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 Bash Shell快速入门(一)

    BASH 的基本语法
    · 最简单的例子 —— Hello World!
    · 关于输入、输出和错误输出
    · BASH 中对变量的规定(与 C 语言的异同)
    · BASH 中的基本流程控制语法
    · 函数的使用
    最简单的例子 —— Hello World!
    几乎所有的讲解编程的书给读者的第一个例子都是 Hello World 程序,那么我们今天也就从这个例子出发,来逐步了解 BASH。
    用 vi 编辑器编辑一个 hello 文件如下:
    #!/bin/bash
    # This is a very simple example
    echo Hello World
    这样最简单的一个 BASH 程序就编写完了。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一,第一行的 #! 是什么意思
    二,第一行的 /bin/bash 又是什么意思
    三,第二行是注释吗
    四,echo 语句
    五,如何执行该程序

    #! 是说明 hello 这个文件的类型的,有点类似于 Windows 系统下用不同文件后缀来表示不同文件类型的意思(但不相同)。
    Linux 系统根据 "#!" 及该字串后面的信息确定该文件的类型,
    关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 "man magic"命令 及 /usr/share/magic 文件来了解这方面的更多内容。
    在 BASH 中 第一行的 "#!" 及后面的 "/bin/bash" 就表明该文件是一个 BASH 程序,需要由 /bin 目录下的 bash 程序来解释执行。
    BASH 这个程序一般是存放在 /bin 目录下,
    如果你的 Linux 系统比较特别,bash 也有可能被存放在 /sbin 、/usr/local/bin 、/usr/bin 、/usr/sbin 或 /usr/local/sbin 这样的目录下;
    如果还找不到,你可以用 "locate bash" "find / -name bash 2> /dev/null" 或 "whereis bash" 这三个命令找出 bash 所在的位置;
    如果仍然找不到,那你可能需要自己动手安装一个 BASH 软件包了。

    第二行的 "# This is a ..." 就是 BASH 程序的注释,
    在 BASH 程序中从“#”号(注意:后面紧接着是“!”号的除外)开始到行尾的多有部分均被看作是程序的注释。
    第三行的 echo 语句的功能是把 echo 后面的字符串输出到标准输出中去。由于 echo 后跟的是 "Hello World" 这个字符串,
    因此 "Hello World"这个字串就被显示在控制台终端的屏幕上了。
    需要注意的是 BASH 中的绝大多数语句结尾处都没有分号。
    如何执行该程序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显式制定 BASH 去执行:
    $ bash hello 或
    $ sh hello (这里 sh 是指向 bash 的一个链接,“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Aug 20 05:41 /bin/sh -> bash”)
    或者可以先将 hello 文件改为可以执行的文件,然后直接运行它,
    此时由于 hello 文件第一行的 "#! /bin/bash" 的作用,系统会自动用/bin/bash 程序去解释执行 hello 文件的:

    $ chmod u+x hello
    $ ./hello

    此处没有直接 “$ hello”是因为当前目录不是当前用户可执行文件的默认目录,而将当前目录“.”设为默认目录是一个不安全的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BASH 程序被执行后,实际上 Linux 系统是另外开设了一个进程来运行的。

    关于输入、输出和错误输出
    在字符终端环境中,标准输入/标准输出的概念很好理解。
    输入即指对一个应用程序 或命令的输入,无论是从键盘输入还是从别的文件输入;
    输出即指应用程序或命令产生的一些信息;
    与 Windows 系统下不同的是,Linux 系统下还有一个标准错误输出的概念,
    这个概念主要是为程序调试和系统维护目的而设置的,
    错误输出于标准输出分开可以让一些高级的错误信息不干扰正常的输出信息,
    从而方便一般用户的使用。

    在 Linux 系统中:
    标准输入(stdin)默认为键盘输入;
    标准输出(stdout)默认为屏幕输出;
    标准错误输出(stderr)默认也是输出到屏幕(上面的 std 表示 standard)。
    在 BASH 中使用这些概念时一般将标准输出表示为 1,将标准错误输出表示为 2。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如何使用他们,特别是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
    输入、输出及标准错误输出主要用于 I/O 的重定向,就是说需要改变他们的默认设置。

    先看这个例子:
    $ ls > ls_result
    $ ls -l >> ls_result
    上面这两个命令分别将 ls 命令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 ls_result 文件中和追加到 ls_result 文件中,而不是输出到屏幕上。">"就是输出(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的代表符号,连续两个 ">" 符号,即 ">>" 则表示不清除原来的而追加输出。
    下面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
    $ find /home -name lost* 2> err_result
    这个命令在 ">" 符号之前多了一个 "2","2>" 表示将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由于 /home 目录下有些目录由于权限限制不能访问,因此会产生一些标准错误输出被存放在 err_result 文件中。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 find /home -name lost* 2>>err_result 命令会产生什么结果?
    如果直接执行 find /home -name lost* > all_result ,
    其结果是只有标准输出被存入 all_result 文件中,要想让标准错误输出和标准输入一样都被存入到文件中,那该怎么办呢?
    看下面这个例子:
    $ find /home -name lost* > all_result 2>& 1
    上面这个例子中将首先将标准错误输出也重定向到标准输出中,再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 all_result 这个文件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输出都存储到文件中了。为实现上述功能,还有一种简便的写法如下:
    $ find /home -name lost* >& all_result
    如果那些出错信息并不重要,下面这个命令可以让你避开众多无用出错信息的干扰:
    $ find /home -name lost* 2> /dev/null
    同学们回去后还可以再试验一下如下几种重定向方式,看看会出什么结果,为什么?
    $ find /home -name lost* > all_result 1>& 2
    $ find /home -name lost* 2> all_result 1>& 2
    $ find /home -name lost* 2>& 1 > all_result
    另外一个非常有用的重定向操作符是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 (cd /source/directory && tar cf - . ) | (cd /dest/directory && tar xvfp -)
    该命令表示把 /source/directory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通过压缩和解压,
    快速的全部移动到 /dest/directory 目录下去,
    这个命令在 /source/directory 和 /dest/directory 不处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下时将显示出特别的优势。
    下面还几种不常见的用法:
    n<&- 表示将 n 号输入关闭
    <&- 表示关闭标准输入(键盘)
    n>&- 表示将 n 号输出关闭
    >&- 表示将标准输出关闭

    备注:随笔中内容来源于网上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 相关阅读:
    如何使用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自动操作Excel
    OpenSAML 使用引导 IV: 安全特性
    Spring Cloud Zuul 网关使用与 OAuth2.0 认证授权服务
    微服务架构集大成者—Spring Cloud (转载)
    Spring Cloud Eureka 服务注册列表显示 IP 配置问题
    使用 Notification API 开启浏览器桌面提醒
    SignalR 中使用 MessagePack 序列化提高 WebSocket 通信性能
    配置 Nginx 的目录浏览功能
    关于 Nginx 配置 WebSocket 400 问题
    Migrate from ASP.NET Core 2.0 to 2.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anf/p/78309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