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

     

    1.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的位置

    3.操作系统的功能

    4.操作系统的发展

    5.多道复用技术

    1.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

      现代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处理器,主存,硬盘,键鼠,显示器等构成。程序员不可能掌握所有这些部件的细节。于是计算机安装了一套系统软件,被称为操作系统。它的任务是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更好、更简单、的计算机模型,方便用户程序调用管理上面的设备。

    2.操作系统的位置

      操作系统位于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本质也是一个软件。操作系统工作于内核态时用来管理硬件资源,运行于用户态时为程序员提供系统调用的接口。

    3.操作系统的功能

    1.隐藏了操作硬件的接口,转变成优雅的系统调用接口。程序员在编程时,不必考虑操作硬件的细节,使用优雅的系统调用接口就能方便、清晰的操作硬件。

    2.操作系统使应用程序对硬件的竞态请求变得有序。(多路复用)

    4.操作系统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0~1955):真空管和穿孔卡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
    所有的程序设计都是由纯粹的机器语言编写的。

      2)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5):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有了操作系统的原型,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把计算机的输入攒起来成一大波再输入计算机,输出成一大波结果。

        有了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语言或汇编语言,写到纸上,然后穿孔打成卡片,再讲卡片盒带到输入室,交给操作员

         优点是批处理,节约了机时,缺点是需要将磁带搬来搬去且输入输出仍是串行,大大影响了程序员的开发效率。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80):集成电路芯片和多道程序设计

        第三代计算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字的科学计算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另一种是面向字符的商用计算机。用于银行保险行业的磁带归档和打印服务。

        第三代计算机广泛采用了多道复用技术,集成电路芯片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服务器的前身。

      4)第四代计算机(1980~至今):个人计算机

         略

    5.多道复用技术

      计算机处理来自多个程序发起的多个共享资源的请求,简称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的两种实现方式:

        1)时间上的复用

          因为只有一个cpu,有许多程序想要在该cpu上运行,系统先把cpu分给第一个程序,在这个程序运行的足够长的时间里或者遇见了IO阻塞,操作系统则会把cpu分给下一个程序。直到第一个程序重新被分配到cpu再次运行,cpu的切换速度非常快所以给用户感觉这些程序是同时运行的。操作系统会规定下一个需要执行的程序。以及一个任务需要运行多长时间

        2)空间上的复用

          每个客户都获取了大资源的一小部分资源,减少了排队等待资源的时间。例如,多个运行的程序同时进入内存,硬件层提供保护机制确保各自内存是分开的,且由操作系统控制,这比一个程序独占一个排队进入内存的效率高的多。多个用户程序保存文件在一个磁盘上也是空间上的复用。

          

  • 相关阅读:
    从员工到总监,你要明白的8个道理!
    IT民工2013的升迁
    你会对老板说这十句傻话吗
    BIO
    同步工具类
    NIO(一)
    Lock与Condition
    forkJoin
    线程池与Future
    今天需要获取一个网站的web服务反馈回来的数据,找到份不错的帖子关于WebClient类的使用,记录下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ouruncheng/p/65434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