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哈工大操作系统mooc
用户级线程
1.每个进程执行时会有一套自己的内存映射表,即我们所谓的资源,当执行多进程时切换要切换这套内存映射表,即所谓的资源切换
2.但是如果在这个进程中创建线程,共用一套资源,那么进行线程切换时,只要切换pc指针和栈指针esp即可,这样便省去了许多资源切换的操作
即资源不变但切换指令序列
例如,一个网页浏览器,需要有多个线程:一个线程用来从服务器接收数据 一个线程用来处理图片(如解压缩) 一个线程用来显示文本 一个线程用来显示图片
但是这些线程完全可以共用一套资源,即:接收数据放在某地址处,显示时要读, 所有的文本、图片都显示在一个屏幕上
那么这个浏览器的实现可能是这样的
其中: yield函数用来进行线程之间的切换
create函数就是要制造出第一次切 换时应该的样子
我们让每个线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栈,栈顶指针esp在线程控制块全局变量tcb中维护:
这样程序在往下执行时就能通过yield来进行线程切换了,注意yield最后一句jmp 204应该去掉,因为yield函数返回时,esp已经切换过去了,cpu只要正常取指令执行即可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个线程该有的资源:代码段,数据段,以及一个属于该线程的栈,栈顶指针esp维护着切换时要用的pc指针,还有一个tcb块,tcp.esp存的是这个线程自己的栈顶
而create函数要做的有这几件事:
1.在用户空间申请资源:申请栈空间,tcb块
2.初始化线程对应的tcb:关联tcb和栈
所以所有的代码实现就是
内核级线程概览和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
现代多核计算机的样子
内核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图示
用户级线程的缺点在于,硬件是看不到用户级线程的,因此当用户级线程所在的进程阻塞时,所有的用户级线程都会被阻塞
因此需要引入内核级线程,来充分发挥多核计算机的优势
内核级线程(进程)
首先,和用户级线程相比,内核级线程的ThreadCreate是系统调用,内核管理TCB,内核负 责切换线程
但是内核级线程必须和用户级线程相关联,才能完成从用户到内核的切换,因为执行的代码还在用户态,内核只是完成了线程的切换工作
所以内核线程切换后,还要再切换回对应的用户线程
关联方式:一个栈到一套栈;两个栈到两套栈
具体方法:当用户态引发中断进入内核后,内核栈里保存了用户栈的栈指针ss:sp和指令指针cs:pc,然后返回时通过IRET函数进行出栈工作,让ss:sp和cs:ip再切换到对应的用户栈
解决完用户栈和内核栈的绑定工作,然后开始进行内核态线程的切换工作:switch_to
内核级线程切换的五个步骤:
1.从用户态->内核态(出发中断),这个步骤传给内核用户态的栈信息
2.内核态线程被阻塞(时钟中断或读数据):进入调度算法,引发切换,这个ret返回的是父进程call下面的
3.调度函数找到next,引发switch_to:这个ret在父子进程里都会返回
4.switch_to函数内切换内核栈:这个ret只在子进程返回
5.从切换过来的内核栈IRET至用户态:返回到子进程的用户态
要注意的是,如果切换的不是线程而是进程,那么还要进行内存映射表的切换,此时只要在switch_to里增加地址映射表切换就可以
对应的,create线程函数的实现方式:
首先要在内核里申请一页空白页(这一个步骤对应用户态的malloc)
然后是申请内核栈,把用户栈也放进去
然后新建的tcb和内核栈绑定,处理线程的状态,加入到就绪队列里等待cpu调度就好啦!
一些性能上的对比
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内核级线程的切换,内核级进程的切换和其极其相似,只是新增了一个映射表(所谓的资源)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