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了解nohup和&的功效

    nohup和&究竟有啥区别?不少同学进行了回复,但并不是所有同学都理解得全对,今天把自己挖的坑自己填了。

     

    测试代码如下:

    是一个输出hello与循环轮数的死循环程序,每输出一行就休眠1秒。

     

    使用 ./a.out 前台运行程序,会是什么效果呢?

    程序每隔一秒会在终端输出一个字符串。

    此时如果键入Ctrl+C ,程序会收到一个SIGINT信号,如果不做特殊处理,程序的默认行为是终止(如上图)。

     

    使用 ./a.out& 后台运行程序,会是什么效果呢?

    如上图:

    • 首先会在终端显示进程号是32389

    • 键入Ctrl + C,发出SIGINT信号,程序会继续运行

     

    ps确认一下,确认进程依然在运行,进程号是32389

     

    此时如果关掉session,程序会收到一个SIGHUP信号,此时会怎么样呢?

    ps再次确认,可以看到关闭session之后,进程号是32389的a.out进程也关闭了

     

    使用nohup ./a.out 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使用nohup 运行程序a.out,会发现:

    • 前台没有出现进程号

    • 有一个“忽略输入,输出至nohup.out”的提示

    • hello的输出也没有出现在前台

     

    手动ps看进程号,这次a.out的进程号是32437

     

    此时如果关掉session,程序会收到一个SIGHUP信号,程序会不会关闭呢?

    关掉session后,再次ps看一下,ID为32437的a.out进程还在

    这些只能通过kill把程序干掉了,killall之后,ps查看进程已经关闭。

    killall之后,查看发现多了一个nohup.out文件,不过这个文件的大小是0,有点奇怪,启动程序的时候,明明提示了“appending output to nohup.out”呀,先把问题遗留在这,测试一下Ctrl +C。

    仍如上图,使用nohup启动a.out,如果键入Ctrl+C ,程序收到SIGINT信号后,直接关闭了

     

    最后测试一下nohup和&同时使用,即用nohup./a.out &运行程序,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使用nohup ./a.out &运行程序后,可以看到:

    • 会在终端显示进程号是32524

    • 也会有一个“忽略输入,输出至nohup.out”的提示

     

    键入Ctrl + C,发送SIGINT信号,似乎没反应。

    关闭session,发送SIGHUP信号,再来看看。

    ID为32524的进程依然存在,后续也只能用kill来关闭它。

     

    结论

    使用&后台运行程序:

    • 结果会输出到终端

    • 使用Ctrl + C发送SIGINT信号,程序免疫

    • 关闭session发送SIGHUP信号,程序关闭

     

    使用nohup运行程序:

    • 结果默认会输出到nohup.out

    • 使用Ctrl + C发送SIGINT信号,程序关闭

    • 关闭session发送SIGHUP信号,程序免疫

     

    平日线上经常使用nohup和&配合来启动程序

    • 同时免疫SIGINT和SIGHUP信号

     

    同时,还有一个最佳实践:

    • 不要将信息输出到终端标准输出,标准错误输出,而要用日志组件将信息记录到日志里

    尾巴

    nohup启动a.out,程序终止后,为啥nohup.out的大小是0?“hello”的字符串哪去了?

    转载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nyT-FPdIUdJUiUCYVGEnTg

  • 相关阅读:
    [转载]VC补遗之Profile篇
    [原创]百度之星2009初赛第二场第四题解答
    [总结]QT在CODE:BLOCKS中的配置
    [原创]自己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日志记录类
    [原创]QT动态加载UI文件注意事项
    window版本信息资源格式
    [原创]滚动条滚动范围的问题总结
    ofstream奇怪问题解决方法
    [转载]最小矩形(rec1)的解题报告
    oracle数据库用户之间授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st062102/p/128934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