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网络-总结(三)

    网络层次的关系

    OSI七层模型介绍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展二一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7】应用层: 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TCP/IP四层模型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TCP,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

      3)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数据库模型和一组资源对象。

      4)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也是一个应用程序。

      5)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

      6)SSH:安全外壳协议,为建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SSH 是目前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

      7)NFS: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提供分割与重组数据,按端口号寻址,连接管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纠错的功能。传输层要向会话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可靠性,避免报文的出错、丢失、延迟时间紊乱、重复、乱序等差错。

      1)TCP: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2)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1)IP网际协议。IP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IP地址是重要概念

      2)ARP:地址解析协议。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以太网中的数据帧从一个主机到达网内的另一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网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口的,而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内核必须知道目的端的硬件地址才能发送数据。P2P的连接是不需要ARP的。 

      3)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局域网网关路由器中存有一个表以映射MAC和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 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 IP 地址。假设在路由表中已经设置了一个记录,RARP 服务器将会返回 IP 地址给机器。

      4)IGMP:组播协议包括组成员管理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组成员管理协议用于管理组播组成员的加入和离开,组播路由协议负责在路由器之间交互信息来建立组播树。IGMP属于前者,是组播路由器用来维护组播组成员信息的协议,运行于主机和和组播路由器之间。IGMP 信息封装在IP报文中,其IP的协议号为2。  

      5)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6)  BGP :边界网关协议。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和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

      7)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网络接口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HTTP是一个客户端终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网站)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

    http工作过程

      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

      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请求数据

        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1. 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
      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例如,http://www.luffycity.com

    2. 发送HTTP请求
      通过TCP套接字,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

    3.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
      Web服务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

    4. 释放连接TCP连接
      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5. 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
      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http请求方法

      GET、HEAD、POST、PUT、DELETE、TRACE、OPTIONS、CONNECT

    http状态码

    所有HTTP响应的第一行都是状态行,依次是当前HTTP版本号,3位数字组成的状态代码,以及描述状态的短语,彼此由空格分隔。

    状态代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当前响应的类型:

    • 1xx消息——请求已被服务器接收,继续处理
    •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 3xx重定向——需要后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一请求
    • 4xx请求错误——请求含有词法错误或者无法被执行
    •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某个正确请求时发生错误

    UR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将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在一个简单的地址中:

    • 传送协议。http
    • 层级URL标记符号(为[//],固定不变)
    • 访问资源需要的凭证信息(可省略)
    • 服务器。(通常为域名,有时为IP地址)www.luffycity.com
    • 端口号。(以数字方式表示,若为HTTP的默认值“:80”可省略)80
    • 路径。(以“/”字符区别路径中的每一个目录名称)/news/index.html
    • 查询。(GET模式的窗体参数,以“?”字符为起点,每个参数以“&”隔开,再以“=”分开参数名称与数据,通常以UTF8的URL编码,避开字符冲突的问题)?id=250&page=1
    • 片段。以“#”字符为起点

    http://www.luffycity.com:80/news/index.html?id=250&page=1 :

      大多数网页浏览器不要求用户输入网页中“http://”的部分,因为绝大多数网页内容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同样,“80”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的常用端口号,因此一般也不必写明。一般来说用户只要键入统一资源定位符的一部分(www.luffycity.com:80/news/index.html?id=250&page=1)就可以了。

      由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允许服务器将浏览器重定向到另一个网页地址,因此许多服务器允许用户省略网页地址中的部分,比如 www。从技术上来说这样省略后的网页地址实际上是一个不同的网页地址,浏览器本身无法决定这个新地址是否通,服务器必须完成重定向的任务。

    http请求格式

     

     请求首行

     

     请求方式

    GET请求:地址栏访问、超链接访问都是get请求方式,get请求方式不安全,地址栏大小有限。

    POST请求:内容在请求体中,数据安全,理论上内容可以无限。

    请求头分析

    1.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表示客户端可以接受的内容类型,多个值使用;分号隔开q=0.9 表示权重优先级,*/*表示可以接受任意类型内容;
    2.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en-US;q=0.5,en;q=0.3表示客户端可以接受的语言
    3.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1; Win64x64;浏览器信息,例如使用的是网井的内核, windows64位系统;
    4.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支持的压缩格式
    5. Host: localhost:8888====>访问地址
    6. Connection: keep-alive —>>保持连接 和HTTP1.1版本有关,默认保持3s
    7.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单提交时才有可能出现,表示表单的数据类型,使用url编码,url编码 % 16位数
    8. Content-Length: 7—>post请求 请求体长度
    9.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告诉服务器,浏览器可以处理https协议、

    HTTP响应格式

    响应首行(状态行)分析:
    HTTP/1.1 200 OK包含 协议–>>HTTP/1.1, 响应码(状态码)—>>200 , 状态码描述—>>OK
    状态码:

    • 200: 服务器很好的处理了客户端的请求,一切 OK
    • 302: 重定向(发生两次请求)
    • 例如经常去一家饭店吃饭,突然某一天饭店搬迁,只剩下一个门,门上写着新店在左边100米处,然后你根据纸条找到新饭店; 302就相当于门上的条,当你访问一个网站时他给你返回302你需要重新访问新的网址; 这里面发生了2次请求
    • 304:通常表示资源文件在服务器没有更改,而浏览器端又有缓存,这时候回送 304 状体码通知浏览器拿本地的缓存显示。
    • 404:表示客户端访问的资源路径有问题或者资源问题不存在。
    • 500:表示服务器出现了 异常.

    响应头部分析:

    • server: Apache-Coyote/1.1—>> 服务器版本号
    • Set-Cookie:JSESSIONID=ECA8005D1235BBB6B9CFCC338A8206FD; Path=/03test; HttpOnly
    •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响应字符集,告诉浏览器以什么样的字符集解码;
    • Content-Length: 265 响应体长度
    • Date: Fri, 23 Jun 2017 13:45:01 GMT 发送日期 少8个小时;
    • Expires: -1、Cache-control:no-cache、Pragma:no-cache三个响应头一起使用, 表示禁止浏览器缓存当前页面. 每个浏览器厂商对认识的禁止头不同因此三个一起使用。

    HTTP和HTTPS的区别

      HTTPS(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来说就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层,HTTPS的安全基础是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就需要SSL。它是一个URL scheme(抽象标识符体系),句法类同http:体系,用于安全的HTTP数据传输。https:URL表明它使用了HTTP,但HTTPS存在不同于HTTP的默认端口及一个加密/身份验证层(在HTTP与TCP之间)。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被用于在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传递信息。HTTP协议以明文方式发送内容,不提供任何方式的数据加密,如果攻击者截取了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报文,就可以直接读懂其中的信息,因此HTTP协议不适合传输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信用开号、密码等。

      为了解决HTTP协议的这一缺陷,需要使用另一种协议:安全套接字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HTTPS在HTTP的基础上加入了SSL协议,SSL依靠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并为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加密。

      HTTPS和HTTP的区别主要为以下四点:

    • https协议需要到ca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很少,需要缴费。
    •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 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80,后者是443。
    • http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有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

    HTTP和TCP/IP协议的关系

      网络中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 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 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 层接收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高层(TCP 或 UDP 层

      相反,IP 层也把从 TCP 或 UDP 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低层

      IP 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 IP 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否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有没有被破坏,IP 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IP协议的作用在于把各种数据包准备无误的传递给对方,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IP地址和MAC地址。由于IP地址是稀有资源,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一个IP地址,所以我们通常的IP地址是路由器给我们生成的IP地址,路由器里面会记录我们的MAC地址。而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

      举例,IP地址就如同是我们居住小区的地址,而MAC地址就是我们住的那栋楼那个房间那个人。IP地址采用的IPv4格式,目前正在向IPv6过渡。

    负责传输的IP协议。

    • 按层次分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位于网络层。Internet Protocol这个名称可能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几乎所有使用网络的系统都会用到IP协议。TCP/IP协议族中的IP指的就是网际协议,协议名称中占据了一半位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可能有人会把IP和IP 地址搞混,IP其实是一种协议的名称。

    • IP协议的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保证确实传送到对方那里,则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IP地址和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IP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MAC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进行配对。IP地址可变换,但MAC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

    • 使用ARP协议凭借MAC地址进行通信。IP间的通信依赖MAC地址。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LAN)内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是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MAC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 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根据通信方的IP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MAC地址。

    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TCP协议采用字节流传输数据。

    TCP的报文格式

      TCP报文段包括协议首部和数据两部分,协议首部的固定部分是20个字节,首部的固定部分后面是选项部分。

       

      下面是报文段首部各个字段的含义:

    1. 源端口号以及目的端口号:各占2个字节,端口是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服务接口,用于寻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进程,一般来讲,通过端口号和IP地址,可以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在网络编程中,通常被称为一个socket接口。
    2. 序号:Seq序号,占4个字节、32位。用来标识从TCP发送端向TCP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3. 确认序号:Ack序号,占4个字节、32位。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只有ACK标记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因此,确认序号应该是上次已经成功收到数据字节序号加1,即Ack=Seq + 1。
    4. 数据偏移:占4个字节,用于指出TCP首部长度,若不存在选项,则这个值为20字节,数据偏移的最大值为60字节。
    5. 保留字段占6位,暂时可忽略,值全为0。
    6. 标志位,6个 接收窗口:占2个字节,用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表示当前接收缓冲区的大小。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是用接收方的接收能力的大小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量。TCP连接的一端根据缓冲区大小确定自己的接收窗口值,告诉对方,使对方可以确定发送数据的字节数。
      • URG(紧急):为1时表明紧急指针字段有效
      • ACK(确认):为1时表明确认号字段有效
      • PSH(推送):为1时接收方应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
      • RST(复位):为1时表明TCP连接出现故障必须重建连接
      • SYN(同步):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
      • FIN(终止):为1时表明发送端数据发送完毕要求释放连接
    7. 校验和:占2个字节,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两部分。
    8. 选项是可选的,默认情况是不选。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因此每个TCP连接都有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连接建立经历三个步骤,通常称为“三次握手”。

      TCP三次握手过程如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请求)

         客户机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内容:SYN=1,seq=x;SYN=1意思是一个TCP的SYN标志位置为1的包,指明客户端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seq=x表示客户端初始序号x,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

      2.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回传确认)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连接请求报文,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向客户机发回确认报文段(ACK)应答,并为该TCP连接分配TCP缓存和变量。服务器发回确认报文段内容:SYN=1,ACK=1,seq=y,ack=x+1;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均为1,同时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设置为客户的ISN加1,即x+1;seq=y为服务端初始序号y。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回传确认)

          客户机收到服务器的确认报文段后,向服务器给出确认报文段(ACK),并且也要给该连接分配缓存和变量。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发回确认报文段内容:ACK=1,seq=x+1,ack=y+1;ACK=1为确认报文段;seq=x+1为客户端序号加1;ack=y+1,为服务器发来的ACK的初始序号字段+1。

      注意: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

      TCP四次挥手过程如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 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传送,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发送报文段内容:FIN=1,seq=u;FIN=1表示请求切断连接;seq=u为客户端请求初始序号。

      2. 服务端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给客户端,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服务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发送报文段内容:ACK=1,seq=v,ack=u+1;ACK=1为确认报文;seq=v为服务器确认初始序号;ack=u+1为客户端初始序号加1。

      3. 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后,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服务端进入LAST_ACK状态。发送报文段内容:FIN=1,ACK=1,seq=w,ack=u+1;FIN=1为请求切断连接,ACK=1为确认报文,seq=w为服务端请求切断初始序号。

      4. 客户端收到FIN后,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回一个ACK报文给服务端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服务端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发送报文内容:ACK=1,seq=u+1,ack=w+1;ACK=1为确认报文,seq=u+1为客户端初始序号加1,ack=w+1为服务器初始序号加1。

      注意: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挥手?

        因为当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服务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客户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服务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挥手。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TCP/IP协议簇中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1. UDP是一个非连接的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在接收端,UDP把每个消息段放在队列中,应用程序每次从队列中读一个消息段。
    2. 由于传输数据不建立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因此一台服务器可同时向多个客户端传输相同的消息。
    3. 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的额外开销很小。
    4. 吞吐量不受拥挤控制算法的调节,只受应用软件生成数据的速率、传输带宽、源端和终端主机性能的限制。
    5. UDP使用尽量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链接状态表。
    6. UDP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受就向下交付给IP层。既不拆分,也不合并,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需要选择合适的报文大小。

    UDP协议格式

      

      UDP协议由两部分组成:首部和数据。其中,首部仅有8个字节,包括源端口和目的端口、长度(UDP用于数据报的长度)、校验和。

    TCP与UDP的区别

    1. TCP基于连接,UDP是无连接的;
    2. 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较少;
    3. 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4. TCP是流模式,而UDP是数据报模式;
    5. TCP保证数据正确性,而UDP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而UDP不保证;
  • 相关阅读:
    移动端图片懒加载插件
    Animate.css 教程
    git使用图解
    React-Native学习指南
    react-native 环境配置及hello world
    修改文件后浏览器自动刷新解决方案
    react-native 布局基础
    MongoDB数据库安装及配置环境(windows10系统)
    MongoDb windows环境安装,附百度云链接
    常用的几类npm依赖包管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ondWang/p/124946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