就是不服”

    百度新闻向左 Google新闻向右【新媒体】

    围绕新闻的观点聚合是有价值的【新媒体】

     

  • 相关阅读:
    ClientDataSet 心得
    TClientDataSet中关于TField、TFieldDef动态创立字段的应用
    Delphi CxGrid 汇总(4)
    Delphi CxGrid 汇总(3)
    Delphi CxGrid 汇总(2)
    Delphi cxGrid使用汇总(一)
    修改后的SQL分页存储过程,利用2分法,支持排序
    字符串操作之格式化
    关于 cxGrid 的过滤问题
    cxGrid实现取消过滤和排序后定位到首行(单选和多选)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engyun_ustc/p/88667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