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基本语法(三)存储类及运算符

    存储类

    static 存储类

    修饰局部变量,会使函数调用之间保持局部变量的值

    修饰全局变量时,会使变量的作用域限制在声明它的文件内

    • 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
    • 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保持局部变量的存在,而不需要在每次它进入和离开作用域时进行创建和销毁。因此,使用 static 修饰局部变量可以在函数调用之间保持局部变量的值
    • 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再进行初始化;
    • 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
    • 静态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共享全局数据区,但静态局部变量只在定义它的函数中可见。静态局部变量与局部变量在存储位置上不同,使得其存在的时限也不同,导致对这两者操作 的运行结果也不同。

    寄存器存在于CPU中,速度很快,数目有限,计算机做运算时,必须将数据读入寄存器才能运算。

     1 #include <iostream>
     2  
     3 // 函数声明 
     4 void func(void);
     5  
     6 static int count = 10; /* 全局变量 */
     7  
     8 int main()
     9 {
    10     while(count--)
    11     {
    12        func();
    13     }
    14     return 0;
    15 }
    16 // 函数定义
    17 void func( void )
    18 {
    19     static int i = 5; // 局部静态变量 
    20     i++;
    21     std::cout << "变量 i 为 " << i ;
    22     std::cout << " , 变量 count 为 " << count << std::endl;
    23 
    24 /*输出:  (如果没有static,则变量is始终为6)
    25 
    26 变量 i 为 6 , 变量 count 为 9
    27 变量 i 为 7 , 变量 count 为 8
    28 变量 i 为 8 , 变量 count 为 7
    29 变量 i 为 9 , 变量 count 为 6
    30 变量 i 为 10 , 变量 count 为 5
    31 变量 i 为 11 , 变量 count 为 4
    32 变量 i 为 12 , 变量 count 为 3
    33 变量 i 为 13 , 变量 count 为 2
    34 变量 i 为 14 , 变量 count 为 1
    35 变量 i 为 15 , 变量 count 为 0
    36 */
    37  

    extern 存储类

    • extern 存储类用于提供一个全局变量的引用,全局变量对所有的程序文件都是可见的。
    • extern 是用来在另一个文件中声明一个全局变量或函数。
    • 使用 'extern' 时,对于无法初始化的变量,会把变量名指向一个之前定义过的存储位置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杂项运算符,位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变量 B 的值为 20,则:

    运算符描述实例
    + 把两个操作数相加 A + B 将得到 30
    - 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第二个操作数 A - B 将得到 -10
    * 把两个操作数相乘 A * B 将得到 200
    / 分子除以分母 B / A 将得到 2
    % 取模运算符,整除后的余数 B % A 将得到 0
    ++ 自增运算符,整数值增加 1 A++ 将得到 11
    -- 自减运算符,整数值减少 1 A-- 将得到 9

    关系运算符:

    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变量 B 的值为 20,则:

    运算符描述实例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A == B) 不为真。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A > B) 不为真。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A >= B) 不为真。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逻辑运算符(条件判断)

    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变量 B 的值为 0,则:

    运算符描述实例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都非零,则条件为真。 (A && B) 为假。
    ||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任意一个非零,则条件为真。 (A || B) 为真。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用来逆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条件为真则逻辑非运算符将使其为假。 !(A && B) 为真。

    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实例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的值赋给左边操作数 C = A + B 将把 A + B 的值赋给 C
    += 加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加上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减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减去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乘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乘以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除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除以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求模且赋值运算符,求两个操作数的模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左移且赋值运算符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右移且赋值运算符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按位与且赋值运算符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按位异或且赋值运算符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按位或且赋值运算符 C |= 2 等同于 C = C | 2

    杂项运算符

    运算符描述
    sizeof sizeof 运算符   返回变量的大小。例如,sizeof(a) 将返回 4,其中 a 是整数。
    Condition ? X : Y 条件运算符     如果 Condition 为真 ? 则值为 X : 否则值为 Y。
    , 逗号运算符      会顺序执行一系列运算。整个逗号表达式的值是以逗号分隔的列表中的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
    .(点)和 ->(箭头) 成员运算符       用于引用类、结构和共用体的成员。
    Cast 强制转换运算符     把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例如,int(2.2000) 将返回 2。
    & 指针运算符 &      返回变量的地址。例如 &a; 将给出变量的实际地址。
    * 指针运算符 *      指向一个变量。例如,*var; 将指向变量 var。

    位运算符;  作用于位,并逐位执行操作

         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60,变量 B 的值为 13,则:

    运算符描述实例
    & 如果同时存在于两个操作数中,二进制 AND 运算符复制一位到结果中。 (A & B) 将得到 12,即为 0000 1100
    | 如果存在于任一操作数中,二进制 OR 运算符复制一位到结果中。 (A | B) 将得到 61,即为 0011 1101
    ^ 如果存在于其中一个操作数中但不同时存在于两个操作数中,二进制异或运算符复制一位到结果中。 (A ^ B) 将得到 49,即为 0011 0001
    ~ 二进制补码运算符是一元运算符,具有"翻转"位效果,即0变成1,1变成0。 (~A ) 将得到 -61,即为 1100 0011,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
    << 二进制左移运算符。左操作数的值向左移动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 A << 2 将得到 240,即为 1111 0000
    >> 二进制右移运算符。左操作数的值向右移动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 A >> 2 将得到 15,即为 0000 1111
  • 相关阅读:
    java生成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使用ToolRunner运行Hadoop程序基本原理分析
    Hadoop入门经典:WordCount
    Hadoop配置文件
    【Nutch2.2.1基础教程之3】Nutch2.2.1配置文件
    8大排序算法图文讲解
    动态字典树_前缀相互查找(HDU_1671)
    DP_基本DP+排序(HDU_1421)
    斯特灵公式
    七种 qsort 排序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nry-ZHAO/p/127253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