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误区之一:预期过高与太过悲观

          一方面,各单位或公司在上信息化项目之初,都会预期过高,认为上了一套系统就万全了,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当然好的系统有助于提升管理的水平,有助于科学机制的运行,也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无论多么好的系统,都不可能替代人的工作。指望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自动解决所有管理问题或自动提升管理水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
        另一方面,与预期过高相对,“太过悲观”,对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效用没有充分认识,认为信息系统只是一种普通的工具,甚至认为“一切信息都没有什么用的”,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之所以将这两个误区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对信息化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正确或理性的认识。
         实际上,信息系统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具,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它的作用。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正如汽车这类工具一样,它会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1)信息系统是一个工具。我们既不要夸大它,也不能认为它是万能的;也不要低估它,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甚至认为它是无用的工具。
          (2)它应该是一种能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工具,它能带来管理水平提升,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现代管理。
          (3)管理者的工作不会因为它的出现而消失,只会因为它而提升。

    误区之二:急于求成与拖拖拉拉

         这也是一些单位或公司领导常犯的错误。
         一方面急于求成,恨不得今天签了合同,明天就能见效;现在提需求,马上就可以实现。急于求成,是对项目的复杂性缺乏充分认识,对项目周期估计严重不足。是简单化理解信息化的表现。
        实际上,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理解系统所在的业务领域所涉及各个过程,将业务逻辑、管理方法与IT 技术进行融合。项目建设过程又涉及项目规划、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设计、测试、部署、数据整理、培训等多个环节,复杂程度高,周期长。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员协调一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认真细致地完成各方面工作,才能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又拖拖拉拉,表现为:总有别的更重要的工作要去处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做的很多事情总不不能及时去做,比如需求的沟通与确认,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流程的规范与数据的整理等等,在等待中延误了项目的进度。

    误区之三:目标不清,范围不定

          表现如下:
          (1) 希望软件“万能”,无限扩大需求范围
          (2) 纠缠于细枝末节,忽视整体流程与功能
          (3) 责备求全,渴求“完美”
           但实际上,不可能有“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系统。任何一个信息化项目都是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一个目标。都有一个边界和范围,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要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可扩展的系统,未来需要时可以方便快速地新增新的功能即可,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目标不清,范围不定,会导致周期无限延长,所有参与人的满意度都会下降,严重者会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

    误区之四:重硬件轻软件

           以为信息化主要就是买计算机建网络,以为把计算机连成一个网络,信息共享和工作的协同就会自动发生。重视硬件,忽视软件,是一种本末倒置,因为硬件从你购买的第一天起就在贬值,而好的软件从你使用的第一天起就在升值。

    误区之五:信息化就是使操作更快、不用做什么工作,对一切工作信息系统应该自我就能完成、信息化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表现为使用者增加工作量

         表现是:
         (1) 不愿意为信息化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
         (2) 系统上线,发现工作量增加了,就更不能接受。
         (3) 认为:人工那么便宜,我多雇些人不就好了?所以不需要信息化!
       为说明这个误区,先打一个比方,买私家车,买私家车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你必须要学开车,要操心车的卫生,停放,保管,加油,维修保养,在路上轮胎破了,你还要换轮胎,这些都是你必须多做的工作。因为你多做了这些工作,你可以周末与家人去郊游,和亲戚朋友有更多更方便的聚会,你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对于你个人而言,未必是更轻松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有私家车,会让你以更轻松的方式,实现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但相对于你原来较低的生活质量状态而言,你或许更辛苦了!
        管理系统,就像私家车,在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工作量的增加是必然的,就像你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学会开车一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局部环节个别岗位的工作量的增加也是必然的,就像你要为私家车加油、换轮胎、维护保养一样。总体上,相对于其实现的更高的管理水平而言,工作量一定是下降的,而相对于原来低的管理水平而言,工作量则未必是下降的。因此,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观点: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以可以接受的代价提高管理水平,使用系统可以去做以前要花很大代价甚至根本做不了的事,而不是在现有的管理水平下,让大家变得更轻松。轻松不应是目的,提升才是目的。系统的安装运行不直接等于管理的提升,为提升还必须付出一些工作。比如,现在信息系统在试运行阶段个别岗位或个人的工作可能都要实行双套制,毫无疑问,相对于以往工作来说,工作量会在大幅度增加;但也毫无疑问,随着系统化逐步深入,我们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轻松,我们服务水平也会大幅度提升。

    误区之六:信息化是好东西,所以所有人一用起来就应该都说好

          这个误区的表现是:
          (1) 忽视理念的培养,忽视制度的约束,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会接受;
          (2) 当有人说不好时,就会产生怀疑,甚至导致半途而废。

           实际上,好东西,未必人们都会说它好;好东西,未必每个人都会接受它,更不要说自动接受它。
           尤其重要的,管理系统有3个内在特征,注定不会人人都说好。这三个特征是:
         (1) 因为信息系统都会对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操作,受到影响的人,很难说它好;
         (2)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必然会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因为惰性、对新事物的恐惧、学习新技能的成本,等等,都会导致有部分人员去指责它;
         (3) 正如“管理”本身不会完美一样,管理信息系统也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有瑕疵,就会有指责。

            因此,作为决策者,一定要正确对待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反对之声,不要简单地以为好东西就会自动被大家称道和接受,有指责之声,就动摇对信息化的观念。而要加强理念的培养,制定科学严谨的实施方案,在关键之时、困难之时更要发挥领导者坚强意志的作用。

    误区之七:信息化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事

      很多单位都有类似信息中心之类的专门负责IT项目的部门,很多人认为,使用什么系统,系统应该具有什么功能等都由IT部门负责、确定,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信息基础结构、网络建设确实主要是IT 部门的事,但应用系统的开发与使用主要不是IT部门的事。
      系统总体的应用目标必须由高层管理者确定,业务规则、逻辑和流程必须由业务部门确定。软件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应当以业务部门为主,精通管理和业务的人员,应当成为系统开发、选择、实施和应用的主体。当然,业务部门负责人必须尊重IT 技术应用的内在规律。

     

    误区之八:重开发轻实施,重系统轻数据

      这个误区是最为严重和普遍的了,主要表现为:
           (1) 以为系统开发完成,主要任务就完成了。
           (2) 以为系统一经安装,就万事大吉了,或主要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这时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工作量。
           (3) 轻视流程的规范与管理的改进。管理软件并不能自动规范流程,流程的规范需要管理者投入精力。管理软件也不能自动改进管理
           (4) 轻视数据的整理:数据标准化、规范与初始化
           (5) 轻视培训
       实际上,系统开发完成,甚至安装上线,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工作量。剩下一半多的工作就是实施,实施过程要做大量认真的培训,要做数据、流程的整理和初始化工作。大部分项目的失败,原因都是因为轻视实施,忽视数据。

  • 相关阅读:
    Android JNI开发摘录(二)之JNI数组处理
    基于HTTP协议的下载功能实现
    javascript中的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
    JavaScript模仿块级作用域
    javascript表单的Ajax 提交插件的使用
    论学历与经验
    使用Palette抽取图片颜色
    通过脚本和EL表达式获取域中数据
    需求分析
    Tomcat简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ogNetSpace/p/171389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