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这一年的acm路

      这些日子在纠结一个事情,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acm和做项目之间的取舍。

      回到一年前的今天,唐鹏学长一个短信,要我去参见acm。是我便飞奔到寝室,向他询问有关acm的事情,他让我先在HDU 11版A题。我本想着会很简单,于是马上去做了第2000题,按照我自记的想法,好不容易和输入输出格式一样后,本想着这代码肯定是正确的,兴高采烈的交了代码,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居然弹出了个Wrong answer!我当时就郁闷了,想这等弱智的题目未必还会WA?一度以为是OJ出了问题,于是再交了一遍,结果还是WA。于是不服气的问了问唐鹏学长,他说:多组数据,EOF。当时还不知道EOF是何方神物,于是各种百度之,终于在几天后把OJ的评测方式给弄懂了。于是便马上修改那道题目,提交,当返回一个Accepted的结果时,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难以言表。从此我便踏上了acm的道路。

      后来的几天,我沉侵在其中,一直在A题目,可谓对acm是一见钟情。但当时对算法根本不是很了解,而且有没有什么算法之类的书,只是一味的刷着水题,接触的基本都是二分,队列,栈之类的一些基础的东西。水题大概刷了150道的样子,就放寒假了。放寒假之前,彪哥给我们开了一次会,给我们介绍了acm的一些算法,然后然后给我们分了任务,我这组分的是搜索算法,当时听到“搜索“这次就觉得很高级的样子。回到家里,玩了几天后,就开始看lrj的白书了,当时觉得前面的讲得太基础了,就没怎么看了,然后就开始玩去了。中秋过完后,发现彪哥给分的任务还没开始呢。于是就开始翻到白书的搜索那章节开始恶补,当时可谓是看得各种心酸,压根不知道BFS是怎么实现的。在各种度娘和加上我绞尽脑汁之后,终于明白了BFS的精髓,于是在POJ上水一道BFS的入门题。紧接着我又学习了DFS,快排,枚举等一些基础的算法,如此开始了算法的学习历程。

      开学后,开始了各种专题训练,也让我对算法有了更广阔的了解,hash,计算几何,最短路,网络流,DP等。但对于这些的认识还是潜层次的。后来的校赛,我、zsc和cxb成为一组。没想到比赛各种顺风顺水,排名一直靠前,最后得了个一等奖,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搞acm的决心。然后,就有幸去参加了”安博牛耳杯“和”湘潭邀请赛“,当然结果是被各种虐,各种打击,连酱油奖都没得到。

      接下来的一次强化训练就是暑假的集训了,每天基本是8点-24点都在敲题的节奏,最让我不爽的是,每天8点半还要搞场训练赛,训练赛完后就到中午了,然后下午还要搞专题训练,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结果还要搞一场加训,机房照明灯全部关掉,一片漆黑,全部盲打,各种惊心动魄。比完后,哪能睡得着,各种没有A掉的题目要继续A,然后才能安心入睡。其实想来暑期还是蛮好玩的,在机房里,A题A得不爽了,偷偷的看看中国好声音,打打游戏,貌似还被彪哥逮到几次呢。傍晚的时候,我、zsc、cxb和F没事在校园闲逛,看看球场上各种滑稽的动作,欢笑畅谈。让我记忆清晰的是,有一次一大早醒来,发现机房停电了,那个欢呼啊,停个电也这么高兴= =,结果全跑去网吧了,哈哈。就这样,时间过得很快,荏苒中,已经开学了。

      开学后有5场区预赛的网络预选赛,搞得非常的心疼,被虐得惨不忍睹,后来发现自己还是神马都不会啊,,,哭,,,%>_<%。然后紧接着就是省赛,我们队有幸出线,背着一大堆资料来到了HUT,HUT的新校区还是不错的,和我们学校同一个风格,只是校门霸气了许多。热身赛熟悉了下机器环境后就回到宾馆开始玩了,看了看电影,躺在床上玩玩手机就睡着了。第二天就是正式比赛了。题目发下来,我一眼就看到了一道水题,于是马上敲之1A。后来小宾又看到水题,和他商讨下trick之后1A。然后zsc看到一道字典树,说这题做过,于是给他敲。我就开始想那道数学题,发现那题简单,于是开敲,当时我还看了下,那题还没有一个人A掉,当时就有点警觉了,但还是敲了下去,但后来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就果断放弃了,看其他题,和小宾商讨图论题,此时zsc已经A掉字典树。然后看了看排名,开始做那道模拟题,我看zsc敲了很久后在调试,然后看看题目,就说这不就是简单的模拟么,敲得怎么样了,他说再等等,我就说那我先看其他题。结果还没等我做下去,他就说你来敲吧,于是我就想都没想就下手了。中途,居然发现道模板题,于是果断A掉,此时四题全部1A,相当的顺。然后我接着模拟,由于敲前太突然了,没怎么想,再加上题目也没看,于是各种蛋疼,3WA后终于A掉,比赛结束。最后颁奖,省三,小打酱油而归。

      省赛后,事情就接踵而来了,首先是ACMore协会的招新(这里F是相当的给力啊,独挡一面),然后是一堆作业要补,以至于到现在已近两个星期没有A题了,其中学院还搞个卓越班,跟着老师做项目。做项目主要是知识面的广度,而acm是深度,这两者势必会和acm产生冲突。思考了下自己未来将要走的路,还是觉得现在搞acm较为合适。首先,算法可以说是内功,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这话一点不假。所以要想编出高效的代码,势必要有较强的算法功底。其次,或许自己会考研,这对我来说也是一大帮助,毕竟搞过acm的,那些数据结构和算法还是相当熟练地。然后,也搞了将近一年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非常喜欢acm这一竞赛,非常的有趣,或许这就是ACMer一直坚持的动力吧!

      今天还看到一句话:ACM-ICPC绝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搞算法的全部,你大可以花时间去做其他研究,做项目,或者参加学生工作(我更欣赏那些对人生和职业有良好规划的ACMer);但是,如果你搞ICPC的那段时间你不是全部投入,那的在ACM-ICPC生涯中,将只有后悔。

  • 相关阅读:
    51 Nod 1068 Bash游戏v3
    51 Nod Bash 游戏v2
    51 Nod 1073 约瑟夫环
    UVA 12063 Zeros and ones 一道需要好好体会的好题
    51 Nod 1161 Partial sums
    2018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UVA 11971 Polygon
    UVA 10900 So do you want to be a 2^n-aire?
    UVA 11346 Possibility
    python with as 的用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sl/p/274356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