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有进程在占用某个文件,而其他进程把这文件删掉,只会删除其在磁盘中的标记,而不会释放其占用的磁盘空间;直到所有访问该文件的进程退出为止;
2、df 是从内核中获取磁盘占用情况数据的,而du是统计当前磁盘文件大小的结果,由于磁盘标记已被删掉,因此du 不会计算上述被删除文件的空间,导致df 与 du的结果不一致。
2、df 是从内核中获取磁盘占用情况数据的,而du是统计当前磁盘文件大小的结果,由于磁盘标记已被删掉,因此du 不会计算上述被删除文件的空间,导致df 与 du的结果不一致。
三、解决问题
通常的解决方法有两个:
1、把占用文件的相关进程关闭
这可通过下面的命令得到这些已被删除,但未释放空间的文件和进程信息:
# lsof |grep deleted |
找到这些进程后,在安全的情况下把其关闭,空间自会马上释放。
2、以清空的方式替代删除
归根到底,产生问题的原因是,访问该文件的文件指针(句柄),在rm 动作后,因为进程仍在访问,因此,仍处在文件里面(中间或结尾处)。所以,如果用清空的方式,把文件指针重置,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也会马上释放出来。
引用
# echo > /tmp/test.iso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5.7G 5.5G 51%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 tail -f /tmp/test.iso
tail: /tmp/test.iso: file truncated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5.7G 5.5G 51%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 tail -f /tmp/test.iso
tail: /tmp/test.iso: file truncated
所以,对于常发生类似问题的文件,如:日志记录文件等。以改名、清空、删除的顺序操作可避免问题。
四、补充
除rm外,有些不明显的操作,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
例如 gzip 命令,其对某个文件xxx.log进行压缩时,会产生一个新的xxx.log.gz文件,完成后,会把原来的xxx.log删除。
这时,若仍有进程在使用xxx.log文件,那么,实际上,该文件还是只会标记为deleted,其空间也不会释放,问题与上面提到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在编写脚本时,可先判断是否仍有进程正在使用该文件,然后再进行gzip 操作。
五 文件空洞
文件读写时,如果先文件指针偏移很大一段,然后写入1byte;这样这个文件实际占用1byte空间,但是stat查看文件大小,或者读写时,都会发现文件很大;所有没有写内容的都返回0,且不占用空间,这样的文件叫 'sparse file',即文件空洞
容易发生在一个进程在写一个文件,这是人工进行清空文件操作,就会产生。