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单前导下划线 _var 2 3 单个下划线是一个Python命名约定,表示这个名称是供内部使用的。 它通常不由Python解释器强制执行,仅仅作为一种对程序员的提示 4 5 程序员使用名称前的单下划线,用于指定该名称属性为“私有”。这有点类似于惯例,为了使其他人(或你自己)使用这些代码时将会知道以“_”开头的名称只供内部使用。正如Python文档中所述: 6 以下划线“_”为前缀的名称(如_spam)应该被视为API中非公开的部分(不管是函数、方法还是数据成员)。此时,应该将它们看作是一种实现细节,在修改它们时无需对外部通知。 7 正如上面所说,这确实类似一种惯例,因为它对解释器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意义,如果你写了代码“from <模块/包名> import *”,那么以“_”开头的名称都不会被导入,除非模块或包中的“__all__”列表显式地包含了它们。 8 9 class Test: 10 def __init__(self): 11 self.foo=11 12 self._bar=23 13 t=Test() 14 print(t.foo) 15 print(t._bar) 16 17 _bar中的单个下划线并没有阻止我们“进入”类并访问该变量的值。这是因为Python中的单个下划线前缀仅仅是一个约定 - 至少相对于变量和方法名而言。但是,前导下划线的确会影响从模块中导入名称的方式。 18 假设你在一个名为client.py的模块中有以下代码: 19 20 def external_func(): 21 return 23 22 def _internal_func(): 23 return 42 24 25 如果使用通配符从模块中导入所有名称,则Python不会导入带有前导下划线的名称(除非模块定义了覆盖此行为的__all__列表): 26 from client import * 27 print(external_func()) 28 print(_internal_func()) #NameError: name '_internal_func' is not defined 29 顺便说一下,应该避免通配符导入,因为它们使名称空间中存在哪些名称不清楚。 为了清楚起见,坚持常规导入更好。 30 31 常规导入不受前导单个下划线命名约定的影响: 32 import client 33 print(client.external_func()) 34 print(client._internal_func()) 35 36 37 38 2、单末尾下划线 var_ 39 有时候,一个变量的最合适的名称已经被一个关键字所占用。 因此,像class或def这样的名称不能用作Python中的变量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附加一个下划线来解决命名冲突: 40 单个末尾下划线(后缀)是一个约定,用来避免与Python关键字产生命名冲突。 PEP 8解释了这个约定。 41 def make_object(name,class): 42 pass 43 44 45 46 3、双前导下划线 __var 47 名称(具体为一个方法名)前双下划线(__)的用法并不是一种惯例,对解释器来说它有特定的意义。Python中的这种用法是为了避免与子类定义的名称冲突。Python文档指出,“__spam”这种形式(至少两个前导下划线,最多一个后续下划线)的任何标识符将会被“_classname__spam”这种形式原文取代,在这里“classname”是去掉前导下划线的当前类名。 48 49 class A(object): 50 def _internal_use(self): 51 pass 52 def __method_name(self): 53 pass 54 print(dir(A())) 55 56 # ['_A__method_name',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_internal_use'] 57 58 正如所预料的,“_internal_use”并未改变,而“__method_name”却被变成了“_ClassName__method_name”。此时,如果你创建A的一个子类B,那么你将不能轻易地覆写A中的方法“__method_name”。 59 60 class B(A): 61 pass 62 print(dir(B())) 63 64 # ['_A__method_name',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_internal_use'] 65 66 67 68 4、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 _var_ 69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一个名字同时以双下划线开始和结束,则不会应用名称修饰。 由双下划线前缀和后缀包围的变量不会被Python解释器修改: 70 71 class PrefixPostfixTest: 72 def __init__(self): 73 self.__bam__=42 74 print(PrefixPostfixTest().__bam__) # 42 75 76 但是,Python保留了有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的名称,用于特殊用途。 这样的例子有,__init__对象构造函数,或__call__ --- 它使得一个对象可以被调用。 77 这些dunder方法通常被称为神奇方法 - 但Python社区中的许多人都不喜欢这种方法。 78 最好避免在自己的程序中使用以双下划线(“dunders”)开头和结尾的名称,以避免与将来Python语言的变化产生冲突。 79 80 81 82 83 1、在解释器中:在这种情况下,“_”代表交互式解释器会话中上一条执行的语句的结果。这种用法首先被标准CPython解释器采用,然后其他类型的解释器也先后采用。 84 2、作为一个名称:这与上面一点稍微有些联系,此时“_”作为临时性的名称使用。这样,当其他人阅读你的代码时将会知道,你分配了一个特定的名称,但是并不会在后面再次用到该名称。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你可能对循环计数中的实际值并不感兴趣,此时就可以使用“_”。 85 n = 42 86 for _ in range(n): 87 do_something() 88 3、国际化:也许你也曾看到”_“会被作为一个函数来使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用于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字符串之间翻译查找的函数名称,这似乎源自并遵循相应的C约定。 89 90 可以发现,场景二和场景三中的使用方法可能会相互冲突,所以我们需要避免在使用“_”作为国际化查找转换功能的代码块中同时使用“_”作为临时名称。 91 92 总结: 93 Python下划线命名模式 - 小结 94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小结,即“速查表”,罗列了本文中谈到的五种Python下划线模式的含义: 95
96 97 98 转载自:《不知道这5种下划线的含义,你就不算真的会Python!》 99 subtitle 100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101 03-07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