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多继承c3算法

    一.mro

    mro即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方法解释顺序),主要用于在多继承时判断属性的路径(来自于哪个类)。

    print(类.mro)得到属性路径按继承顺序

    在python2.2版本中,算法基本思想是根据每个祖先类的继承结构,编译出一张列表,包括搜索到的类,按策略删除重复的。但是,在维护单调性方面失败过(顺序保存),所以从2.3版本,采用了新算法C3。

    二.为什么采用c3算法

    C3算法最早被提出是用于Lisp的,应用在Python中是为了解决原来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不满足本地优先级,和单调性的问题。
    本地优先级:指声明时父类的顺序,比如C(A,B),如果访问C类对象属性时,应该根据声明顺序,优先查找A类,然后再查找B类。
    单调性:如果在C的解析顺序中,A排在B的前面,那么在C的所有子类里,也必须满足这个顺序。

    三.c3算法

    判断mro要先确定一个线性序列,然后查找路径由由序列中类的顺序决定。所以C3算法就是生成一个线性序列。
    如果继承至一个基类:
    class B(A)
    这时B的mro序列为[B,A]

    如果继承至多个基类
    class B(A1,A2,A3 ...)
    这时B的mro序列 mro(B) = [B] + merge(mro(A1), mro(A2), mro(A3) ..., [A1,A2,A3])
    merge操作就是C3算法的核心。
    遍历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如果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其他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或不在其他序列出现,则从所有执行merge操作序列中删除这个元素,合并到当前的mro中。
    merge操作后的序列,继续执行merge操作,直到merge操作的序列为空。
    如果merge操作的序列无法为空,则说明不合法。

    class A(object):pass
    class B(object):pass
    class C(object):pass
    class E(A,B):pass
    class F(B,C):pass
    class G(E,F):pass
    
    # A、B、C都继承至一个基类,所以mro序列依次为[A,O]、[B,O]、[C,O]
    # mro(E) = [E] + merge(mro(A), mro(B), [A,B])
    #        = [E] + merge([A,O], [B,O], [A,B])
    # 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为[A,O]、[B,O]、[A,B]
    # A是序列[A,O]中的第一个元素,在序列[B,O]中不出现,在序列[A,B]中也是第一个元素,所以从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A,O]、[B,O]、[A,B])中删除A,合并到当前mro,[E]中。
    # mro(E) = [E,A] + merge([O], [B,O], [B])
    # 再执行merge操作,O是序列[O]中的第一个元素,但O在序列[B,O]中出现并且不是其中第一个元素。继续查看[B,O]的第一个元素B,B满足条件,所以从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中删除B,合并到[E, A]中。
    # mro(E) = [E,A,B] + merge([O], [O])
    #        = [E,A,B,O]
    print(E.__mro__) #(<class '__main__.E'>,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object'>)
    例子
  • 相关阅读:
    sed
    zabbix时间不同步
    zabbix-agent安装
    zabbix安装(网络)
    sendmail启动报错
    12306:被骂十年不吭声,终成大器
    一文带你看清HTTP所有概念(转)
    为什么 K8s 在阿里能成功(转)
    一文解读融资方式
    一文解读工业互联网 (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wq-/p/95789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