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zuma三阶段论和技术道路[一]

    zuma三阶段论和技术道路[]

    by 郑昀 200605

    年初打zuma,和人聊天谈学习能力,聊出了zuma三阶段论。

    其实类似的因境生情,是做学生时常用的手法,没办法,老师要求立意嘛,立意好了,作文分就高嘛。这种手法,常见于梁宁的《闲花照水录》,诸如,谈管理的《电影式管理与军队式管理》,抑或《一面 两面 三面》《吕布:不被降服便是妖孽》《从小鸟到鸵鸟 ;今日又看到李天平去年写的《分层开发思想与小笼包

     

    下面还是说说我的立意吧:

     l          zuma第一阶段,只能看见那些离自己最近的球,疲于应付,越到最后,球越出越快,球攒得越多,你不得不深深陷入他的节奏中,不能自拔。什么爆炸球,减速球,大钱,统统无法看见。

     l          zuma第二阶段,经过高人指点,终于了解到球还有很多种类,知道隔行消球加分多,知道如何吸球。虽然能够尽量利用这些规则和技巧,但是受限于自身的手眼身法意,还是无法把自己知道的技巧全部在实战中用上。

     l          zuma第三阶段,手眼身法意都已经磨练得当,或者天赋了得,再加上洞悉规则和技巧,已经能够圆通无碍地打通13关了。

     

    我们下面谈谈技术道路,也存在着同样的阶段。前文所给出的 [MSN谈话] 关于技术和人生道路的问题》就是针对下面的第一阶段的朋友们所说的,对于已经跃升至后两个阶段的明白人,自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些明白人也许早已经超越了我的《追寻圆通无碍的智慧》中所描述的行事手段。

     

           我还是说说我的见闻吧。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在第一阶段,虽然苦苦上下求索,无奈深陷于项目经理/公司老板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完全没有自己的节奏可言。尤其是到了一些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公司,同时投身于N多个项目,每个项目还迟迟无法抽身逃出,被PM/BOSS/客户打来的电话打乱阵脚,天天疲于应付,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消化吸收了,完全被生意牵着你的鼻子走了。什么技巧、捷径、手眼身法意,对于这些人来说,统统视而不见。

    不是这些人不努力,也不是他们的天资不好。实在是,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跟着外界的节奏乱走。小时候老师总喜欢通过讲解难题,来显示自身的水平,而这对于第一阶段的学生而言,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迫使学生日复一日地、夸父追日般地努力去理解老师的大题、难题解法,殊不知,已经处处落于下风。到了公司里也是如此,天天为了项目,疲于学习项目要用到的知识,往往是只搞懂了怎么用,精华部分都无暇顾及。

    经常看到很多Blogger们在紧紧跟随国外的众多的框架工具开源,这种训练手法,对于第二阶段的同学,应该有提升作用,用在资质平平、自顾不暇的第一阶段同学身上,反而是在害他。

     

    第一阶段的同学,两种情况下会升级,一是经过反复演练,终于得以适应zuma出球节奏,此时便可以注意到某些原先看不到的细节,就像《大唐双龙传》里说的眼睛明亮起来,迎面冲来的十多名流氓大汉再非那麽可怕了,他甚至感到自己提升在一种比他们更快一筹的运作速率中,且可隐隐把握到每件兵器所取的角度和时间,空隙与破绽,以至乎谁强谁弱。.... 一切感觉都以倍数地强化了。;二是经过高人指点,得以领悟。前者演化过程较长,不可取;后者需要是过来人点拨,尤其是该人必须是达到了第三层境界。

     

    很多人始终无法升级,或者就算因为遇到贵人勉强到了第二阶段,也还是因为天分不够,所以无法顿悟。这个升级时间如果长了,就容易产生幻灭感,或者深深地感到疲倦,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退出软件开发的。怎么办呢?有人出主意了,要有理想、有抱负。嗯,这些空话,骗骗过去的小学生还可以,现在的小学生已经都不会买这种乌托邦的帐了。

    对于某些把我们归类于现实主义的论调,我们嗤之以鼻,什么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当你一谈及现实中要做什么,立马被某些僵化的教条主义者归类于现实主义,好像我们要是懂现实就无法理解理想一样?是吗?你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吗?

    还是Paul Graham的《How To Do What You Love》说得好“有些人特别幸运,他们12岁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沿着这条路茁壮成长。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成就大事的人来说,其 职业生涯就像乒乓球的轨迹,他们在学校里学A,工作后做完全不相关的B,最后成名于C”。

    真的有理想(不要出于面子伪装你有理想),是件好事,但是第一理想它是一个不稳定介质,第二它不能给你实际的帮助。所以Paul Graham恳切地告诉我们“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是很难的。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肯定很难,所以,不要低估它的难度,同时,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而气馁。其实,只要敢于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满,就比很多人更可能成功了,那些人还在自欺欺人呢。如果周围的同事都说工作得很开心,而自己却对这份工作一点也看不上眼,那也许是同事在自己骗自己,虽然未必都是,但可能性很大。”。

    选择哪条路,是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的。找到喜欢做的工作很难,大多数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做到,也要等到三、四十岁。但是,只要有这个愿望,就很可能会实现。如果知道自己会喜欢工作,就胜利在望了,如果知道自己具体爱做什么工作,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如果你进入社会不久就很容易地找到了喜欢做的工作,那么恭喜你,同时也佩服你,你肯定是用了极大的耐心才看到这里的。

     

    要说Steve Jobs,那还是应该算作有点理想,也有点名气的,那我们拿他的话来给出我们自己的解读(你有什么不同的解读那是你的事儿,但不要认为别人都必须和你保持一致)

    我确信,如果不是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一切决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剂苦药,可我认为苦药利于病。有时生活会当头给你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著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那么怎么看待“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呢?

    这里我们展开论述的前提是,软件行业还能让你谋生得比较体面,而你仅仅是因为自己迟迟无法升级而后辈又能人辈出,所以有了无力感或幻灭感。

    人首先要生存,真的随你的心性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很难赚到钱。这时Paul Graham告诉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

     l          成长渐进法:随着能力的增强、名气的增大,逐渐放弃不喜欢的工作,选择喜欢的工作。

     l         齐头并进法:做不喜欢的工作赚钱,以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么不妨试着“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试着给其他人提供技术帮助,比如试着加入一些开源团队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写写tech方面的blog,甚至于尝试着通过翻译技术书籍来练练文笔和思路然后撰写自己的技术书籍,或者试着讲技术课,这样一方面积累成就感,另一方面寻找潜在的喜欢的东西。

    注意Paul的忠告“不要太早下决定。很小就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的孩子似乎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善于做数学题目一样。可惜,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

     

    资源:

    1

    HowToDoWhatYouLove》翻译稿;

    参见http://www.wanglianghome.org/cgi-bin/wiki.cgi/HowToDoWhatYouLove

    2:《史蒂夫·乔布斯: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3zuma,一种击球游戏。

  • 相关阅读:
    (OK) install-ns3——using-testing
    (OK) Docker中使用固定IP——docker run -i -t --rm --net='none'
    dnf whatprovides /usr/bin/lxc-ls
    HOWTO make ns-3 interact with the real world
    (OK) dnf
    NS3网络仿真(1)—— (14)
    (OK) install NS-3 NS3
    (OK) NS-3—LXC-(Docker)—MANET——HOWTO Use Linux Containers to set up virtual networks
    Which one is better for simula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omnet++ or Ns-2 Ns-3
    Is it possible to simulate a new addressing scheme for MANETs using GNS3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engyun_ustc/p/zuma_ittech.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