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口碑】“常识”何时会自动传播

    【社会心理学还是口碑经济学?】“常识”何时会自动传播

    郑昀 20071204

     

    Sologram写了篇《电源插座经济学》,很契合他的自我标识:职业程序员,架构师;业余设计师,经济学家。我恰巧也对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感兴趣,所以就此话题展开谈谈。

    Sologram的同事传递给他一个经验:笔记本的电源应该先插到墙上的插座,然后再连到计算机,不然电源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更容易损坏。但Sologram稍加思索后,并不认同,类比于达尔文理论,这种易犯的错误会在岁月中自我修正的,主要由经济这只手推动,原因很简单,如果电源因此经常损坏或者寿命减短,那么电源提供商就会被迅速自然淘汰。

    这就是电源插座经济学。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突然觉得似曾相识,不久前恰好也用类似的推断回答过同样的经验提示。也许这说明,这种笔记本电源“常识”正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就像我们以前所见到过的那些“常识”一样。

     

    那么,第一,“常识”中论述的电源损坏事情应该曾经发生过,从而造成这种经验开始流传。你可以称之为 “月经式口碑”,它的传播的时间性、路径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学车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被“汽车点火发动后是否要等几分钟再走车”的“常识”所迷惑,以至于当时不少人在爱卡的各个子论坛上反复争辩,到底是点火马上就走,还是等两分钟,甚至时至今日你还会看到N多新手一再追问或作为先进经验再次传递(案例)。

     

    嘿嘿,这个现象是值得把玩的。既在于它的流传广泛,还在于它的月经式传播:基本上每一拨新手都会受到这种风险教育,不管有没有人曾经在传播路径上做出过反驳和证伪,总有人把这种“常识”不遗余力地传递下去。Sologram同事告诫他“本本电源应该先插到墙上插座”如出一辙。

     

    假如我们对这个案例也套用Sologram的电源插座经济学,是否适用呢?不适用。因为这个汽车点火“常识”说的是慢性的、看不到的损坏,据称是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和减少发动机的寿命;这并不会过分显而易见的地影响消费者的利益,或许还会增加了汽车生产商的利益;经济学并不会迅速让这种“常识”见鬼。

     

    但它的确曾经发生过,所以很多很多人都从驾校的那些老教官们、老司机们那里获得了这些“常识”,你可以认为老教官们、老司机们属于“意见领袖”,嘿嘿。就像电源插座经济学下面Jo的回复:“人们总是很少会去想这是否是他的经验已经过时的时候”。是的,经验已经过时,但由于传播者具有以下特征时,“常识”会不断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新使用者:

    1.长期使用者;

    2.专业技能被承认;

    3.网络时代,ID比较老的,都有可能可以作为“意见领袖”,他们作为“老手”自居所叙述的经验就会被认同。

    此时,只有Sologram这种习惯性质疑者才会下意识地揣摩“常识”的真实性,但依然不会阻断传播链条

     

    第二,你是否见过这样的“风险提示”呢:使用交流电时不要把电池拿掉用,拿掉电池使用对笔记本有百害无一益(你可以在售后使用问题集锦看到)。

    你听说过这个“常识”吗?

    又有多少人知道机票被“超售”,急急忙忙赶往机场的人们有一定的几率有票但却因为没座而无法上飞机,你有可能被朋友提醒要早点办登机手续以免此种噩梦发生而绝对得不到赔付(当然以后不太会了,深航、海航、川航124刚刚公布“机票超售”补偿方案,旅客最低可获得200元赔偿)。

    Sologram文中列举的“如果事实如此,这样的消息(知识)会被迅速传播开来的,电源插接的顺序将变成一种常识”论点,又如何解释呢?什么样的经验会被广泛传播,以至于象Sologram的同事或我的朋友一样,看到我们插拔本本电源就下意识地提醒呢?

    为什么“谷歌阻止搜索钓鱼岛”、“新浪被日本人控股”前几年会被广泛传播,无论多少人作出批驳都无法阻止新一轮的传播呢?为什么现在这些言论停止传播了呢?


       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附录:

    本本电源的非经济学回答:

    笔记本一端有扼流圈的,不必担心高电压冲击。笔记本电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稳压器,保护自身不受电压干扰。

    汽车点火走车的非经济学回答: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热车这个过程已经相当简略。除了化油器的车,大多数汽车原地怠速热车没有必要,既耗油又费时还不环保。一发动引擎后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门飙车,保持低速运转,其效果是和怠速运转相同的。

    推荐我的近作:

    12/01/2007  移动互联网人丁凋零的苦果早已种下 
    11/30/2007  智能语义聚合框架:像人类一样收集和理解知识
    11/27/2007  话题营销在选择自由的当下只能是制造垃圾和垃圾流量
    11/01/2007  【乱讲】互联网人的“迷信”
    11/06/2007 互联网大鳄的"打"、"着实打"、"用心打" 

    玩聚热点频道:
    玩聚 民生 频道  玩聚 体育 频道  玩聚 娱乐 频道  玩聚 锐评 频道  玩聚 商业 频道  玩聚 科技 频道  玩聚 两性 频道     
     
  • 相关阅读:
    Powershell数据处理
    Powershell About Active Directory Group Membership of a domain user
    Powershell About Active Directory Server
    Oracle Schema Objects——Tables——TableStorage
    Oracle Schema Objects——Tables——TableType
    English Grammar
    Oracle Database Documentation
    Oracle Schema Objects——Tables——Oracle Data Types
    Oracle Schema Objects——Tables——Overview of Tables
    What is Gramma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engyun_ustc/p/98297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